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暖“心”闻:小麦育种专家 给旱区留下最美的风景


来源:陕西传媒网-陕西日报

原标题:陕西省第五届道德模范巡礼梁增基:给旱区人民留下最美的风景本报记者 杨小玲 见习记者 仵永杰他生于岭南,大学毕业后扎根陕西省长武县;从事小麦育种工作57年,使旱地小麦亩产量从60多公斤逐步增长到

原标题:陕西省第五届道德模范巡礼

梁增基:给旱区人民留下最美的风景

本报记者 杨小玲 见习记者 仵永杰

他生于岭南,大学毕业后扎根陕西省长武县;从事小麦育种工作57年,使旱地小麦亩产量从60多公斤逐步增长到450公斤。而今已到耄耋之年的他,依然奔波在田间地头,为培育小麦新品种殚精竭虑。

他,就是小麦育种专家、长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退休研究员梁增基。

“你们来晚了,要是早两个月的话,就可以看到大片金色的麦浪。大穗大粒的麦子是大自然最美的风景!”8月30日,在长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试验室,85岁的梁增基一边观察着试验仪器内麦苗的生长状况,一边用广东味的普通话对记者说。

1961年,从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后,梁增基被分配到长武县农技站(现长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当时,渭北大部分耕地都种植小麦,但冻、旱、涝、锈、倒、黄矮病等时常发生,小麦亩产70公斤就会发生倒伏。有人说,旱地小麦低产主要是缺水。可在1964年风调雨顺的情况下,长武县小麦亩产也只有32公斤。1965年是高产年,亩产也只不过是78公斤。经过一番深入调查和论证后,梁增基得出结论:并非是渭北黄土地不适宜小麦生长,而是所种小麦的品种太差。

找到了症结,就找到了希望。从1965年开始,梁增基踏上了小麦良种引进和繁育之路。为了了解各个生产环节及其相互关系,梁增基下乡蹲点、调查研究、参加生产劳动……

他深信实践出真知,凭着顽强的“钉钉子”精神,不断探索。“在老梁的日程表上,没有白天黑夜之分,也没有节假日。为了小麦的高产,他献出了全部的青春和热情。”与梁增基共事近40年,如今已成为梁增基得力助手的张俊兴告诉记者。 

基层条件差,育种工作更是难熬。“90%的不合格品种要淘汰。一个优良的小麦新品种至少需要六七年才能稳定,12年才能见成效。有的人穷其一生,也未必能培育出一个品种。”张俊兴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梁增基突破了小麦育种栽培的五大难题,成功培育出3个国审小麦品种、4个省审品种,创下陕西旱地小麦亩产超千斤的高产纪录。他培育出的小麦品种在其他旱区被累计推广过亿亩,为农民最少增产粮食25亿公斤。同时,新品种推广后增加的经济效益在40亿元以上。杨凌的多位专家说,梁增基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把小麦锈病挡在了西北,阻断了小麦锈病的南北传播。 

作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梁增基72岁才退休。当家人以为他终于可以闲下来时,他却退而不休。从2005年至今的10余年间,梁增基一有空就往试验基地跑。 

长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慕芳说:“梁老师已经80多岁了,凡事还亲力亲为,对工作一丝不苟,从不忽视任何一个细节,让我们这些晚辈既敬佩又感动。” 

吃饱还要吃好。20世纪90年代,市场上优质面包麦的需求量大增,我国却没有一个优质面包麦品种。梁增基又做起了攻克面包麦品种的新工作。他的最新国家级创新成果是2012年研制成功的面包麦新品种,目前正等待国家审定,预计开发后,可改变国家优质面包麦主要依靠进口的局面。 

如今,梁增基还在努力实现一个心愿:培养科技创新团队,把他长期积累的育种经验传授下去,把育种阵地延续下去,为国家的粮食安全提供长远的服务。

[责任编辑:李璐]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免责声明

  • 除凤凰网注明之服务条款外,其它因使用凤凰网而引致之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 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包括因下载而感染电脑病毒),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 任何透过凤凰网网页而链接及得到之资讯、产品及服务,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 凤凰网内所有内容并不反映任何凤凰网之意见及观点。
  • 凤凰网认为,一切网民在进入凤凰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已经仔细看过本条款并完全同意。 敬请谅解。
凤凰陕西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