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2017年陕西省全面完成科技工作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来源:凤凰网陕西综合

2017年,陕西科技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省十三次党代会、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聚焦追赶超越目标,围绕“五新”战略任务,深入实施创新

2017年,陕西科技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省十三次党代会、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聚焦追赶超越目标,围绕“五新”战略任务,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全面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陕西省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自主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效明显”的省份,受到国务院表彰奖励;杨凌和秦川机床的“双创”工作受到李克强总理的肯定。2016年全省R&D投入419.56亿元。2017年,全省技术合同交易额达922.55亿元、位居全国前列;获国家科技奖36项,占国家奖总数的13.28%,其中我省主持完成的通用项目14项,数量居全国第4;新增两院院士6人;新增两个部省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聚焦2017年陕西省科技工作,主要涉及分为七大方面:

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释放科技创新活力

2017年陕西省进行深化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支持建设市、县科技资源统筹分中心9家,逐步形成省市县三级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体系。开发了陕西“科技云”平台,数据资源累计约1.8亿条;开通了脱贫攻坚农科“114”服务系统。开放共享大型仪器设备达9641台套,总价值47.98亿元,其中军口仪器设备共享达1682台套。《情报杂志》蝉联全国图情学科第一名,获“2017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

同时了推进科研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深化省级科技计划体系改革,启动实施新五类计划;完善陕西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培育专业第三方机构。推动领衔科技专家有职有权,在领衔专家和“四主体一联合”“双导师”“人才池”等方面开展试点。改进项目经费管理,简化科研经费预算编制和调整审批,劳务费预算不设比例限制,提高间接费和绩效比例,为科技人员松绑助力。

不断完善科技政策体系。配合省人大修订《陕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于2018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制定了落实“陕九条”任务分工方案。组织西安交大、光机所等10所高校、院所开展落实“陕九条”试点示范。2017年全省技术合同交易额中本地转化占比增长8.76%,本地合同数转化率近49%。

坚持四链协同、三个融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强四链互动。制定省重大科技专项管理办法,论证提出“资源清洁转化与高效利用”“空天动力”“智能制造”“精准医学”“绿色果业”“半导体材料与集成电路”等6个专项实施方案,着力提升支柱产业技术水平。积极对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全年争取国家科技资金超过20亿元。在我省支柱、主导产业领域凝练重点产业链16个、创新点105个,特色产业链11个、创新点48个。在5G通信、量子技术、石墨烯、无人机等领域超前部署,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

深化三个融合。支持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产业园和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支持兵器集团等单位建立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和专业孵化器。推动17家单位先期开展“人才池”试点,入池研究生374名、参与导师204人。发起设立总规模15亿元的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基金。支持西部创新港、中科院西安科学园建设。充分发挥联盟融合创新的作用,依托40个联盟常态化开展成果与产业精准对接路演活动,探索在联盟内建立成果“专利池”,在“大数据、3D打印、光电子、无人机”联盟内开展共享共用试点。推动建设陕西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联盟。

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着力建设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大平台。统筹优势资源,在重点产业领域建设基于产学研、军民深度融合的共性技术创新平台,解决共性技术缺失问题。已支持组建了空天动力研究院、国家智能制造研究院、国家分子医学转化科学中心等创新大平台。积极争取在我省布局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

着力建设产学研深度融合“四主体一联合”校企新型研发平台。支持企业作为市场、需求、投资和管理主体,联合高校建立“四主体一联合”校企新型研发平台,推动高校自由探索科研与企业目标导向研究有效对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50多家龙头企业联合16所高校的40个新型研发平台已启动筹建工作。

着力构建基于开放科研平台的中小企业研发服务体系。积极推动省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平台、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开放共享,建立快速响应、精准对接的创新服务机制,解决中小企业创新资源不足的问题。截止12月底,创新券接券服务机构161家,创新券用券机构会员460家。

着力构建小微企业孵化培育创新体系。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型中小企业—高企—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上市公司”全链条培育体系。启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建设工作,已入库企业800余家;2017年新增高企380家,新增瞪羚企业32家。

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区域协同均衡发展

加强创新型省份等创新试点示范建设。一是支持西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等建设,建立了11项先行先试重点项目清单。二是支持西安建设“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国家西北技术转移中心,支持自贸区建设,探索建设杨凌农业科技成果交易示范区。三是积极开展创新型市、县建设。西安、宝鸡通过国家创新型城市评估,积极推进榆林、渭南、咸阳、汉中争取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

支持高新区协同发展。一是加强高新区建设。支持延安、商洛、汉中等省级高新区升级国家高新区,铜川、韩城、山阳等创建省级高新区工作已上报省政府待批;预计18个高新区总收入突破1.6万亿元,工业总产值超过1.3万亿元。二是发挥高新区发展联盟作用。设立关中高新区创新发展基金,支持西安高新区与宝鸡、杨凌、渭南、咸阳高新区签订合作协议,发挥西安自创区引领示范作用,深化“托管”和“飞地”机制。

实施县域创新驱动发展行动计划。一是启动县域创新驱动示范工程,实施“一市一策”“一县一策”,确定“3+10”工作推进机制,支持每个地市建立一个“政产学研用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二是支持每个地市建立一支省市联合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已发起设立了榆林、渭南、安康三支子基金。三是探索科技资源匮乏地区创新驱动发展的有效路径和模式,推动政策、环境、金融、服务创新。

发挥科技扶贫作用,助力脱贫攻坚

实施科技扶贫攻坚八大行动计划。出台《陕西省科技扶贫脱贫攻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陕西省深度贫困县科技扶贫行动计划》等,加快星创天地、科技示范基地等平台建设,支持推广“大荔模式”“大学模式”“大众模式”“院所模式”等创新服务模式;在贫困地区搭建“星创天地”40家;针对贫困地区科技需求建立项目绿色通道。

进一步加强“三区”人才和科技特派员工作。强化“三区”人才帮扶,出台《陕西省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的实施意见》,2017年选派科技特派员1195人,落实经费2390万元,被科技部列为全国四个科技特派员贫困村全覆盖试点省份之一。全面启动反向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各地市均在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设立了反向科技特派员工作室。

发挥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引领作用。先后支持在全省建立8个国家级、34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引进示范推广农业新品种近2500个。进一步发挥杨凌示范区在56个贫困县建立的主导产业示范基地作用,组织高校教师到农业园区开展帮扶。建立了实体农业科技园区与云农业科技“114”实时互动、有机衔接的精准服务机制。

加强各级科技部门联动。按照科技部“四级书记”抓扶贫的要求,推动全系统投入科技扶贫主战场,组织院所与贫困县开展科技需求对接,签订院地科技合作协议10份,80多人赴市县开展科技扶贫,实施产学研项目7项,转化成果12项。

构筑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优化完善“双创”服务体系

创新推广“一院一所”模式。探索形成“企业内创、院所自创、高校众创”三种模式。2017年,新增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3家;新增国家众创空间、孵化器、星创天地54家,省级众创空间、孵化器、星创天地102家。

构建“三位一体”助推模式。今年举办了“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创新挑战赛”等20多项赛事,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获得一等奖,获奖企业累计获投融资超过20亿元。3部科普读物获2016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获奖数量居全国之首。

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作用凸显。设立子基金12支,财政出资3.53亿元,子基金规模达40.23亿元,放大效应11.4倍,已投企业196家,其中投资军民融合企业30家,12家已获得军工资质。协助47个项目完成二、三轮融资,被投企业有13家挂牌新三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6家。

强化人才团队激励作用,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生态

落实知识价值导向的分配机制,制定出台近50份“人才新政”。不断释放“陕九条”政策红利,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为科技人员松绑助力。启动建立院士“一室一站”和战略研究院,发挥院士高端智库作用。截止目前,全省共培育重点科技创新团队187个,青年科技新星718名,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11人,科技创新创业人才99人,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3家。首次启动的省杰青项目入选30人。制定了《陕西科技智库体系建设方案》,支持5家首批省级软科学研究基地建设。

(供稿:陕西省科技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杨爽]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免责声明

  • 除凤凰网注明之服务条款外,其它因使用凤凰网而引致之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 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包括因下载而感染电脑病毒),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 任何透过凤凰网网页而链接及得到之资讯、产品及服务,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 凤凰网内所有内容并不反映任何凤凰网之意见及观点。
  • 凤凰网认为,一切网民在进入凤凰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已经仔细看过本条款并完全同意。 敬请谅解。
凤凰陕西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