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外事学院董事长黄藤:新丝路上的民办教育“领航人”
2017年10月31日 11:35
来源:凤凰网陕西综合
民进中央委员、陕西省政协常委、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西安外事学院董事长黄藤专访。
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西安,这座中国历史文化的首善之都,以世代传承的雍容儒雅、博学智慧、大气恢弘,成为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底片”,中国文化的名片之一。
在这座城市的西南,有一个名叫鱼化寨的地方。相传,这里曾是周武王携其女雨花公主到此游玩的地方,见此地风光宜人,有贤人之气,遂为公主在此修建御花园,并筑台祭天,因此得名雨花寨。几经历史变迁,“雨花”渐渐被演绎成了“鱼化”,有了鲤鱼化蛟龙的祥瑞之兆。自唐代以来,进京赶考的举子都纷纷慕名而来,前来祭拜,祈求能够一举中第、金榜题名,实现人生中“化鱼成龙”的愿望。
时光流逝,岁月穿梭。如今这里成为了中国民办教育的拓荒地、实现教育复兴的圣地——西安外事学院的所在地。
2017年,西安外事学院迎来了自己25岁的“生日”。25年来,西安外事学院不仅完成了国外大学数十年,甚至近百年才能完成的发展历程,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活跃在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而且其许多前瞻性和创造性的探索和实践,引领了国内外高等教育的潮流。
西安外事学院建立了国内第一个专业的民办教育研究机构——七方教育研究所,率先开展民办教育发展研究;陕西省内第一个开展国际合作教育和留学生教育,探索民办教育国际化之路;实施了当时全国最大的“温暖工程”,力担社会责任;第一个被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列入教学案例;第一个设立了成建制的创业学院,率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率先推行完全学分制改革,把以生为本,发展个性落实到教学管理之中;独创“学院+书院”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变管为教,变教为育;第一个实行校长全球公开招聘的民办高校,建立了董事会成员直系亲属回避制度,探索民办高校持久发展的治理体系……
西安外事学院25年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艰苦光荣的创业史,一部自强不息的奋斗史,一部革故鼎新的改革史,也是一部回报社会的奉献史。
2016年4月22日,陕西省“创新创业与商科实践教学”校企对接会举办,西安外事学院董事长黄藤应邀作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主题报告
这些荣誉的背后,是一位致力于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探索一条科学发展之路、在我国民办教育领域立下了赫赫功勋的领军人。他就是教育管理学博士,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民进中央委员,陕西省政协常委,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西安外事学院董事长——黄藤。
近日,记者有幸采访到了黄藤,采访期间他话语干脆利落,性格开朗、热情,与记者徐徐道来了25年来西安外事学院经历的风风雨雨。
披荆斩棘,执着探索 开启民办教育征程
黄藤出身贫寒的农村世家,虽然小时候的他在动荡不安和艰苦的条件下成长起来,然而父辈对知识的尊重与渴望,留给他太多的精神财富,潜移默化影响着他最初的人格塑成。
艰苦的生活让黄藤过早地学会了担当与责任,他说:“我们这一代人天生就有一种使命感,这种使命感与生俱来,面对困难依然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黄藤经常戏称自己是执着、挺拔的“不倒翁”——无所畏惧,迎难而上。
从小聪明伶俐的黄藤,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高中毕业后他心有不甘地开始工作。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读书,更没有放弃对知识的渴望。“我始终相信,动荡的日子终将过去。不放弃读书,也算是自我的一丝慰藉吧!”黄藤回忆起当初的自己笑着说道。
2009年4月,西安外事学院成功发展模式被美国哈佛大学列为教学案例,西安外事学院董事长黄藤应邀登上哈佛讲台,为哈佛研究生讲授“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
阴霾终将过去——1977年全国恢复了统一招生考试,黄藤的人生轨迹也随之发生了转变。经过充分地准备,他一举中第,顺利地考上了师范学校,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后来又考入西安大学(后并校改名为西安文理学院)毕业后留校工作。每当谈到自己的求学经历,黄藤总是感恩命运,他如是说:“我很幸运能够赶上十年浩劫后对教育制度的恢复,迎来了祖国重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
留校工作后,黄藤一直致力于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工作。“那个时期,学术界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概念比较模糊,许多人认为职业教育就是中等以下阶段的教育。作为研究人员,我比较早地接触了高等职业教育这个概念。当时我就提出了职业教育没有高、低之分,而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类型,不能简单地用层次来划分。”黄藤斩钉截铁地说。
1982年11月26日,彭真同志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做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的报告》中提出“两条腿”办教育的方针,第一次在宪法中对社会力量办学作出原则规定。一直到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以后,标志着民办教育进入空前活跃的发展阶段。十年间,黄藤一刻都没有停息,他一直潜心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理论。1992年,黄藤感到时机成熟了,就在这一年,西安外事学院的雏形应运而生。面对着莘莘学子一双双渴望继续深造的热切眼神;面对着全国偏低的大学录取率;面对着民办教育良好的发展前景,黄藤那一颗澎湃的心再也不能平静下来——他辞去公职开始了创业征程。
“把受教育的权利还给学生,让更多的人接受高水平的职业教育,为国家培养更多职业型、应用型的人才。”黄藤严肃地说道。
办学之初,学校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培训,周期为3—6个月,仅设置3门课程:计算机应用、英语口语和国际礼仪。当时的普遍现象是大学生都不会打领带,吃西餐也不会使用刀叉。经过黄藤开办学校后的系统教育培训,很多学生都顺利进入了外资企业。
“后来,我感觉很多公立大学都在改革自己的课程,把我们学院开设的独特课程体系也引入了他们的教学体系当中。因此,我觉得是时候为中国办一所民办高等教育大学,为国家探索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道路献力。”黄藤回忆道。
俗话说,“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民办高等教育的道路艰难,布满荆棘,需要黄藤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去摸索和探寻。
命运不断地考验着他,年轻的西安外事学院犹如刚出生的襁褓中的婴儿,面临着诸多复杂问题。
曾有一段时间,黄藤被办学资金压得喘不过气。学校多次面临运营资金链断裂的困境,他为此拿出了自己多年的积蓄,后来又将亲朋好友的借款也投了进去,由于受到当时法规政策的制约,不能有更多途径筹资,黄藤因此做过外贸等生意,不为别的,只为完成心中的理想。
“学院创建初期,扩校的问题也同样棘手。当初有一些手续并没有办完整,一位干部拍着桌子训斥我:‘黄藤,你这样做是要付出代价的,是要被关起来的,最起码能关你6年。’我笑着答道:‘6年太短了,要关,就关我60年,这样就不存在手续的问题了。否则我出来之后还会这样做。’”黄藤笑着回忆着创业初期的窘境。
与此同时,黄藤还不忘在理论上的探索。1995年,他创建了国内第一个专业的民办教育研究机构——七方教育研究所,从理论上探索,从实践中总结民办教育的发展规律,构建民办教育学科体系,为国家的民办教育领域添砖加瓦。
就是这样无所畏惧的性格,就是这样披荆斩棘的创业精神,使黄藤一次次有惊无险地带领着西安外事学院渡过了那段草创岁月。从西安友谊路到红庙坡,再到三桥,最后扎根鱼化寨。25年的岁月变迁,不变的是黄藤对民办教育事业的那份执着之心。
发展个性、立德为先 全面塑造学生心智人格
走进如今的西安外事学院,给人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就是“外事”人那股超强的凝聚力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正像黄藤介绍的那样,民办教育就是要“每一名毕业的学生拥有过硬的职业技能、有一份体面的工作、稳定的收入和快乐的生活。让每一个学生的家庭同样获得成功、幸福和尊严。”
民办大学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开启者和有力的推动者。黄藤面对教育大众化深入发展,他主张教育回归本源,重新审视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力行改变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多元化个性发展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形成了多元并存、和谐发展、张扬个性的育人氛围。
西安外事学院率先在同类院校中推行学分制,从而不仅给予学生自主选择规划学业并获得认可的机会,也促使课程体系不断优化,促进教师技能不断提高。在学生学业规划方面,学校实行小学期制,针对学生未来的不同意向——就业、考研、创业、出国等,进行专业化的教育和个性化的辅导与服务,为学生的自主选择提供支撑。在教学实践上,学校实行专业与行业就业的紧密对接,让学生在上学期间就拥有专业实践能力和更多的从业经验;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学校高度重视创新,积极推广在线课程、翻转课堂和研讨式、互动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学院还将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要求教师把德育教育融入课堂教育,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塑造高尚的品格。
2016年10月13日,西安外事学院与国内外高校联合发起的AGAUC国际论坛在西安外事学院举办第七次学术会议。西安外事学院董事长黄藤就“民办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接受记者采访
与此同时,黄藤确立了独具匠心的大学文化体系。他致力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并且深思妙笔地题写下了“处鱼化龙之地,为鱼化龙之事,寄鱼化龙之望”18个字,使自己的办学理想与鱼化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浑然天成,融为一体,创造性地为学校注入了个性鲜明的文化血液——以“多元集纳、自强创新”为核心的“鱼化龙”精神。
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学院全体师生铸就了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坚定信念;蕴育了多元集纳、和而不同、面向世界、兼容并包的胸怀;塑造了爱岗敬业、感恩奉献、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作风;形成了多元并存、和谐发展、张扬个性的育人氛围。“鱼化龙”精神,已经成为学校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和不竭源泉,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外事”人自强不息,豪迈奋进。
在黄藤的领导下,学校以立德为先、化鱼成龙为根本,形成了一套“一体两翼+五个着眼点+N个着力点”的德育教育模式,倡导学生爱党爱国、爱母校、爱文明、爱学习、爱创造。通过入学教育、升旗仪式、公寓自治、爱心公益、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考研升学等实践活动,渗透到师生日常生活中。
走进西安外事学院的学生宿舍,记者发现这里和其它高校有着很大的不同。学生们会有一个独立的小型学习生活场所,开展他们自己喜爱的活动。黄藤解释道:“大学不只是教,更要有育。学校除了要传授知识、技能、方法和基本素质的同时,更应该将有文化、有修养、爱学习和爱创造的人聚集在一起,营造良好的高雅氛围,激发和培育学生的才华。”近年来,学生德育工作同样是西安外事学院的重中之重。黄藤通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建立了一套具有“外事”特色的德育体系。
2015年,西安外事学院第一个在全国民办高校中全面推行“学院+书院”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取消舍管员岗位,教师进书院,不再由舍管员管学生,而是由教师育学生,变管为教,变教为育,构建教书育人和管理育人一体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模式。成立“七方书院”,凝炼了“汇南北之气,凝东西之髓,顺乾坤之理,成(yǎ lè)之人”的育人理念。
学院实行各类导师进驻书院,在学生教育中发挥各自的作用并形成合力:学业导师进书院,帮助学生规划学业和职业发展;德育导师进书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生导师进书院,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指导全校开展博雅教育,注重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此后,学院又成立了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把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教育、博雅教育和学生良好行为养成有机地融为一体,积极探索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真正把培养人作为首要任务。
黄藤坦言:“我们也不应该把教书和育人分割开,这样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所以我们希望把教书、育人以及学生的自我成长结合起来,所以才想到把‘学院和书院’两大体系相融合,从而把教育和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统一起来,这才是我们根本的目的。”
正是这些独树一帜的理念在学院内深入人心,形成共识,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吸引了国外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2009年,西安外事学院成功的发展模式被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列为教学案例,这也是继中国企业海尔、联想之后的第三例中国案例,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首次入选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教案。
当黄藤登上美国哈佛商学院的讲台,在“长枪短炮”的镁光灯下与学生展开对话,那一瞬间,创业以来的心酸、感慨与喜悦,都凝结在他微笑的脸庞上,他感动地说道:“以自己的微薄之力能为整个中国教育界献出一份力量;能为国家做出有价值的贡献,我真心地感到无比荣光。”
与时俱进、勇担使命 主动服务“一带一路”战略
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为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带一路”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都在抓紧实施过程中,并且需要相应的人才支撑,以保证成功地实施“走出去”战略。西安外事学院这些年来以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己任,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的重大战略,积极探索我国大型企业的人才需求,为发展区域经济和贯彻“一带一路”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一带一路”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和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和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能量,是当前西安外事学院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黄藤介绍道:“相对于高等教育而言,高等职业教育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教育类型,其落脚点必然是体现与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发展的特点相融合上。”
近几年,西安外事学院充分发挥学校处于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腹地的区位优势,充分依托高新技术产业优势,与高新区开展全方位的深度合作,以互联互通、共享共荣的理念,指导学校的校园规划建设,促进全校师生员工,自觉主动地把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与高新区的科技经济文化活动和发展战略融为一体,建设面向高新区的开放性大学校园,把西安外事学院建设成为高新区的人才培养中心、文化服务中心、健康运动中心和图书情报中心,为高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黄藤憧憬着说道:“在不久的将来,新的大剧院、中小学、三甲医院、东方的布拉格广场、数量众多的科研和产业机构都将在这里‘生根发芽’。我们将把这里建成西安古城中一张最亮丽的教育科研和文化名片。”
西安外事学院一直注重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学校与政府、企事业单位之间制度化的联动机制,全方位、多层次为陕西省乃至西部地区经济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和技术服务。黄藤倡议下,学校积极创建新型智库,陕西省自贸区研究院、生命科学应用研究院、创新创业研究院、七方教育研究院,成立院士工作室,开展民办高校一流专业建设和服务地方经济的关系与路径研究,陕西追赶超越计划与“一带一路”国家大战略联动关系的研究,积极主动地为“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提供咨询服务,培养紧缺人才。
与此同时,西安外事学院以更加宽广的国际化视野,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密切服务“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秉承“和平友好、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进一步打造鲜明的国际化办学特色,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黄藤憧憬着未来说道:“我们既要输入外国优秀的文化,更要输出民族优秀文化。我们将依托古琴专业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举办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人文和教育交流活动,让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地实现‘走出去’。”
追逐梦想 办百年高校 深化民办大学体制改革
2017年6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来到陕西省调研教育综合改革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西安外事学院是陈宝生部长调研之行的重要一站。在随后的陕西省教育工作座谈会上,陈宝生部长充分肯定了西安外事学院这些年来的办学理念和成果,他指出,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在全国民办高校中是居于前列,并且着眼于办百年高校,志向很高远。
黄藤与时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等同获“中国好校长”荣誉
“作为一名民办教育工作者,能够受到陈部长的称赞,我感到无比荣幸。西安外事学院是我生命的延续,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够举办300年校庆!中国民办大学具有建设一流大学的良好基因,其灵活的体制、宽广的办学决策、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都是其显著的特征。”黄藤话语中洋溢着自信。
近年来,西安外事学院以“赶世界水平,创百年名校”为目标,在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强化公益办学属性、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2014年以来,学校先后进行了行政大部制改革、去家族化管理、全球公开招聘校长,管理实现扁平化。学校董事会实现了成员的多样化,决策的科学民主化。党委书记进入董事会、党委成员进入校务会,党政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障作用。同时成立了教职工代表参与的监事会,并强化了学术委员会作用;实行二级学院为核心的大学管理体制,“责、权、利”重心下移,充分释放基层教学单位工作的活力。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等现代大学制度优势凸显。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学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专业教育和特色教育相得益彰的人才培养模式,倡导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充分释放学生自身的潜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民办教育面临着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发展职业教育的明确指示,黄藤一直铭记在心。
25年来,黄藤一直呕心沥血、孜孜不倦、以身作则,以奉献求发展,以感恩求认可。他深情地说:“我这一生的愿望是完成三件事。第一,创办一所民办学校。目前,这个愿望已经完成了。第二,建立一个制度,让这所学校能够健康持续发展,这个愿望目前基本完成了。第三,探索中国办民办学校的发展道路,做理论上的深入研究。这是一个我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我希望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自己的印迹,为这样一种长久的、永恒的探索作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任何困难都不能动摇我的信念,我们的梦在前方,路在脚下!”
后记
在整个采访中,真诚但不失幽默、严谨又不失活泼、庄重而不失大气的黄藤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让记者肃然起敬的是他那一腔爱岗敬业之志、饱满的工作激情、不屈不挠的执着精神和那一份炽热的教育情怀。未来的黄藤,将继续着西安外事学院和整个民办教育领域“掌舵人”的角色,与所有“外事”人一道带领学校攀登一座又一座更高的山峰,迎接新的挑战。他希望看到辛勤种下的种子,可以在未来结出更多丰硕的果实。
黄藤
教育管理学博士,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民进中央委员,陕西省政协常委,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西安外事学院董事长。
1992年,创办西安外事学院,致力于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探索一条科学发展的成功之路。20多年间,带领西安外事学院快速发展,成为国家教育部批准的普通高校,形成了以国际化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特色德育为鲜明特征的办学特色。学校的成功发展模式被哈佛大学商学院列为教学案例,应该校邀请,他三次赴哈佛大学讲学。
在进行高等教育实践探索的同时,积极从事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1994年成立国内首家民办教育研究所,创办《民办教育研究》期刊,主编《七方民办教育丛书》、《七方人文教育丛书》,出版专著《民办教育求索》、《民办教育引论》、《学校教育基本功能研究》、《中国民办教育思考与实践》等。研究成果被国内外诸多权威期刊收录,产生广泛影响,支撑了他在全国人代会议上的提案和建议,有力推动了中国民办教育改革发展的进程。
荣获全国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获得全国黄炎培杰出校长奖、改革开放三十年突出贡献奖等。2012年12月,与北大、复旦、南科大等大学校长同获“中国好校长”殊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责任编辑:许萌]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免责声明
- 除凤凰网注明之服务条款外,其它因使用凤凰网而引致之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 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包括因下载而感染电脑病毒),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 任何透过凤凰网网页而链接及得到之资讯、产品及服务,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 凤凰网内所有内容并不反映任何凤凰网之意见及观点。
- 凤凰网认为,一切网民在进入凤凰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已经仔细看过本条款并完全同意。 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