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中国社科院儒教研究室主任卢国龙:道教教义的现代建构


来源:凤凰网陕西综合

在我们的理解中所谓的道教教义体系是涵盖道教的信仰,阐释信仰的思想理论,表达信仰的道教仪式,践行信仰的道教修持,以及呈现信仰的道教历史和历史观念。而且这些方面是相互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的道教之整体。所谓的现

在我们的理解中所谓的道教教义体系是涵盖道教的信仰,阐释信仰的思想理论,表达信仰的道教仪式,践行信仰的道教修持,以及呈现信仰的道教历史和历史观念。而且这些方面是相互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的道教之整体。

所谓的现代建构,在我们的理解中就是以这样的道教整体为本位,既遵循道教传统的路径,同时充分吸收现代的学术成果,在师古与用今相互结合的意义上合乎历史和逻辑的阐释道教信仰的神圣性,或者阐释道教信仰的神圣合乎逻辑性。当然我们也非常清楚,非常明白在一个体系架构中真正做到师古与用今的统一,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是非常不容易的。如果回顾这一百年来道教过山车式的遭遇,像游乐场里的过山车,忽上忽下。所有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我们不能把师古与用今圆融的结合起来。实际上是将现代化与传统对立起来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传统很难找到它适应的,适当的,合理的文化系统。

当我们追求现代化的时候,我们设定的一个前提就是一定要撇开传统,当进行割裂、对立的时候,实际上,道教的信仰到思想理论都找不到一个合乎理论的逻辑解释。比如道教的三清信仰,无论是新一届的道教领袖,还是学术界的同仁,就在十几年前,二十几年前,我们翻开道教学术著作,当涉及到道教的三清信仰的时候就没有一句好话,这不是态度的问题,是理解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道教的三清信仰,它的历史背景究竟是什么,它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价值、内涵是什么。可以说在这之前,我们没有找到一个解释。

从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有一个遗古(音)学派,中国的上古史,夏商周以前的历史是沉积的历史,历史越往后,关于前面的历史系数越多,细节越多。中国的上古史是后人不断的神化形式,按照自己的想象叠加上去,是中国的历史按照儒家的传统,刚才张岂之老先生也是比较儒家和道教。按照儒家的历史传统,在儒家的六经中尧舜,儒家的历史是从尧舜开篇,可是从战国时代开始,黄帝信仰开始兴起,从历史学的角度说,黄帝是春秋之后不断累加出来的一个更古老的远祖。实现上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我们缺乏一个非常有历史理性深度的关注。也就是随着中国不同氏族,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它的祖先是往上追的。因为我们需要融合的氏族、民族越来越多,我们只能往上追,这不同的氏族才能够找到一个共同的祖先。道教的三清信仰就正是在魏晋南北朝时代,随着南北朝时代中华民族融合自身整合的最高方式。因为三清信仰的来源是盘古真人,从盘古真人到元始天尊,这条历史脉络是非常熟悉的,盘古真人是在东南部少数民族开始信仰起来的。我们根据闻一多先生的考证,整个东部沿海都有类似的信仰。随着衣冠南渡,东原文明和东南部文明面临着社会整合的客观的历史需要。只有三清信仰才能够把东南部原来的居民固有的信仰和社会组织机构和东原的移民融合成一个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道教的三清信仰是道教整合晋以后,中华文化,中华社会这样一个最高的理念形态。如果我们本着通古今之变,在师古与用今之间去理解道教,我们就知道道教的三清信仰,为什么说道教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支柱,支柱在什么地方,就在这些方面。它是指引了,当中华文化需要整合的时候,这个时候通常面临着不同文化,不同的氏族,不同社会需要整合的时候,这个时候通常是道教出面。如果我们从这样一个角度去理解道教的信仰,道教的信仰就不单单是道教自己的事,它是这个民族不断发展,这个民族,这个文化整体的事。这是一个方面。

同样的,如果按照原来传统上我们知道,如果我们把传统与现代化割裂开来,在中国当代,我们是知道的,原来的中国思想史,中国哲学史是有一个板块的,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这么下来,整个中国的哲学史没道教什么事。道教的经典三洞、四辅、十二部,第一部叫本轮,本轮是什么意思,如果倒回去20年前,我们那个时候很多学者也会讲这个,就是按照那个时代的学者的道教本轮,创世记开天辟地理解,按照道教的说法,整个天地宇宙就是三清道祖吹出来的,因为按照道教的教义是口吐云气,风卷云舒,因为这样的云气呈现出了一定的纹理,这个纹理最后化生出了天地万物,包括星辰、天地,大地上的万物,都是这个运气不断凝聚化生的。如果按照道教的信仰,这样的宇宙化生过程,就是社会自然纹理和社会纹理产生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是同样的。可是如果按照没有道教的教义教理在里面的解释,原来的理解就是六书的理解,第一为象形,所有的文明是从模仿自然开始,这里就涉及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人的自由意志体现在什么地方,实际上人类社会的发展,损有余而生不足,人之道是反着来的。为什么实际上既模仿自然,模仿天道的人道和人文,为什么在事实上是与天道,与自然之道是背道而驰的,如果没有道教的教义在里面给它更高的形而上的解释,实际上我们得不到通透的理解。

同样的道教的修持,我们知道唐宋以后,很重要的修持方法是讲内丹。从一个纯粹思想史的角度,我们可能很容易发现,道教的内丹之道,是禅宗重新回到一个性命一体的本源。可能从哲学史,思想史的角度很容易发现这个问题,这是真正的摆脱了佛教的套路,回到了中国。所以从宋元以后,这个可以说没有例外,宋元以后不管是民间的教派,还是儒教、道教伸展出来的各种各样的教派,没有一个教派完全能够撇开道教内丹修持方法,这个没有例外。也就是说道教的内丹之道,从元明以后成了中国所有教派最神圣的宗教体验的共同的根本。可是我们忽略了一个,如果我们不去考察内丹道的来源历史,不去把道教内丹的修持作为一个历史放到中国思想史宏观的来考察,我们可能会把内丹的出现当做一个偶然现象,好像是相对于儒教的禅宗修持方法出来的一个中国传统的,回归本来。其实历史上刚好相反,内丹的源头来源中国保持黄老思路的非常清晰的思想脉络,内丹的思想背景就是秦汉黄老家,它的整个宇宙观,以宇宙万物为大有,万物的有序性的把握就来源于周易和老子。当我们清理这么一条思路的时候,道教的方法,它的信仰神圣性的方法,实际上是在中国传统上不绝如缕。

同样的再举一个例子,道教的斋醮科仪,这套仪式可能更多的会有个正面的观感,觉得很典雅,道教的服饰、礼仪风度,倒回去十几年前我们去看,翻开那个时候的学术著作,认为这就是道教吹吹打打,这个就是封建迷信,甚至还有说这是道教谋衣食之资。可是我们如果不去爬犁道教(音)斋醮科仪的历史源流,我们对它就会形成一种隔靴搔痒,站在外面永远看不到。如果去梳理历史才知道,其实这是中国传统的礼乐制度的一大分支,这是中国信仰世界,内在逻辑演变的必然结果。为什么这么讲?因为按照儒家的礼制,中国古代所有的,包括天子万民最高的信仰都是天地,好天上帝也好,最高的信仰肯定是天地,可是按照礼制非天子而祭天不可以的。祭天地这个事情是一个人的特权,只有皇帝才能祭天。如果说一个社会共同体最高的共同信仰就是天地,而能够表达这个信仰的只是皇帝一个人的特权,这是不是信仰体制的一大缺陷。我不能表达我对它的信仰,这是中国传统礼制存在的致命缺陷。从这个意义上理解,为什么从秦汉开始,道教的神仙信仰,一下子社会上传播开来,这个里面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完整的信仰体系,需要以道教神仙,黄老经的形式来弥补原来非天子不能祭天的信仰实践的缺陷。如果从这个意义上完整的理解道教对中国文化的补充,我们可以毫不怀疑的断言,道教是维护中华文化整体,从精神信仰上维护这个整体本质最高的精神理念的不可或缺的主角。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李欢欢]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免责声明

  • 除凤凰网注明之服务条款外,其它因使用凤凰网而引致之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 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包括因下载而感染电脑病毒),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 任何透过凤凰网网页而链接及得到之资讯、产品及服务,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 凤凰网内所有内容并不反映任何凤凰网之意见及观点。
  • 凤凰网认为,一切网民在进入凤凰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已经仔细看过本条款并完全同意。 敬请谅解。
凤凰陕西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