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雨屋》到“光的艺术” 沉浸式艺术展览的背后
2017年05月10日 18:54
来源:澎湃新闻网
前两年,以“莫奈特展”为代表的各种大师特展曾在沪上掀起了观看艺术展览的热潮。转眼,到了2015年,随着《雨屋》(Rain Room)登陆上海,另一种新型的展览方式——沉浸式展览开始兴起,并受到上海观众的热烈追捧。
《雨屋》展览现场
原标题:评论|从《雨屋》到“光的艺术”,沉浸式艺术展览的背后
前两年,以“莫奈特展”为代表的各种大师特展曾在沪上掀起了观看艺术展览的热潮。转眼,到了2015年,随着《雨屋》(Rain Room)登陆上海,另一种新型的展览方式——沉浸式展览开始兴起,并受到上海观众的热烈追捧。
事实上,大型艺术装置《雨屋》自2012年在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首次展出之后,2013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亮相,即引起轰动。随后,《雨屋》所到之地,几乎不管走到哪个城市都能引起一波波排队热潮,据说最长排队时间达到8小时。2015年《雨屋》的首次亚洲之行选择来到上海,甫一落地,就以海量奇特的戏剧化背光照片刷爆朋友圈。无数观众愿意排上数个小时,再花费150元,就为了去感受那场特别的10分钟的雨。据统计,《雨屋》在上海余德耀美术馆为期4个月的展期内,共吸引近20万名观众参与,人均排队时长超过2小时。
一年后的2017年初,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推出“詹姆斯·特瑞尔”在中国的首个大型回顾展,尽管门票不菲,但依然吸引了许多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喜爱。美术馆很多个封闭式展厅外,时常可以看到排着长龙等待参观的队伍。尤其是一件名为《全域装置(香格里拉)》(2017)的沉浸式空间外,总能看到密密麻麻排队的人群。而在社交媒体上,有关这个展览的话题热潮经久不息,各种展览的图片或自拍照在朋友圈里更是铺天盖地。
“詹姆斯·特瑞尔”展览现场
“詹姆斯·特瑞尔”展览现场
作为美术馆的专业工作者,笔者一直关注这些热门艺术展览和作品。很快发现,无论是《雨屋》,还是詹姆斯·特瑞尔创造的“光的艺术”,其实都代表了当今一种新颖的艺术形式,以及随之产生的一种独特的展览方式,即立足于沉浸式体验为核心的“沉浸式展览”。所谓沉浸,就是让观者专注于眼前情境,而忘记真实的世界,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以精神的高度集中去体验身体的暂时缺席。沉浸式理论最在来源于语言教学实践,比如沉浸式外语培训。而如今,沉浸式的表达及应用已经扩展当代艺术、电影、戏剧、游戏等很多个领域。
近日,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开幕的“身体·媒体II”中,科特·亨茨齐拉格的作品《ZEE》邀请观众通过身体的介入亲身参与作品的实现,这种独特的艺术展示方式再度引发人们对于沉浸式展览的热议。据传,今年5月和7月,日本新媒体艺术团体TeamLab将带着极具科技感的沉浸式作品登陆北京和深圳。所有这一切,似乎都在传递出这样一个信息,沉浸式展览正在引发最新一波艺术展览的热潮。
科特·亨茨齐拉格作品《ZEE》。图片来源:艺术家官网
科特·亨茨齐拉格作品《ZEE》。图片来源:艺术家官网
应当说,科学技术是推动艺术创新的关键因素之一。科技让艺术作品不再依凭单一的感官去感知,而是充分调动观者的视、听、触、嗅等多种感官功能进入到作品的世界,达到全身心的融入、沉浸和情感交流。因此,受欢迎的沉浸式艺术几乎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它的开放性。《雨屋》也好,詹姆斯·特瑞尔“光的艺术”也罢,都让观众可以进入作品的内部,并且自由选择观看和感受作品的角度与方式,从而获得一种极其个性化的观感体验。基于此,面对沉浸式展览,任何的现场照片、图像资料、文字描述都显得十分有限和苍白。唯有亲历其间,感受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沉浸,才是深入解读作品、正确打开展览的有效方式。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沉浸式展览之所以受人欢迎,首先在于它让参观变成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在增强观者的临场感的同时,又获得了多感官的沉浸式审美享受。
而这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或者说临场感,其实是从艺术的剧场化开始的。在极少主义出现之前,艺术创作重视艺术本体的推进,所以艺术发展史基本就是形式与风格的交替史。到了极少主义,开始对空间进行改造。极少主义常常不单单是一件作品,更多是通过一组作品的陈列营造一种剧场化的空间,让观者置身于空间中来激发观众对艺术的体验,并且削减具体的内容,让内容的少来补充观者的多。而后,装置艺术的出现,则让艺术的剧场化更进了一步。今天艺术创作与展示艺术之间已不再有任何本质区别,装置艺术家将自己的主权领域从单件作品扩大到整个展览本身,整个美术馆的公共空间都将被纳入考虑。装置艺术对空间的拓展,也让整个空间可以作为一种沉浸式的实验。此时,美术馆从展示空间变成了一个全新的场域,观者不再是凝视某一幅作品,而是进入由装置构建的剧场与之互动。
事实上,高互动性,是吸引大量观众前去一探究竟的另一个重要砝码。因为高互动性所带来的参与感让观众充满新鲜感和好奇心,使得欣赏艺术的过程变得非常有意思、“有味道”,带给他们很大的乐趣,这样的体验不仅让观众对参观过的艺术作品印象深刻,更促使他们愿意进行下一次尝试。与此同时,高互动性意味着观众在参观过程中不再置于一种被动、旁观角色,而变作实实在在的参与者。因为个体的不同,不同的人参与产生的艺术效果也不同,重构出了不一样的全新的艺术体验。所以沉浸式展览的积极意义还在于,它能解放被动观看的观众,调动观者的感官,参与到艺术作品的创作之中,而并非只是艺术家单方面的行为。
这一转变,其实涉及到一个哲学层面的问题。传统哲学关注的是艺术创作本身,不强调观看的概念。艺术作品是主要关注的对象,观者并没有被考虑其中。然而,从康德开始,哲学转向对主体的研究,尼采、叔本华、萨特、海德格尔、福柯、胡塞尔和拉康等哲学家越来越看重主体——人的地位。正是对主体的重视,使得与主体有关的行为,即创作者与观看者都成了研究对象,对艺术史的研究被纳入了更广阔的视野之中。
英国著名艺术评论家约翰·伯格在《观看之道》认为,我们观看事物的方式,受知识与信仰的影响,我们只看见我们注视的东西,注视是一种选择行为。注视的结果是,将我们看见的事物纳入我们所能及——虽然未必是伸手可及的范围内。触摸事物,就是把自己置于与它的关系之中。而从接受美学角度来说,艺术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消费,而是显示赞同与拒绝的审美活动。单纯的观看,它是行动的对立面,处于观看状态的观众是静止的、被动的,缺乏任何行动和干预的力量。观众没有办法进行主动的认知,同时也没法行动。只有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不把观众当作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作品的参与和再创作者,观众对作品的接受与参与才最终完成了这件作品。现今的当代艺术家更多地接受了上述这样的观念,越来越强调观者的经验和参与的重要性,越来越强调主体与对象之间充分的相互渗透。而沉浸式展览,其实就是主体对客体的全方位包围和带入。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艺术家自觉将观众的参与和行为纳入艺术创作中,并在剧场化的空间与互动性的体验中,通过作品与观众走向全面的融合,是沉浸式展览最终成为当下受人欢迎的展览新形态的根本原因所在。
[责任编辑:张盷]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免责声明
- 除凤凰网注明之服务条款外,其它因使用凤凰网而引致之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 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包括因下载而感染电脑病毒),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 任何透过凤凰网网页而链接及得到之资讯、产品及服务,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 凤凰网内所有内容并不反映任何凤凰网之意见及观点。
- 凤凰网认为,一切网民在进入凤凰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已经仔细看过本条款并完全同意。 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