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生物人工气管移植术在西安成功实施


来源:西安晚报

原标题:西安实施世界首例生物人工气管移植手术气管是气体进入人体的唯一通道,然而家住乾县的范女士因病只能带着气管套管生活,不但不能经口鼻呼吸,连说话都无法发出声音,这样的生活让她苦不堪言。近日,唐都医院

专家讲解手术过程 记者 张宇明 摄

原标题:西安实施世界首例生物人工气管移植手术

气管是气体进入人体的唯一通道,然而家住乾县的范女士因病只能带着气管套管生活,不但不能经口鼻呼吸,连说话都无法发出声音,这样的生活让她苦不堪言。近日,唐都医院耳鼻喉科应用世界首创的生物人工气管移植术,为喉气管狭窄的范女士成功实施手术,帮助她摆脱插了6年的气管套管。

不能经口鼻呼吸 患者苦不堪言

昨日上午,记者在唐都医院耳鼻喉科见到了术后恢复的范女士。“我以为这辈子都要和妈妈用纸笔才能沟通,没想到生物人工气管太神奇了,妈妈不但可以自由呼吸了,也能开口说话了……”范女士的女儿高兴地说。

今年56岁的范女士,6年前因反复咽痛、咳嗽、发热和气短来唐都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入院后突发窒息,紧急切开气管才救回一命。后经气管镜检查发现,范女士喉及颈段气管狭窄长约6厘米,CT显示喉软骨和气管环大部分被破坏,诊断为“喉气管狭窄,复发性多软骨炎”。虽然保守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但范女士要终身带着气管套管生活,不能经口鼻呼吸,说话无法发音,对生活造成很大不便。

让患者告别免疫抑制剂

“大家都知道,喉气管狭窄或缺损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致残性疾病。”唐都医院耳鼻喉科崔鹏程教授介绍说,一般的喉气管狭窄或缺损通过手术切除病变部位,将正常部位气道吻合后均能治愈,但狭窄或缺损长度超过5厘米时,则无法实施端端吻合,是一个世界级难题。

崔鹏程表示,面对这一难题,国际上的最新做法是同种异体移植,即器官移植,将捐献者的气管埋植在前臂皮瓣下或大网膜内,经过一段时间的血管化后使其存活,再取出移植到喉气管内,填补缺损。但这项技术有很大的局限性,即患者需要应用免疫抑制剂,以防止机体对移植气管的排斥反应。“免疫抑制剂的毒副作用众所周知,会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易发感染,诱发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造成肝、肾、消化道等器官损害。”崔鹏程说,所以迫切需要研发一种不用免疫抑制剂的移植技术。

用捐献的气管重建呼吸道

崔鹏程和他的团队经过4年多的潜心研究,在世界上首创不用免疫抑制剂移植治疗新技术,即生物人工气管移植术。该技术将捐献的气管经组织工程和器官保存方法处理,在去除气管黏膜免疫原性的同时保留了软骨活性和软骨环的完整性。一期手术将处理过的气管埋植在患者颈部肌肉内使其血管化成活,二期手术再将其移植至喉气管狭窄或缺损处,重建呼吸道,整个治疗过程不需要应用免疫抑制剂。

2017年3月16日,崔鹏程团队为范女士实施了一期手术,3个月后CT扫描证实埋植气管完好,无排斥和吸收。6月22日,实施二期手术,术中组织病理学再次证实埋植3个月的软骨存活,无排斥和吸收迹象,术后8天经CT扫描证实,移植气管软骨环存活,管腔通畅。目前范女士已能经口鼻呼吸,健康状况良好。

为其他类似器官移植提供重要借鉴

崔鹏程表示,医院每年都会接诊数百例喉气管狭窄或缺损的患者。其中一部分患者是因重病在ICU抢救时使用呼吸机造成的气管压迫坏死,一些患者因车祸、刀割伤等造成气管缺失,还有一小部分是因为炎症导致的喉气管狭窄。

“气管5厘米的缺失已经是极限了,老的治疗方法存在弊端。” 崔鹏程表示,这种生物人工气管移植术的研发及在临床上的成功开展,切实为长段气管狭窄或缺损患者带来福音。更重要的是,这种去除免疫原性的同时保留主要功能细胞活性的思路,也为其他类似组织器官的移植提供了重要借鉴。记者 张黎娜 实习生 张怡萍

[责任编辑:杨爽]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免责声明

  • 除凤凰网注明之服务条款外,其它因使用凤凰网而引致之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 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包括因下载而感染电脑病毒),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 任何透过凤凰网网页而链接及得到之资讯、产品及服务,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 凤凰网内所有内容并不反映任何凤凰网之意见及观点。
  • 凤凰网认为,一切网民在进入凤凰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已经仔细看过本条款并完全同意。 敬请谅解。
凤凰陕西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