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紫阳:精神扶贫引领精准扶贫


来源:凤凰网陕西综合

数九寒冬,紫阳县麻柳镇麻柳村村民王建洪忙着给新栽植的茶苗覆盖地膜。“再过两三年,这五亩茶园就能采摘了,到时候增收就不愁了。”王建洪对未来充满憧憬。因为交通不便和孩子上学,201

数九寒冬,紫阳县麻柳镇麻柳村村民王建洪忙着给新栽植的茶苗覆盖地膜。

“再过两三年,这五亩茶园就能采摘了,到时候增收就不愁了。”王建洪对未来充满憧憬。因为交通不便和孩子上学,2014年,王建洪被评为贫困户。去年,孩子上完高职就业后,他主动申请退出低保。他说,脱贫得靠自己努力,不能长期指望政府救济过日子。

像王建洪这样不等不靠主动脱贫的事例在紫阳屡见不鲜。紫阳作为全省11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全县35万人中贫困人口有9.68万人,贫困发生率高达32.1%。近年来,该县坚持把“扶志”作为促进群众脱贫致富的治本之策,全面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探索出一条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精准脱贫的新路子。

典型示范——激发“我要脱贫”的斗志

2017年12月12日,洄水镇团堡村举行新民风建设表彰大会暨脱贫攻坚文艺演出活动。4名自强标兵、8名产业大户走上领奖台,成为村民们学习的榜样。

新民风文艺汇演暨表彰大会

新民风建设活动月启动

尤其是被评为自强标兵的石万安,在父亲身患重病、孩子小、妻子离家出走的困境下,自立自强,种植冬枣6亩、枇杷4亩、新建茶园10亩,还养了8只羊的事迹,让同村人打心底里佩服。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脱贫攻坚中,紫阳县结合新民风建设,在全县175个村成立道德评议委员会,设立红黑榜,褒扬脱贫先进,曝光负面典型。对负面典型,落实干部包帮转化责任,帮其破除“等靠要”思想。

2017年以来,该县累计评出“好婆婆”“好媳妇”“致富能手”等各类先进典型5800余人,通过表彰和宣传,营造了“自强不息、不甘落后”和“我脱贫我光荣”的强大气场。

文化引领——凝聚“我能脱贫”的力量

扶贫先扶志。紫阳县充分发挥文化在扶贫中的作用,以文艺的形式凝聚发展的正能量,启发民智,教化民风,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文艺慰问

该县精心编排了大型民歌舞台剧《一孝千金》、小品《精准扶贫到我家》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文化节目,组建文艺演出团,在全县各贫困村巡回演出。同时,不断加大文化投入。三年累计投入资金6000余万元,健全农村文化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补齐贫困村公共文化服务“短板”,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群众白天田间忙劳作,晚上广场晒歌舞,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脱贫致富的信心大增。

文艺助力新民风建设

授人以渔——培养“我会脱贫”的能力

一技在身,挖断穷根。要想群众脱贫,除了唤醒脱贫意识,激发斗志,还得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增加脱贫致富的本领。

“政府主导+龙头企业+免费培训+定向就业”

针对贫困户大多学历较低、观念保守落后、缺乏致富技能的问题,紫阳县从2014年起,围绕“村村有致富产业、家家有致富门路、人人有致富技能”的目标,探索推行“政府主导+龙头企业+免费培训+定向就业”的技能脱贫模式,狠抓修脚足浴、特色烹饪、家政月嫂、电子商务、建筑劳务五大免费技能培训,实现由“口袋扶贫”向“脑袋扶贫”的转变。

三年来,紫阳县共计投入资金2500万元,开展技能培训277期2万人,1.6万人成功实现就业,培训就业率超过70%。

该县还建立县、镇、村三级产业技术服务体系,设立县产业技术服务110指挥中心,加大产业技术服务力度,增强贫困户产业发展能力。

“有光滋养有雨润,终须种子自向天”。在“精神扶贫”的引领下,紫阳广大贫困群众脱贫信心倍增,已滋生出强大的内生动力,同贫困决战,向小康冲刺,朝幸福迈进。

(稿件来源:紫阳县委宣传部 供稿作者:汪可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李宇航]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免责声明

  • 除凤凰网注明之服务条款外,其它因使用凤凰网而引致之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 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包括因下载而感染电脑病毒),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 任何透过凤凰网网页而链接及得到之资讯、产品及服务,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 凤凰网内所有内容并不反映任何凤凰网之意见及观点。
  • 凤凰网认为,一切网民在进入凤凰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已经仔细看过本条款并完全同意。 敬请谅解。
凤凰陕西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