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文物成萌物 传统文化更有味


来源:福建日报

原标题:文物成萌物 传统文化更有味□李向娟朝珠耳机、“雍正御批”胶带、顶戴花翎官帽防晒伞、“朕就是这样的汉子”折扇……这些萌

原标题:文物成萌物 传统文化更有味

□李向娟

朝珠耳机、“雍正御批”胶带、顶戴花翎官帽防晒伞、“朕就是这样的汉子”折扇……这些萌味十足的故宫文创产品,已成为当下年轻人喜欢的潮物。这些小巧玲珑、实用方便的小纪念品,既是人们互通交流的礼物,也是故宫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简直就是可带走的故宫。如何让文物“活起来”,飞入寻常百姓家?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尝试可谓成功,其系列文创产品备受热捧,便是明证。

时至今日,大量的文物都是身居“庙堂之高”,以一副“正襟危坐”的面孔示人,让人难以亲近,更别说提起兴趣深入了解背后的文化内涵了。而故宫博物院利用“萌”这一创意,通过开发一大批新鲜有趣的文创产品,成功吸引了受众的目光,还顺带把故宫厚重的文化传播开来。

想让文物“活起来”,就不能只让文物隐藏在深宫里、摆放在案台上、端坐在基座上。与故宫文创产品受热捧相比,不少景区、博物馆等所销售旅游纪念品,过于同质化、缺创意,令人感觉大煞风景。故宫“脑洞大开”,不仅给民众带来了精致、富有内涵的文创产品,还为其他博物馆的文化产业转型提供诸多启发。当文物以轻松时尚又极具文化韵味的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人们就会发现,文物所承载的厚重文化也可以变得轻盈、生动起来。开发文创产品,就是实现这一转化的方式之一。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言,对于文物,我们不仅要沿袭传统惜之、爱之,更要让文物“活起来”,告别单调和僵化,走向丰富和灵动。这不仅能使博物馆展览功能和教育功能得以延伸、焕发新春,还可让文物所承载的厚重传统文化实现活化传承,激活历史文物资源的生命力。

还应看到的是,文化产业的转型,显然不能靠创意的简单复制,而要有观念上的变革。比如,应注重结合地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否则,“朕就是这样的汉子”的折扇,到了少林寺,摇身一变写上“老衲就是这样萌”,这样的文化创意,就是肤浅的、不可持续的,难以引起受众的共鸣。同时,文创产品若过度卡通化、娱乐化,也可能会让人曲解这些文博物品原有的文化价值,从而导致一些文创产品呈现出与文物本身价值脱轨的趋势。根植传统、紧扣流行,才能更好地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

去年,国家相关部门下发意见,意在推动文化文物单位进行文化创意产品开发,鼓励各地系统梳理馆藏文化资源,进行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和沿袭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搞些新创意,接点地气,不仅不会损害文明肌理、冲淡文化氛围,还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传播效应。

眼下,省内各类博物馆,不妨也尝试“脑洞大开”,吸纳更多人的智慧与创意,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在传播历史文化的同时,让人们切实感受到欢乐趣味、美感实用,让文物真正“活起来”,让传统文化更有味。

[责任编辑:王琳瑶]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免责声明

  • 除凤凰网注明之服务条款外,其它因使用凤凰网而引致之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 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包括因下载而感染电脑病毒),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 任何透过凤凰网网页而链接及得到之资讯、产品及服务,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 凤凰网内所有内容并不反映任何凤凰网之意见及观点。
  • 凤凰网认为,一切网民在进入凤凰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已经仔细看过本条款并完全同意。 敬请谅解。
凤凰陕西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