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新闻

暖“心”闻:器官捐献让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延续

来源:陕西传媒网-陕西日报

2018-06-19 第期

6月11日,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医护人员关心地询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患者激动地说:“感谢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本报通讯员 任伟锋 摄

原标题:让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延续

——器官捐献给重症患者带来希望

本报记者 车喜韵

6月11日,记者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了解到,目前我国每年约有30万人罹患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等待器官移植,但仅有约1.6万人能够得到治疗。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泌尿外科主任袁建林教授说:“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器官捐献,帮助重症患者重获新生、延续生命。” 

生命余光化作爱的永恒

这边,需要肝移植的18岁女孩在坚持高考;那边,一位年轻女子意外去世,家属无私捐献器官。高考刚结束,女孩就顺利接受了肝移植手术,从此获得新生。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共同谱写了一曲爱和感恩的交响乐…… 

今年高考备战前,18岁的女孩李某被确诊为肝硬化、慢性肝功能衰竭,唯有进行肝移植才能挽救生命。为了圆心中憧憬已久的大学梦,她仍然坚持完成了高考。李某是幸运的,遇到了给予她第二次生命的捐献者,等到了合适的捐献器官。当李某还在考场上答题之际,一位女性患者张某因意外脑出血死亡。按照其生前所愿,家属毅然捐献出她的1个肝脏和2个肾脏。李某一结束高考,就马上来到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接受了肝移植手术。 

6月8日21时,西京医院肝胆胰脾外科专家们通力配合,历时4个半小时,成功将张某肝脏植入李某体内。6月11日记者采访她时,李某身体恢复良好,已能下地活动,医生预计患者6月22日即可出院。 

张某所捐献的器官,使包括女孩李某在内的3名重症患者重获新生。而张某的生命,则以另一种形式得到了延续。

“我们未曾谋面,但她给了我孩子第二次生命,让我女儿可以继续圆自己的大学梦,真是千言万语也不能表达我们对她的感激之情。我和我的女儿会永远记得这份情。”病房外,女孩李某的母亲说得最多的还是感谢那位器官捐献者。 

器官移植需求缺口大

6月11日是我国第二个人体器官捐献日,今年的主题为“器官捐献——我愿意”。当天,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在门诊大楼一楼大厅举行了公益宣传活动。在该院泌尿外科和肝胆外科医护人员、器官捐献协调员的宣传引导下,从20多岁的青年到60多岁的老人,百名群众现场填写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表示愿意身后捐献有用器官。 

59岁的师先生在毫不犹豫填完登记表后对记者说:“离世后还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生命,证明我并没有离开,这样挺好的。支持器官捐献,我愿意。” 

近年来,公民自愿在离世后进行器官捐献是我国器官移植的唯一来源。“当生命不可挽救时,自愿、无偿捐献器官,让生命以另外一种方式得以延续,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西京医院泌尿外科袁建林主任说,“2016年和2017年,我国公民自愿在离世后进行器官捐献的数量连续两年保持亚洲第一,然而,我国的器官捐献率仅为西方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我国器官移植需求缺口仍然巨大。目前,西北五省(区)只有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和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两家医院还在开展器官移植,而其他有资质的医院皆因器官来源短缺而停止。” 

4年前在西京医院接受肾移植的杨先生也完成了器官捐献登记,加入自愿在离世后捐献器官的志愿者队伍。“没有捐献者的无私大爱,我也只能是靠透析度日,生活质量更是无从谈起。所以,我要将爱传递下去。”杨先生说。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约有30万患者因器官功能衰竭等待着器官移植,而每年进行的器官移植手术仅为1.6万例。器官捐献数量同需要器官移植治疗的患者数量相比,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 

“2011年陕西省器官捐献率为1.74/百万,现在已上升到6.89/百万。大众媒体的宣传和器官捐献协调员的引导,正在慢慢改变着我国老百姓的传统观念。”袁建林说,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只是一种爱心表达,真正需要完成器官捐献还要具备并符合医学、伦理等条件,同时必须经过家人的书面同意才能进行。 

记者采访的一位肾功能衰竭患者苦苦等待肾源进行器官移植已有3年之久,他满脸沮丧地说:“我说不定到最后都等不到合适的肾源!”目前,在西京医院泌尿外科,每年都有1000余名患者在等待肾移植,但每年最多只能有100多名患者成功实施肾移植手术。 

爱的最高境界

西京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器官移植中心,专业从事肝脏移植、肾脏移植、心脏移植、肺移植、小肠移植、胰腺移植和联合器官移植等大器官移植及相关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该中心成功完成了国际首例脾窝异位辅助性活体部分肝移植术、亚洲首例肝心肾一期联合移植术、亚洲首例肝胰肾一期联合移植术、世界首例劈裂式“两人异位”辅助性肝移植术等,完成的各种国内首例器官移植术更是不计其数。在这里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生存期限最长达到了25年。 

“我一天只睡了3个小时,做了两台移植手术,累得眼睛都睁不开了。现在我准备去参加全国肾移植会议,你要的材料我等一会儿通过微信发给你吧。”这是6月9日西京医院泌尿外科医生李智斌发给另一个同事的微信留言。 

“我们经常是半夜出发,整宿不休息去做可能提供供体的捐赠者家属思想工作。我们见50个捐赠者,能和10个捐赠者达成共识就不错了。曾经有一个供体,我们连续和捐赠者家属谈了5天也没有成功。”说起器官捐献协调员的工作,西京医院人体器官办公室刘克普有一肚子的辛酸。同为一名器官捐献协调员,在赵倩看来,这是一份饱含情感的工作。她们既是医务工作者,也是陪伴者,在和捐献者协调时,需要很大的勇气;在手术室外陪伴捐献者父母时,需要控制自己的情感,同时还要不断安慰和照顾他们,告诉他们这是一种延续生命的方式。 

今年,西京医院已做了41例肾移植手术,与往年同期相比略有提升。“器官捐献是爱的最高境界。”刘克普希望,有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支持我国公民器官捐献的倡导工作中,让更多需要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看到生的希望。

暖新闻官方微信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暖新闻
欢迎投稿:city_sn@ifeng.com

栏目介绍

  • 《暖新闻》是凤凰资讯出品的温情社会新闻栏目,为生命倾注力量,为心灵点盏明灯。

联合共建合作伙伴

  • 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 陕西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