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西安人口破千万后的机遇与挑战


来源:凤凰网陕西综合

12月11日,40岁的建筑工程师连运杰成为了新闻人物。当他捧住鲜花、手持红色户口本,出现在公众面前时,媒体为他送上一个新称谓:“2018年度第75万名‘新西安人’&

12月11日,40岁的建筑工程师连运杰成为了新闻人物。

当他捧住鲜花、手持红色户口本,出现在公众面前时,媒体为他送上一个新称谓:“2018年度第75万名‘新西安人’”。

有消息称,在最近全国常住人口抽查中,西安即将步入千万人口行列的城市。

“新XX人”?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近年来,鲜于西安有关。

历经十三朝古都,曾经长安城的辉煌在文人骚客笔下表现的淋漓尽致,即使在1949年之后,计划经济年代,苏联引入的项目,也曾让这里与有荣焉。

但此后的崛起,80年代,看沈阳、哈尔滨;90年代,看深圳、广州、东莞;2000年以后,看成都、重庆。

西安,这座西北龙头城市,在“丢失的岁月”中,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早已被成都、重庆、武汉,甚至郑州甩开。

2015年末,西安的非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只有7031.75亿元,相比2014年蒸发了1572.28亿元。西安总就业人口528.06万,同比负增长4.86万。2016年,西安市的税收收入从同期408.6亿元锐减到370.5亿元,甚至税收收入占比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只有57.8%,为十年来最低。

说白了,是否信任这座城市的发展,资本的逐利性在选择,而人也在用脚投票。

当抖音上,无数人开始模仿短视频中,一次次将摔碗酒砸向瓦砾,貌似一场变革正在开启。

2017年3月1日起,短短1年2个月内,西安户籍政策经历了六次变革。媒体将这场变革称为,全国同等城市中绝无仅有。两年时间新增落户人口数量相当于再造一个中等城市。

与之产生的结果是,近期,《21世纪经济报道》提到,2018年各个城市的常住人口抽样调查已经完成,西安即将成为全国步入千万人口行列的城市。之前国内有13个。

要知道,2016年,西安的人口数量仅仅890万,整个陕西省也只有3700万人口。相比于1600万人口的成都,拥有8200万人口的四川,你会思考,这两年,西安究竟发生了什么。

2017年3月1日,西安出台了号称“史上最低门槛的户籍新政” ,率先在全国同等城市中推出“流程最简、门槛最低、条件最少”的落户政策!降低技能人才落户条件、降低投资纳税落户条件、降低买房入户条件、降低长期在西安市区就业并具有合法固定住所人员的社保缴费年限”。

2017年6月中旬,西安进一步放宽部分户籍准入条件,将本科以上学历落户年龄放宽至45岁;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不设年龄限制。

2018年2月1日,西安户籍新政2.0版升级开始!个人落户一站式全办结,通过学历、人才、投资纳税落户的,即便是落在集体户上,也可同步完成举家迁入。

3月5日,网络“掌上户籍”绿色通道正式运行,即凭学历落西安社区集体户,只需通过“掌上户籍室”APP提交资料即可。

人口增多对这座城市意味着什么?

经济学理论中,最重要的三大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和土地。

世界银行发布的《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里描述了一种现象:越发达的国家,人口集聚程度越高。而欠发达国家人口集聚程度都不高。

该报告称,全球有半数的经济活动位于1.5%的陆地区域。

开罗,以埃及总面积的0.5%,创造了该国一半以上的GDP;

巴西,仅占该国土地总面积15%的中南部三个州,生产活动占全国的一半以上;

日本的GDP集中分布在三个地方。这三大都市圈已经集中了日本50%以上的人口,

法国经济就像一座埃菲尔铁塔,高度集中在巴黎附近。

一些有代表性着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南非等,经济也都是高度集中在少数地方,俄罗斯呈现着这样的规律。

美国更是如此。

(图来自:陆铭·著《大国大城》)

(图来自:陆铭·著《大国大城》)

经济学家将全球经济活动高度集中在少数地区的现象,叫做“空间集聚”。

究其原因,欠发达国家,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的主要投入是土地。由于土地资源存有上限,人口必须分散分布。

而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以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

现代服务业和工业需要具有知识、信息和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劳动者,而劳动者需要足够分工、专业,人数众多,才能支撑起企业的需求。

因此,这类产业必须更加集聚在大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核心区。

以企业为例,大城市,企业才能招到想要的人才。比如,一些企业做大后,要产业升级,需要更高技能、更专业的劳动力,如设计师等,这些小城市就满足不了。

人口越密集,分享基础设施投资的企业和人就越多。从消费者角度来讲,也有固定投入分享,比如说在餐馆吃饭,餐馆客流量越大,平均每个消费者分摊的餐馆投入成本就越低。

从劳动力角度,每年,人们见的最多,是大学生往大城市扎堆。他们难道不知道大城市比较拥挤,不知道房价贵吗?

他们当然知道。只不过在追求人力资源投资收益最大化面前,理论与实践均证明,只有大城市才能为其提供匹配的工作和更高的薪酬。

现代服务业有个特点,需要专业分工,熟能生巧。

比如做教授,大城市,市场大,人员多,同样一门课,反复讲,越讲越好。小城市,人力不足,一人要上几门课,精力分散,顾此失彼,最终效果可想而知。

岗位专业化后,劳动者通过努力自我学习,补短板,攒经验,之后,越做越好。在经济学界,将该过程称为“学习效应”。通过几年工作,劳动者会有升职或跳槽、收入翻倍的机会,这就是学习效应的体现。

同样,大城市,劳动者可以和更多“高手”学习,与其交流,提高自己,这叫做“人力资本外部性”。

规模经济会导致专业化,专业化又进一步产生学习效应,人才的专业化程度越高,最终也只有大城市才能提供特别专业化的工作岗位。

城市规模的扩张,人口增多,人们在分享、匹配和学习三个方面提高,再转化为自己增加收入。

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收入高,消费品多样性会更多,生活更丰富。如各种展览、音乐会和歌剧等,只有大城市可以摊薄成本,而小城市,做到这点会很难。

经济学家认为,城市里的人力资本外部性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机制,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大学生要在大城市扎堆?为什么全世界一流的演员、教授、医生、做咨询的和金融的往往都在大城市?因为只有大城市,他们才能得到规模经济、匹配效应和学习效应。

随着高技能者的增加,对消费型服务的需求便会越强,如餐馆、家政和保洁等服务岗位开始增多,最终,做到整个社会的分工。

据《经济日报》报道: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从1982年的657万人增加到2017年的2.44亿人。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从0.53万亿元增加到82.71万亿元。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序,也由1978年的第32位,跃升到2017年的第2位。一些学者研究发现,人口流动对改革开放40年高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20%—30%。流动人口聚集度最高的珠三角地区,成为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

假如,忽视人口增长,将重点放在土地与资金上,经济增长是否会行之有效呢?

经济学家陆铭的著作《大国大城》中就有对这类做法进行说明。

过去,个别地区,在急于“产业升级”倾向与喜欢搞“高大上”项目的驱使下,只重视土地和资金,严重脱节了人的城市化。

在地方政府经济发展与招商人员的考核指标压力下,以较宽裕的用地指标,几乎“零地价”的方式来招商引资。最终,衍生出了一种模式。即,个别企业主,圈地,等待土地升值收益,或是,通过变更土地性质,进行商业开发。还有的地方,企业获取短期政策优惠,如拿到商业用地,先行开发,获取工业投资补贴,以寻求资金平衡,等待短期收益后,又辗转其他地方,如法炮制。

这样的做法不仅难以推动产业集聚,不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还使当地发展长期依赖政府补贴,给地方政府背上沉重的财政负担。

城市规划过于超前,城市面积扩张速度快于城市人口增长速度的结果是,人们能见到个别开发区,工地长期停工、街道上见不到多少的情况。

再以今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国办发[2018]52号)》,提高了申报建设地铁和轻轨的相关经济指标。

其中,申报建设地铁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30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30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300万人以上。申报建设轻轨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15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15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150万人以上。

同时,该文还强调,地铁大于等于0.7万人/日/公里,轻轨大于等于0.4万人/日/公里;

轨道交通新政下发后,一批地铁城市梦碎,但从经济角度说的再简单点,轨道交通线路超前铺设,房地产发展跟进,都需要人来买单。没有人只会成为空城、鬼城,政府背上了沉重的财政压力。

那么,新西安人来了,是否有那么更多岗位等待着他们?这,考验着执政者的水平。

加速招商,当政者以“事不过夜马上办”的态度,加速弥补着西安“丢失的岁月”。

与其身边工作人员接触过的人曾感慨:“不是一般的累”。

而这一切换来的是:2017年新年伊始,京东来了,海航来了,苏宁来了,华为也来了。

京东与西安航天基地签订京东全球物流总部;

海航物流总部直接搬来西安,在西安成立海航现代物流集团,首批划转近40家公司,总资产超过1800亿元,被媒体评价为要在西安打造“中国孟菲斯”;

启迪控股600亿投资西安;

苏宁集团200亿投资西安;

华为软件开发云项目落户西安。

科大讯飞宣布丝路总部落户西安;

绿地再次深度签约西安,将在西安市、西咸地区打造特色产业新城、新型特色小镇和国际化高品质社区。

更在一次论坛,执政者曾力邀各大咖企业,“投资大西安就是投资大未来。”

互联网企业常说:“你只有不断努力奔跑才能够留在原地。”

GDP增速排名的竞争状态下,其他城市也在你追我赶,互不相让,呈现着竞争的白热化,。

媒体用“抢”字来诠释,这场变革的状态。

变革之下,2017年全国省会城市GDP排名,西安从2016年的第11名爬到第8名,增速为省会城市中第一。平均每3分钟就会有一户市场主体诞生,

今年前三季度,西安名义增速高达16.53%,在全国25强城市中一骑绝尘。在西安近一年多的时间,基本是保持两位数的名义增速。

再来看副省级城市的比较,前面三个季度内,西安GDP增速在所有副省级城市中名列前三甲。上半年的增速是排名第一,前三季度的排名是第二。相比之下,深圳的增速亦未能连续进入前三甲行列当中。

2018年2月,西安正式成为第9个国家中心城市。

曾经,尚处在骑马年代,欧洲的东西要卖到中国,中国的东西卖到欧洲去,这成本太高,所以大家都独自发展。

后来有轮船、火车、汽车、飞机,交通运输不断的发展和流通成本的下降导致企业会充分享受集聚地的分享、匹配和学习效应,在生产率提高的过程当中,宁愿承担交通运输费,把产品集中生产,再卖到别的地方去,仍然是划算的。

在西安米字型高铁网络搭建之后,不久前,西安又被国家点名,赋予第五航权,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航空公司在经营某条国际航线,允许它中途经停,并且上下旅客和装卸货物。

或许,这些信息,均能展现出西安未来的潜力。

随着,引入其他城市经验与教训,结合智慧城市等技术与管理的不断应用,科技或许能为未来来到重大变革。

1990年代初,浦东刚刚开发时,上海流行一句话:“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

20多年过去了,浦东已经今非昔比,浦东的房价也早已经追上浦西,金融区、自贸区、迪士尼都在浦东。那浦东还缺什么?如果你把这个问题拿来问上海人,估计很多人会说,浦东缺人气。

有人曾这样分享了一段自己的经历:2008年,父母答应帮他买房,只需选择留北京,还是回西安。之后,选择了后者。

“当时北京二环附近的房价每平方米才1万出头……”时至今日,回忆往昔,他颇为懊悔。

这一切,他将归咎于命运。

但从另一个侧面来看,人们用脚投票某座城,其实,也是用行为,为这座城市的未来发展注入自己的“股权”。

[责任编辑:张安琪]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免责声明

  • 除凤凰网注明之服务条款外,其它因使用凤凰网而引致之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 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包括因下载而感染电脑病毒),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 任何透过凤凰网网页而链接及得到之资讯、产品及服务,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 凤凰网内所有内容并不反映任何凤凰网之意见及观点。
  • 凤凰网认为,一切网民在进入凤凰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已经仔细看过本条款并完全同意。 敬请谅解。
凤凰陕西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