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蔡元培:游走于理想与现实之间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蔡元培:游走于理想与现实之间作者:张晓唯《光明日报》(2017年01月23日16版)【述往】20世纪前期,中国知识界有位德高望重、领袖群伦的人物,被赞誉为“胸襟豁达而又虚心的读书人

1920年,蒋梦麟、蔡元培、胡适、李大钊(由左至右)在小院门口合影。

蔡元培著作

原标题:蔡元培:游走于理想与现实之间

作者:张晓唯《光明日报》(2017年01月23日16版)

【述往】

20世纪前期,中国知识界有位德高望重、领袖群伦的人物,被赞誉为“胸襟豁达而又虚心的读书人”,他的外表看上去沉静如水,却着实引领了一代风气,影响及于思想、学术乃至政治领域。林语堂评论说:“论著作,北大很多教授比他多,论启发中国新文化的功劳,他比任何人大。”他就是蔡元培先生。蔡先生一生“亦学亦政”,仕途可谓顺遂,但多为清誉甚高的学官,少有官僚气派,人们更喜欢将他定位为“学界中人”。

蔡元培身上书生气颇重,他自谓“性近于学术而不宜于政治”,他追逐理想,但不得不面对现实。他热诚倡导美育,时人少有呼应;他力推“教育独立”,却一再碰壁,貌似功败垂成;他在最高学府践行“兼容并包”,效果彰显,后世对之竟也争议不断;他治理北大,着力点本在学术,收益却在社会政治方面,就初衷而言,或有“播下龙种,收获跳蚤”之议……理想与现实屡屡错位,蔡元培艰难地游走其间,却韧性十足,始终不肯放弃自己的内心追求,为后代留下亦实亦虚、似真似幻的精神遗存。

清季同光年间,浙东一带盛行宋明理学,蔡元培在20岁之前“最崇拜宋儒”。其家乡绍兴,受乡贤刘宗周(号蕺山)影响,“气节和理学的风气,深入知识分子中间,在学术方面,述宋儒的绪余,把知和行打成一片”。

蔡元培早年信守古训,注重修身养性,自考中秀才以后,始放胆自由读书。他自谓,最得益的是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章学诚《文史通义》和俞正燮《癸巳类稿》及《癸巳存稿》这几部书,奠定了其文字、历史和思想观念的基础。在中举人之前的四年里,他到古越藏书楼的前身徐氏铸学斋读书、校书,得以博览,“学乃大进”。

蔡元培自述,此时治经偏于故训及大义,治史偏于儒林文苑诸传、艺文志及关系文化风俗之记载。需要指出的是,蔡元培治经偏于大义,颇受乾嘉年间常州学派今文经学家庄存与、刘逢禄、宋翔风诸家的影响,曾经“油油然寝馈于其间”。而庄、刘、宋诸位专治《公羊春秋》,好以微言大义比附现实,初启后来经世致用之端绪,晚清的龚自珍、魏源等人即师承此一学脉。

青年蔡元培曾经发愿编撰《公羊春秋大义》一书,对今文经学兴趣浓厚,这一治学取向,与他日后投身社会变革似不无内在关联。

蔡氏长辈中应考科举的仅有一叔父,蔡元培是踏足科第走得最远的家族成员,其前期科考并非一帆风顺,但自23岁参加因光绪帝亲政而举行的恩科乡试中举,不到半年时间内,复行恩科会试,又考取贡士,两年后补行复试和殿试,中进士,点翰林,28岁时已升补翰林院编修。一时间,令江浙学子艳羡不已,举人吴稚晖、秀才罗振玉均在他们的忆述中有所表露,而会试主考翁同龢在日记中评价蔡元培为年少通经的“隽材”,在京做御史的同乡大学者李慈铭邀蔡兼任其子弟的课业教师,平日即住李家,多年后蔡元培主持《越缦堂日记》辑印事宜,渊源即始于此。

甲午惨败,震惊士林,传统士大夫纷纷向新型知识分子转型,蔡元培在翰林院开始“恶补”声光化电等西学新知,其自况“都无做官意,唯有读书声”。

戊戌新政的夭折,使蔡元培对清廷大感失望,毅然请长假南返,投身新式教育,进而从事秘密反清活动。不过,他游学欧洲的夙愿始终不曾舍弃,在致好友汪康年的信中表白道:“弟数年来,视百事皆无当意,所耿耿者,唯此游学一事耳。”为此,他甚至不惜“折节”返京销假,寻求翰林院外派机会。

1907年,年届“不惑”的蔡元培终于踏上欧洲大陆,先在柏林学习德语,后进入莱比锡大学研修,在校六个学期,选听近四十门课程,从泛滥百家到后来“勉自收缩”学习范围,由哲学到伦理学,到美学,再集中于美术史,最终形成其美育观念。同期留学德国的顾孟余后来回忆:“蔡先生留学欧洲之年,适值专家学风已超过顶巅,综合观察又复抬头之时,先生所从学者,又皆宏深博大之辈,此亦为影响其治学态度之成分。”

饱读经书的东方学者,在西洋“云游问学”,虽博大而欠精深,但开阔了视野胸襟,则无可置疑。

这期间,蔡元培撰著的《中国伦理学史》、译述的《伦理学原理》(泡尔生著)等,作为学校教材,均具有一定的影响。显然,中西合璧的知识结构,使蔡元培确信东西文化融合乃大势所趋,不可违逆,这未始不是他后来催生新文化诸多努力的根由。

1911年冬,蔡元培回国,随后出任民国首任教育总长,先在南京,后到北京,总共任职半年时间。他提出的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五育并举”教育方针,新颖而具个性,其中“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两项,透露出他特有的哲学背景。他手订《大学令》,任命严复为北京大学校长,又亲自参加北大相关活动,以及选择范源濂为教育次长,且合作愉快,这些似乎都为他五年之后“强势”出掌最高学府埋下了伏笔。

1917年至1923年年初的六年间,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这段经历,可谓他一生事业的顶端,也开启了中国高等教育转型的典范时期。在他的引领和努力下,对于思想和学问的追求,开始抑制住往昔所谓“官僚养成所”的积习,学术探索和争鸣为这所最高学府注入了活力,焕发出生机。研讨高深学问,偏重于学理,推崇著述成果;鼓励个性生长,崇尚自主学习,引入选科和学分制;打破文理科界限,尝试通识教学设想,注重全才之培养;倡行教授治校,权责下移,力主教育家办教育。

这一系列举措渐次展开,蔡元培变革北大的成效始露端倪。其中,最大的变化,莫过于风气的转移,新文化新思潮即发轫于此。

蔡元培上任后,大力延揽“积学而热心的教员”,陈独秀、胡适、周作人、钱玄同、刘半农、李大钊等相继来校任教,同时,像刘师培、黄侃、辜鸿铭等有才学而观念保守的学者亦得任用和留聘。蔡元培选聘教师的标准,看重其学术造诣,其他尚属次要因素,因为他深感“人才至为难得”。文科之外,理科则新聘留学归来的李四光、丁燮林、王抚五、颜任光、李书华、何杰、翁文灏、朱家骅等。法科相继招聘了马寅初、陶孟和、陈启修、周鲠生、王世杰等。加之留聘的知名学者诸如陈黻宸、陈汉章、康宝忠、沈尹默、马叙伦、沈兼士、马裕藻、朱希祖等,如此极一时之选的教师群体,构成蔡元培办学所倚重的基本力量。

他选择陈独秀为文科学长,主要看重其主编《新青年》杂志对青年一代的影响力,他破格选聘并无大学学历的梁漱溟,因为欣赏其所作《究元决疑论》一文显露出的印度哲学功底,而他请吴梅来校授课,则缘于赏识其在词曲方面的学力和才华。研治经学、造诣颇深的崔适,著有《春秋复始》等书,对《公羊春秋》详解有加,阐释甚明,蔡元培特意邀请他来校开设课程,讲述研究心得。素以研究甲骨文著称的罗振玉、王国维,因政见相异,与北大疏离,蔡元培连续数年诚邀,二人终于应允担任通信导师。

伴随不同学术背景,不同学术主张的各路学人们的到来,北大讲堂和校园呈现空前活跃的局面,各类刊物和学术社团相继涌现。

《新青年》杂志几乎成为北大新派教师的同人刊物,而傅斯年、罗家伦、徐彦之、杨振声、俞平伯、汪敬熙、康白情等青年学生创编和参与的《新潮》月刊,则大有“青胜于蓝”之势。信守传统文化价值的一些教师编印《国故》月刊,“以昌明中国固有之学术为宗旨”,也颇吸引了一批热心的师生参与其间。

在新旧两派之间持调和折中观点的也大有人在,段锡朋、许德珩、易家钺、黄日葵等北大学生组成《国民》杂志社,仍采用文言文,但持论呈中性色彩。同时,包括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在内的数十个学生社团相继展开各自活动,探索研究之风盛行。

蔡元培认为,大学乃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地,应当包容各类学问、各种观点,“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他将自己的办学主旨总结为“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并借用“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儒家古训,说明众家学说争鸣于大学之中,似相反而实相成。

蔡元培确信,在北大办学,是按“世界各大学之通例”行事,舍此,难有教育学术的进益。他“素来不赞成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孔家”的做法,希望读书人革除“专己守残之陋见”,因为“思想学术,则世界所公,本无国别”,而学术派别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并非永远不相容。

[责任编辑:王琳瑶]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免责声明

  • 除凤凰网注明之服务条款外,其它因使用凤凰网而引致之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 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包括因下载而感染电脑病毒),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 任何透过凤凰网网页而链接及得到之资讯、产品及服务,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 凤凰网内所有内容并不反映任何凤凰网之意见及观点。
  • 凤凰网认为,一切网民在进入凤凰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已经仔细看过本条款并完全同意。 敬请谅解。
凤凰陕西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