注册

关中庙会:历史悠久 关中人的“狂欢节”


来源:西安晚报

原标题:关中庙会 关中人的“狂欢节”□陈嘉瑞庙会的起源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中庙会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保存着民众的精神信仰,是“活着的民俗”。它的渊

都城隍庙的古乐表演。 记者 尚洪涛 摄

都城隍庙的祭灶仪式。记者 尚洪涛 摄

阿寿村药王庙会上的四虎面花(资料图片)

原标题:关中庙会 关中人的“狂欢节”

□陈嘉瑞

庙会的起源

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中庙会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保存着民众的精神信仰,是“活着的民俗”。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远古的神灵祭祀。在先民的意识中,主宰世间万物的是各路的神灵。人们禳灾求福,祈求风调雨顺,都少不了祭祀。《周礼.春官》载:“若乐六变,则天神皆降,可得而礼矣;若乐八变,则地示(土地神)皆出,可得而礼矣;若乐九变,则人鬼可得而礼矣。”由此可知,祭祀中还得有舞蹈、音乐,这对后世庙会有着直接影响。由于祭祀的集会性与聚众性,烧香拜佛者众,所以商贩们发现了其中的商机,于是纷纷聚集在寺庙周围,经营饮食小吃及小商品等,祭祀渐渐有了“市”的性质,故庙会又称庙市。传说黄帝时代“日中为市”,又据《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载:“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可知,春秋时期,庙市就已经形成了。东汉、特别是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传入,道教盛行,寺庙道观大盛,所以,庙会规模及频率均盛况空前。随着祭祀的经常性与普及性,宗教活动逐渐世俗化,活动中的商贸和娱乐性也大大增加,庙会的举办更多加入了民间俗众的色彩。唐以后,庙会成型,宋时进一步发展。而庙会的真正完善,当是在明清以至于近代。如此,庙会由最初隆重的神灵祭祀活动,渐渐发展成神灵祭祀、商品贸易和交流感情的综合性社会活动。

庙会的祭祀功能

2000多年前,秦始皇在周至楼观台建清庙祭祀老子;唐代的李渊认李耳为远祖,在关中大兴土木,修建规模宏大的宗圣宫,举行隆重的谒祭大典。寺庙最初庄重的祭祀活动,为以后庙会的主题定下了基调。如今,各地历史悠久的古庙会,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祭祀。

蒲城县永丰镇每年六月初六有后稷庙会,祭祀形式采用宫廷仪式,庄严肃穆。清晨,从地方官员到名宦乡绅,都要沐浴更衣,穿戴齐整,进入后稷庙跪拜农神。大家同唱《永丰之章》“先农播谷,克配彼天。粒我蒸民,于斯万年。农祥神正,协风满坛。日子小子,宜稼于田。”唱时有乐班歌班配合;每年的正月十六和六月初七,武功镇的西坡上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后稷和姜嫄的活动,当地人称为“游百病”。认为上山祭祀后可消灾灭病。祭祀时各秧歌队、社火队轮番表演,人们唱十进香歌,烧香,焚黄表,读祭文,场面热烈而庄严;每年四月初一,会期十天的周公庙庙会除盛大的祭祀活动外,还有祈雨、祈娃娃、酬神拜神等各类活动;凤翔县城西的灵山庙会,相传始于唐代。每到会期,凤翔、千阳、陇县、武功、扶风、眉县各地的善男信女们云集此地烧香拜佛,数日不歇。庙内从早到晚香烟弥漫,鞭炮声不绝;近年来,农历四月初八释迦摩尼的诞辰日,扶风法门寺的佛教庙会吸引了全球僧众。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游客蜂拥而至,人流如潮,形成了新的文化和旅游景观。

而各地的庙会,大都以庙的名称命名。如城隍庙会、关帝庙会、西岳庙会、骊山庙会、楼观台庙会、八仙庵庙会、白水仓颉庙会、耀县药王山庙会、陇县龙门洞庙会等等。除此之外,也有以鲜明交易内容命名的庙会。如华县高塘镇每年农历十月一的庙会,由于出售的古衣特别多,故名“赛古会”;又如该县东南福成山每年二月初八有祭祀少华山山神的庙会,因为当地的农副产品,如耙杖、锨把等均在此集中销售,故又号曰“杖把会”。

[责任编辑:王琳瑶]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免责声明

  • 除凤凰网注明之服务条款外,其它因使用凤凰网而引致之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 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包括因下载而感染电脑病毒),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 任何透过凤凰网网页而链接及得到之资讯、产品及服务,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 凤凰网内所有内容并不反映任何凤凰网之意见及观点。
  • 凤凰网认为,一切网民在进入凤凰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已经仔细看过本条款并完全同意。 敬请谅解。
凤凰陕西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