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新闻

暖“心”闻:大爱无疆 一家三代人医疗援外的故事

来源:陕西传媒网-陕西日报

2017-12-22 第期

原标题:大爱无疆援外医疗 一家三代人医疗援外的故事

本报记者 王国星

开栏语

自1971年起,陕西援外医疗队先后向苏丹和马拉维派遣援外医疗队38批1023人次,共接诊患者818万余人次,诊治住院病人37.3万人次,完成手术22.4万例。46年来,我省一批批医疗队员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充分发扬了习近平总书记总结的“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展现出三秦儿女不辱使命、为国争光、为陕西添彩的良好风貌。即日起,本报开设《大爱无疆援外医疗》专栏,深入挖掘我省援外医疗队员的感人事迹,大力宣传他们为促进中苏、中马传统友谊和提高受援国医疗卫生水平所作的突出贡献。 

王永利曾先后两次赴非洲医疗援外,第一次去苏丹时还是个小伙子,第二次去时孙子都有了。 

12月19日,王永利对记者说:“我当时学习公共卫生专业,那个年代的大学生录取率不高,我考上了还自学了英语。也是因为英语底子比较好,我有了医疗援外的机会。两次援外经历让我的人生更加丰富,而更让我自豪的是,我们一家三代,有三个人参加过陕西的医疗援外。” 

1973年和1989年,王永利的岳父曾经两次前往苏丹进行医疗援外。1993年和2014年,王永利两次参加了医疗援外。2015年,王永利的儿子也加入了我省首批援马拉维医疗队。一时间,王永利一家三代人的医疗援外故事传为佳话。 

采访中,王永利向记者讲述起当年援外的感人故事:“1993年,我作为随队翻译加入了苏丹援外医疗队,也是当时最年轻的队员之一。为了这次出行,我在国内专门学了两年阿拉伯语,出国之初还有些胆怯。所以我当时做了两手准备,与官方交流用英语,和群众交流就用阿语。”事实证明,他扎实的准备工作确实起到很大作用,对医生们了解当地病人的病情有很大的帮助。 

“我是农村长大的,但也没见过那么大的壁虎以及蚊子,很吓人。我出国时带了800美金,那几乎是我一年的工资,那边物资匮乏,所以东西很贵,满足了基本生活以后就没钱了,蚊帐都是借钱买的。”王永利描述刚到苏丹时的恶劣环境。根据协议,医疗队在当地的支出由苏丹负责,但苏丹经济条件很差,他们能给医疗队解决的费用很少,所以队员们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 

2014年,陕西第31批援苏丹医疗队启程,这一年距王永利第一次援外整整20年。 

“这一次援外本来不是派我参加,但因原来拟定的队长身体抱恙,需要临时替换,所以我就又一次参加了医疗援外。”王永利说,“当时,从接到通知到启程只有短短几天,我母亲突发严重疾病,但我援外在即,只能硬着头皮去了苏丹,好在母亲最终转危为安。” 

第二次来到非洲大地,王永利感受到了苏丹巨大的变化。“第一次去苏丹,没办法和家里联系,打国际长途很贵,而且国内很多人家里没有电话,写封信要一个月以后才能收到。”他发现,如今的苏丹,人人都有手机,还有互联网可以随时保持联系。苏丹人民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极大改善,住的是中国政府援建的新宿舍楼,每人都有独立房间,食物也很丰富。在当地,王永利能看到很多中国援建项目和大量中国工人。 

然而,这次王永利要操心的事情也不少,比如频繁停电、缺医少药。他说:“虽然辛苦,但因为有第一次的经验,这些问题都有了相应的应急预案,不至于手忙脚乱。” 

记者了解到,当时在第31批援苏丹医疗队中争相传阅着一封“我和我家三代人的援外情缘”的公开信,这封信是王永利写给医疗队队员们的。信中的内容令人动容:“组织上派遣我们出国援外,让不相识的人走到了一起,远离祖国和家人,在异国他乡朝夕相处,同吃一锅饭,同喝一壶水,同住一栋楼,同乘一辆车,这是什么?这就是大家庭的构架和氛围。作为一名援外医疗队员,要展示中国人的文明和素养。医生是高尚的职业,走出国门的中国医生更是苏丹人民喜爱的人。”

暖新闻官方微信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暖新闻
欢迎投稿:city_sn@ifeng.com

栏目介绍

  • 《暖新闻》是凤凰资讯出品的温情社会新闻栏目,为生命倾注力量,为心灵点盏明灯。

联合共建合作伙伴

  • 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 陕西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