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渭南经开区:渭北强势崛起产业新城


来源:陕西传媒网-陕西日报

原标题:渭南经开区:渭北强势崛起产业新城这里是渭南工业发展的新兴聚集地;这里是中国酵素产业腾飞崛起的“发源地”;这里是一群逐梦前行的拓荒者挥洒青春与汗水的创业热土。这块孕育着生

地处渭河北岸的渭南经开区,是渭南市委、市政府倾力打造的产业新城、经济强区。

原标题:渭南经开区:渭北强势崛起产业新城

这里是渭南工业发展的新兴聚集地;

这里是中国酵素产业腾飞崛起的“发源地”;

这里是一群逐梦前行的拓荒者挥洒青春与汗水的创业热土。

这块孕育着生机和希望的土地,在拓荒者的执着和艰辛耕耘下,谱写着追赶超越、产业腾飞的经开梦,在经济转型升级,打造经济强区、产业新城的漫漫长路中,实现了破茧化蝶。风雨数载,渭南经开区拓宽发展思路、完善产业架构、创新招商策略、改善民生福祉,以前所未有的干事创业激情缔造了创业乐土和投资洼地。

2014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208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8.4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83亿元;2015年,税收突破亿元大关,完成地方财政收入8096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4.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1亿元;2016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2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1.3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5亿元;2017年上半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0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3.78亿元。三年来,全区共建设重点项目65个,总投资451.2亿元。其中,省级以上重点项目8个,投资121.66亿元,市级重点项目57个,总投资329.5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6.4%。

近年来,渭南经开区以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目标,以食品产业园、商贸物流园和中国酵素城建设为主导,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重点,以基础设施配套和优化服务为保障,敢为人先、大胆创新,一座产业新城在渭河北岸平地崛起。

渭南经开区全力打造中国酵素城。

创新驱动招商引资硕果累累

几年来,渭南经开区用行动和成绩诠释了何为“不忘初心”。特别是在风尘仆仆的招商路上,有马不停蹄的考察和见缝插针的推介,有步履艰难的谈判和进退两难的取舍。为了让更多的企业来这里投资兴业,为了探索属于渭南经开区的招商模式,香港、台湾、澳门、北京、上海……招商的脚步不仅从未停歇,反而越来越快。 

“经开区作为渭南市新兴的产业园区,想要脱颖而出,除了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策支撑外,还要制定一套属于自己的招商模式,要走出去、请进来,借势、借智、借力、引资,‘四位一体’合力做大招商引资这块‘蛋糕’。”渭南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韦红革说。 

渭南经开区通过长期对接和深入论证,创新招商方式,拓宽招商领域,充分搭建“行业协会、产业园区、科研院所、相关企业”“四位一体”招商交流合作平台,通过“以商招商”“协会招商”等有效形式,不断取得招商新成果。尤其是在借智借力方面,渭南经开区加强与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对接,为全区产业发展问诊把脉、建言献策,紧抓技术前沿。通过与行业协会、科研院所、企业研究机构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成产业成果,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强化产学研合作,增强产业内生动力。 

渭南经开区实施精准招商,充分借助行业协会的号召力和信息优势,科学实施精准招商,引进龙头企业。努力招引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特色产业项目,吸引一大批上下游配套产业,延长产业链,实现产业集群发展。 

渭南经开区开创的“四位一体”合作共赢招商模式,为园区的经济发展激发了新的活力。先后同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齐鲁工业大学等知名高校合作,与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生物发酵协会等产业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产学研合作平台已然成为了渭南经开区招商引资工作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渭南经开区奋力实现追赶超越,区内企业中垦乳业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

“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投产”,说起渭南经开区中垦乳业项目的建设,渭南乃至全省的客商都为特事特办的“经开速度”感到惊叹。 

渭南经开区践行“特事特办、马上就办、办就办好”服务理念,实行“墙内的事法人办、墙外的事部门办”的保姆式服务,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并联审批制、手续代办制、限时办结制,全力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如果说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是稳增长调结构、转动力增后劲、补短板优供给的有力抓手,那么引进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则是实现经济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仅2016年,经开区先后引进了上海申华、中垦乳业、广东日丰、华能集团、五得利面粉等知名企业和著名品牌,这些项目无不呈现出体量大、投资规模大、产品附加值高、产业带动性强的特点。必将在今后几年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带动产业发展,引导园区中小企业走向差别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继而推动资源整合,引起集群效应。

基础设施数量规模创历史新高

过去的三年,是经开区同心同德、真抓实干,实现高速发展的三年。 

与产业化项目引进和开工同步,渭南经开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重大进展。按照渭南市委、市政府“一年打基础、两年补短板、三年大变样”的思路,以提升城市品位和综合承载能力为目标,渭南经开区多次召开专题会,强力推动了城市建设项目。棚户区改造、保障房建设、工业大道扩建等项目进展顺利,经开区综合便民服务中心等项目如期开建,先后实施了安居房、社区建设、园林绿化、夜景亮化、道路拓宽等重点城建项目65个,完成总投资96亿元,城建项目数量、投资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渭南经开区坚持基础先行,拉大建设框架,全力以赴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渭南市天然气公司、渭南北水厂、华能热电联产等气水电暖总站均位于渭南经开区。区内主干路网与周边国省道无缝对接,区内“五横六纵”路网全面形成。110kV变电站配网已经开建,移动、联通、电信等通讯网络配套到位。产业发展条件成熟,城市承载能力大幅提升。 

——拉框架,推进市政路网建设,总投资5.5亿元,启动实施了14条市政道路、27公里城市管网配套工程。按照渭南市委、市政府将香山大道作为全市道路提升改造标杆的要求,投资了1.65亿元,全面提升5.1公里香山大道整体形象。 

——补短板,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投资4.8亿元,实施各类功能配套项目27个。投资1亿元建设占地7.5亩的西区110kV变电站建设项目,投资39亿元,建设由2台350MW超临界供热发电机组及高效脱硫、脱硝、除尘配套工程组成的热电联产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将达到35亿度,实现工业产值约14亿元。投资4.1亿元,建设50万标准立方米/天LNG应急储备调峰项目。投资约5.38亿元,建设规模为日供水10万吨的“引黄入渭”的渭南北水厂供水项目。 

——惠民生,全力加快棚改步伐,总投资34.1亿元,加快实施西区、东区、马渡、渭阳等4个棚户区改造项目。 

“这几年经开区的变化可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啊,路宽了,吃水方便了,企业也多了,农闲时候在家门口就能务工,日子一天一天的好上了。”家住渭南经开区大吉村的李大爷,坐在躺椅上一边晒着太阳,一边如数家珍地讲述着近些年渭南经开区的变化。 

[责任编辑:苏茂]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免责声明

  • 除凤凰网注明之服务条款外,其它因使用凤凰网而引致之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 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包括因下载而感染电脑病毒),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 任何透过凤凰网网页而链接及得到之资讯、产品及服务,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 凤凰网内所有内容并不反映任何凤凰网之意见及观点。
  • 凤凰网认为,一切网民在进入凤凰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已经仔细看过本条款并完全同意。 敬请谅解。
凤凰陕西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