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艺术|“国宝综艺”蹿红背后 传统文化如何吸引年轻人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国宝也可以拍成综艺?近些年,以国宝为题材的电视节目不稀奇,如《国宝档案》、《华豫之门》、《鉴宝》、《寻宝》等,但大多以平实叙述为主,以综艺形式呈现的则较少。而一档名为《国家宝藏》的节目,则首次将博物馆拉进了综艺。

尊重年轻人的审美

“文物讲述故事,故事浸透文物,明星与戏剧形态结合,实现了文化类节目从抽象感受到具象表达的转化,可以说是真正中国式的节目创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如此评价《国家宝藏》。

《国家宝藏》海报

文化类节目很容易做得专而精,但一不小心就会落入“就文化谈文化”的套路中,把观众的感受隔离在外,变成一种“自娱自乐”。《国家宝藏》将“高大上”和“接地气”融合起来,将文物和故事相结合,用“小剧场”的形式讲述文物;用轻松的语态进行交流,让王羲之和黄公望一起吐槽乾隆的审美;拉近了年轻人和文物之间的距离,让很多网友自动参与其中,如制作乾隆表情包等。尊重年轻人的审美,并加以引导,这恐怕也是节目受到年轻人追捧的重要原因。

“不仅展现文物前世的传奇故事,还让观众知道在今天发生了什么。”节目制片人、总导演于蕾曾表示,要让观众意识到,文物活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发生着关联,这才能让文物真正“活起来”。

《国家宝藏》舞台。视频截图

“开场的音乐灯光舞台效果震撼到我了”,《国家宝藏》的舞台效果也赢得众多网友称赞。一块堪比IMAX银幕的LED主屏幕,9根不断变换位置的透明冰柱,再辅以灯光投影等,这种舞台效果在以前的国宝类节目中可谓少见。

同时,节目在形式上也有所创新。有在演播室录制的环节,有拍摄的文物纪录片,还有演员们演绎的小剧场,《国家宝藏》的这种纪录片式综艺,既有“阳春白雪”,又有“平易近人”。

这也给其他文化节目带来启发,“综艺化”并不单纯意味着娱乐化,也可以是表达的方式更加有趣生动,语态更加年轻,在节目内容上可以继续保持严肃性,观众未必不认可。《朗读者》制作人、主持人董卿就曾表示,年轻人成长在一个更富裕、更开放、更文明的社会,他们接受着更良好的教育,“我们不要低估他们的审美和判断力,自以为了解他们就喜欢某一种类型的节目。”

李晨扮演宋徽宗。视频截图

2017年被称为“文化综艺元年”,难道之前没有文化节目吗?并不是,只是如今创作者的表达方式更加“综艺化”了,比如今年大火的《朗读者》、《见字如面》等,从节目形式到邀请嘉宾都增加了综艺元素。

从文化节目到文化综艺节目,看似只增加了两个字,实则是一个大的创新——是创作者对于观众口味把握的与时俱进,以及对观众审美的尊重和引导。(完)

[责任编辑:王薇]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免责声明

  • 除凤凰网注明之服务条款外,其它因使用凤凰网而引致之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 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包括因下载而感染电脑病毒),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 任何透过凤凰网网页而链接及得到之资讯、产品及服务,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 凤凰网内所有内容并不反映任何凤凰网之意见及观点。
  • 凤凰网认为,一切网民在进入凤凰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已经仔细看过本条款并完全同意。 敬请谅解。
凤凰陕西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