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返乡创业蔚然成风


来源:陕西传媒网-陕西日报

原标题:改革开放40年 可喜变化在身边石泉:返乡创业蔚然成风本报记者 马黎 见习记者 甘泉 实习生 刘霖凯石泉县曾是陕南劳务输出大县。20世纪90年代时,全县18万人口中超过5.5万人外出务工。如今,

7月27日,石泉县两河镇高原村返乡创业农民工赵坤与妻子正在合胜蚕桑专业合作社的蚕室里忙碌。 本报记者 马黎摄

原标题:改革开放40年 可喜变化在身边

石泉:返乡创业蔚然成风

本报记者 马黎 见习记者 甘泉 实习生 刘霖凯

石泉县曾是陕南劳务输出大县。20世纪90年代时,全县18万人口中超过5.5万人外出务工。如今,当年的劳务输出大县,华丽转身成为返乡创业大县。7月17日,记者从石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自2010年至今,全县登记在册的返乡创业农民工达3400人。

石泉县农民工从外出务工到返乡创业的转变,折射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巨变。农民工从低端产业劳动力转变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故事成为时代变迁的注脚。

为多挣钱

辞职外出务工

炎炎夏日,走进石泉县饶峰镇饶峰驿站,阵阵荷香扑鼻而来,潺潺流水、竹林人家,环境清爽怡人。这个由返乡农民工杨卫东一手打造的休闲度假山庄成为周边游客避暑休闲的好去处。

“1998年我外出务工,2009年返回村里创业。”杨卫东说,1998年,他从部队转业到石泉县蚕种场。“那时候我一个月的工资只有100多元,家里仅有3亩水田,父母身体不好,全家人日子过得很艰难。”杨卫东回忆说,无奈之下他辞职到广州务工,因为那边每月至少能挣300元。

杨卫东决定南下务工的时候,县上最早一批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已经在外闯荡了10多年。“因为没文化、没技术,所以当年外出务工的人只能从事建筑、采矿等工作,但收入比在家乡务工要高。”杨卫东说。

在广州工作3年,杨卫东从普通员工升为车间负责人,随后作为业务骨干被派到苏州新公司开拓业务。“2006年时,我已经年薪30万元了,但我觉得自身的价值还没有完全实现。”杨卫东说,在外务工的这些年,他一直有返乡创业的想法。

2009年,杨卫东果断辞职返回家乡石泉县饶峰镇胜利村创业。一开始,杨卫东在村里开了一个木材加工厂,四五年时间赚了170多万元。2014年,因为“南水北调”水源地保护政策,他的木材厂关停改造。“虽然关了木材厂,但我看到了新的商机。”杨卫东说,那时候政府鼓励发展旅游,胜利村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他随即将木材厂改造成了一个旅游休闲场所,取名饶峰驿站。

精准扶贫工作开始后,在国家扶贫政策支持下,胜利村成立了子午道旅游专业合作社,当地村民用资金和土地入股,能分红,还能在家门口务工。“旅游合作社每年固定用工117人,临时用工300余人,人均年增收1万余元。”杨卫东介绍,原来村里有130多个人常年在外务工,现在只有7个人。

“我们‘70后’这代人外出务工的最初目的是为了讨生活,压根没想过自己去创业,但通过外出务工逐渐开了眼界、长了见识,这才意识到自己创业也是很好的选择。”杨卫东说。

农民工

自考工商管理硕士

7月17日,石泉县池河镇社区工厂的车间里紧张而热闹,生产设备正在抓紧调试中,数百名工人分批接受岗前技术培训。这个由当地返乡农民工刘道亮与他人合资创办的工厂主要生产电子元器件,能提供600个就业岗位,年产值8000余万元。

“我是2002年南下东莞市打工的,今年1月回来创业。”刘道亮说,在外出务工之前他学过两年烹饪,因为赶上了南下务工的大潮,找份工作很不容易。“没有工作就办不了暂住证,没有暂住证就得返回原籍。”刘道亮说,最后他靠着亲戚的帮忙才勉强在一家电子企业找到工作。

刘道亮非常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他凭着一股子拼劲儿,很快就从普通操作工变成技术人员,从管一条流水线到管一个生产部门。职务一步步升高,文化程度低的短板逐渐显现出来。“管理是件非常复杂的事儿,凭经验你能带好队伍,但做不了决策。”刘道亮说。为了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他看了很多书,也请教了许多人。2006年,已经是部门经理的刘道亮自学考上了西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在职研究生。“系统的学习让我的知识更丰富,在工作上少走了很多弯路。”刘道亮说。

2017年末,已经是苏州一家电子企业高管的刘道亮决定回家乡投资创业。“这几年家乡变化特别大,交通便捷,政策优惠,很适合企业发展。”刘道亮说,开展精准扶贫后,每个镇都建起了移民社区,不仅水电气路等基础条件好,还配套建设了社区工厂。“县上免收场地使用费3年,水电费补贴50%,重要的是工人都住在附近,劳动力成本投入大大降低。”

今年10月,刘道亮社区工厂的4条生产线将全部开工投产。

越来越多的人

选择返乡创业

见到张诗明的时候他正在石泉县一家公司的车间里调试设备,1996年出生的他面孔稍显稚嫩,但在很多工人眼中他已经是一位“大师傅”了,月薪4000元再加上绩效工资,在工人中数他收入高。

“我一直想着有一天要回家乡干一番事业。”张诗明说。他家境贫寒,2012年初中毕业后外出务工。“亲戚朋友建议我利用打工的机会多学几门技术。”6年时间,他辗转多地,从安装到维修,每份工作他都干得出色。“现在家乡的企业越来越多,自己的技术也用得上,工资不比外面低,还能照顾家人。”张诗明说,下一步他也计划开个公司,专门做设备安装和维护,自己当老板。

不甘于一辈子打工的还有石泉县两河镇高原村的赵坤。赵坤2008年返乡创业,创业失败后一直在外务工。2017年5月,他看新闻时发现家乡的“鎏金蚕”火了,“回家养蚕”这个念头从他脑子里蹦出来。他的想法与当地政府的产业规划不谋而合。很快,在政府的帮助下,他流转了100亩土地,种上30万棵桑苗,建起了800平方米的蚕室,修通了生产道路,成立了合胜蚕桑专业合作社。县蚕桑发展服务中心还专门派技术人员手把手教他养蚕技术。

今年春季,他养的6张蚕获得成功,卖了1.5万余元。“今年预计能收入6万元,等到2年后桑树全部长成,我的合作社就可以大张旗鼓地干了。”赵坤说,到时候村里会有60多人跟他一块养蚕,养殖规模在每年500张左右,年收入超过120万元。

“从外出务工到返乡创业,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发展变化。”石泉县人社局社会创业指导股股长王勇说,近年来,国家政策向贫困山区和农村倾斜,这给农村发展创造了条件。“外出务工让农民的眼界和思维开阔了,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打开了农民工积极返乡创业的局面。”

“现在石泉县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年均增长8.8%,2017年创业实体达到3312个,县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2.5%和27.7%。预计在5年内全县每11个人中,就有一个持营业执照的创业者。”王勇说。

[责任编辑:马倩]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免责声明

  • 除凤凰网注明之服务条款外,其它因使用凤凰网而引致之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 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包括因下载而感染电脑病毒),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 任何透过凤凰网网页而链接及得到之资讯、产品及服务,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 凤凰网内所有内容并不反映任何凤凰网之意见及观点。
  • 凤凰网认为,一切网民在进入凤凰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已经仔细看过本条款并完全同意。 敬请谅解。
凤凰陕西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