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西瓜地里找到金钥匙 职业农民见证生产方式变迁


来源:西安晚报

原标题:西瓜地里找到致富“金钥匙” “穷家滩”变身成为“小康村”“职业农民”见证农业生产方式的变迁从青春

大棚种完西瓜种黄瓜,温来宏努力钻研农业科技。

原标题:西瓜地里找到致富“金钥匙” “穷家滩”变身成为“小康村”

“职业农民”见证农业生产方式的变迁

从青春年少到人过中年,几十年如一日,在鄠邑区蒋村镇同兴村,有这样一位领路人,把汗水奉献给了土地,带领着村民们在沙土地上寻找共同富裕之路。

从传统耕作方式到“温室育苗、嫁接栽培、多膜覆盖、规范管理”的标准化生产,从过去带领村民挖水井到今天建设新型农业产业园,在一次又一次的突破与创新中,同兴村党支部书记温来宏,正在不断诠释着当代“职业农民”的内涵。

从昔日的“穷家滩”到今天的“小康村”,同兴村的故事,正讲述着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农业生产方式的变迁。

20岁的小组长干了件让乡亲们信服的事

“初中毕业之后,我就回到村里务农了,但就连自己也没有想到的是,在20岁那一年居然当上了村里的小组长。”20岁正是风华年纪,许多人还处在父母的呵护之下;可对温来宏而言,却从那个年纪开始了人生的新篇章。

今年46岁的温来宏,是蒋村镇同兴村的党支部书记,在这个岗位上,他干了三年,之前在村主任的位置上还干了10年。在这期间,村民的人均年收入从2005年的3000多元涨到了如今的近3万元,对于这位看着成长起来的村干部,村民们赞不绝口。

“改革开放的40年,也是自己不断成长、成熟的40年,不仅见证了国家的进步,也能参与其中,有幸带领乡亲们走上共同富裕之路,想想这些年的辛勤付出,觉得很值。”温来宏说,初中毕业之后他就回到了村里务农,那时候大多数乡亲们都很穷,同兴村被人叫做“穷家滩”,虽然做过很多尝试,但却始终没有找到致富的路子,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

20岁那一年的一个偶然机会,温来宏被乡亲们推选为同兴村三组的小组长。那一年,西安遭遇干旱,村小组唯一的一眼机井虽然经过多次修复,但始终打不上水来,眼看着庄稼地越来越旱,这给刚当上小组长的温来宏出了一个大难题,能不能解决好机井的问题,对他来说是个大考验。

“那时候村里和乡亲都拿不出钱来打新井,没办法只能号召大伙出麦子来筹措打井的钱,好不容易卖了几千块钱,但根本不够打一口新井的。”温来宏感慨道。怎么办?他把目光对准了那口老井,虽然前几任村干部都束手无策,但细心的温来宏发现老井并不是没水,而是老水泵的马力不足,于是带领村民重新收拾,在换上了新水泵后,老井又焕发出了生机。

“记得那时我在井边待了一天一夜,看着水泵抽水,就怕把新水泵烧了。”温来宏说,庄稼地里有了水,秋天也就迎来了好收成,他上任村干部后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这样迎刃而解,村民们也都对这个年轻的后生有了新的认识,大家都非常信任他。

在西瓜地里找到了致富的“金钥匙”

“眼看着乡亲们一天天地辛苦劳作,但传统的耕作却没有什么大的收入,心里很着急。” 温来宏说,那时候地里的庄家除了麦子玉米,也就没啥了,少部分村民拿出来部分地块种了西瓜。因为是沙土地,同兴村的西瓜口感不错,当时在户县地区名气不错,但与种粮食相比,收入也多不了多少,这一晃,日子就到了2000年。

“那年夏天在县上开会时,听领导说山东产的西瓜口感好、产量高,就动了心思想去取取经,看看人家都是怎么干的。”说走就走,我们一共组织了6个人,每人自费500元钱,雇了一台面包车,就往山东开。路上,大家都省吃俭用的,甚至舍不得买水和住店,当看到人家用大棚种西瓜时,大伙儿都惊呆了,人家一亩地能卖1万多元,而我们用老办法种的西瓜一亩地只能卖1000多元,差距太大了。对那次外出学习,温来宏依旧记忆犹新,大家都开阔了眼界。

“新生事物先试验,有了效益大家干,决不能让大家赔钱,让大家穷上加穷”。回来后,在县、乡的支持下,村里建起了西瓜大棚,温来宏带头干,那一年一共种了208亩地的大棚西瓜,当年的收成很不错,比预想的收益要好。瓜丰收了,产量大了,销路也就成了难题,大家就到县城、到市里摆地摊卖瓜,几年过去后,同兴村的西瓜出了名,瓜不愁卖,村民们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在西瓜地里大家找到了共同富裕的“金钥匙”。全村参与大棚瓜菜的农户很快占到总农户数的90%以上,同兴村也从一个“穷家滩”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成为陕西省大棚瓜菜一村一品旗帜村,年销售大棚瓜菜6250余吨,实现销售额1500余万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近3万元。

盼望同兴西瓜早日走向世界

白墙灰瓦、绿树成荫,走进同兴村,就会被眼前的美丽乡村所吸引。在该村社区服务中心门口,有一句响亮的标语十分吸引人——让同兴西瓜走向世界。

温来宏说,同兴村的西瓜一般5月上旬开始上市,以皮薄、籽少、含糖量高深受市场欢迎,每年五月他们都会举办同兴西瓜节,吸引大量客商前来采购。同兴西瓜早中晚熟品种搭配,单果重4—6公斤;还有新引进推广的金密童、墨童、帅童、小凤、小兰等高端西瓜品种,形成了大众和高端搭配的早、中、晚熟设施西瓜品种结构。在栽培中,他们充分利用秦岭北麓山前洪积扇区的砂质土壤、温差大、光照强、水质好等优越地理条件,配合多年来摸索出的“温室育苗、嫁接栽培、多膜覆盖、规范管理”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全程精细栽培,产品质量全面达到无公害标准。

2007年7月和2010年5月,同兴西瓜分别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华名果”和“中国十大名瓜”;2009年12月户县同兴瓜菜协会被中国科协、财政部授予“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

目前同兴村拥有大棚西甜瓜面积1200余亩,带动周边地区发展设施西甜瓜面积3500亩。从2003年温来宏注册“同兴瓜”这个品牌以来,短短15年间,同兴西瓜迅速打开了市场,今年产量在10万吨左右,不仅限于西安本地,同兴西瓜还销售到了成都、重庆、兰州、延安、榆林、太原等城市。

“希望我们的瓜果也能有一天走出国门。”温来宏的视野已经越来越广阔。

要打造生态宜居的新型农业产业园

一般一亩地种600苗西瓜,但温来宏一亩地只种450苗,一苗也就产2颗西瓜,而且西瓜种子也买的是最好的,一颗就要3块钱,出苗率仅有60%,加上人工费、有机肥料的钱,算下来培育一亩西瓜的成本就要7千元钱,这么高的成本能赚到钱吗?

温来宏却表示,同样面积的西瓜,他家的更赚钱,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温来宏专门定制了包装箱,对西瓜进行包装,走高端瓜果路线,加上低密度种植和有机肥,西瓜的品质更好,少浇水使得西瓜含糖量更高,松脆多汁,口感比市面上的西瓜更有竞争力。一箱两个西瓜约14斤,在市场上就能卖到90元钱。前两年好多西瓜都送人品尝了,仅有少部分被慕名而来的客商买走,仅这样,温来宏挣得也不比别人少。经过两年的预热,从2007年开始,温来宏家的西瓜只要一上市,就会被采购一空。

虽然同兴西瓜打开了名气,但温来宏对此仍不满足,对于未来同兴村西瓜的产业发展,他还有更长远的想法。“以前搞农业都是为了生产,但是现在不能用过去狭隘的眼光来看农业发展了。经过重新规划以后,未来要将同兴村打造成观光休闲生态产业园,不仅能够从事生产赚钱,还能为来旅游休闲的人提供现代农业采摘服务。”温来宏说。

最看中的是新型职业农民这一称呼

“这些年的辛苦,确实换来了不少荣誉,但我最看中的还是高级职业农民这份称呼,因为这是对农民这一职业的肯定。”温来宏说,自己之所以能够获得这份殊荣,离不开土地、离不开钻研、离不开创新,是农村和农业让他有了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对他来说,虽然当了村干部,但依然每年都和乡亲们一样,在地里种西瓜,不管怎么,年家庭纯收入都在几十万元左右,农民现在已经成了许多人羡慕的职业。

温来宏说,刚种大棚西瓜的那几年,他就结合该村的地质和气候实际认真钻研,虚心求教,最终摸索出“早熟西瓜+二茬西瓜+秋延蔬菜”的大棚瓜菜科学种植模式,并在田间地头手把手地对乡亲们进行技术指导,主动给种植专业户上门传经,把自己多年的大棚瓜菜栽培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使种植户亩均增收7000元以上,同兴村百余名村民也成为种植大棚瓜菜的行家里手,出了名的温来宏也被全国各地聘请为农业技术员。

“以前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变化,现在大家的生产生活、经营理念、种植模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民这一职业也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2012年,温来宏被授予陕西省高级职业农民称号,今年3月18日西安首届农民节上,他又被授予西安市十佳农民称号。

“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要为乡亲们做的事情也很多,以后要继续努力,扎根农村、投身农业、服务农民,让乡村更美,村民更富。”温来宏说。

文/记者 赵辉 见习记者 郭旭 图/记者 谢伟

[责任编辑:冉旭阳]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免责声明

  • 除凤凰网注明之服务条款外,其它因使用凤凰网而引致之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 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包括因下载而感染电脑病毒),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 任何透过凤凰网网页而链接及得到之资讯、产品及服务,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 凤凰网内所有内容并不反映任何凤凰网之意见及观点。
  • 凤凰网认为,一切网民在进入凤凰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已经仔细看过本条款并完全同意。 敬请谅解。
凤凰陕西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