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举办交通大学留学120周年回顾暨发展论坛
2018年12月24日 12:28
来源:凤凰网陕西综合
12月21日上午,交通大学留学120周年回顾暨发展论坛在西安交大开幕。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秘书长生建学,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副校长席光,陕西省教育厅副巡视员孙建宁,陕西省政府外事办副主任阚开沛,
西安交大举办交通大学留学120周年回顾暨发展论坛
12月21日上午,交通大学留学120周年回顾暨发展论坛在西安交大开幕。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秘书长生建学,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副校长席光,陕西省教育厅副巡视员孙建宁,陕西省政府外事办副主任阚开沛,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李同归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西安交通大学国际处处长贺长中主持。
西迁老同志、西安交大原校长史维祥、原党委书记潘季,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大电信学院院长管晓宏等留学归国人员代表,以及西安交大英国校友会会长马海安、美国密西根校友会会长刘传李、蔚来汽车副总裁黄晨东、西安涡普动力总经理刘海峰、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欧洲大区前经理卢璐、留学生比拉尔﹒海帝﹒山喜等校友代表受邀出席开幕式并分享留学经验。
开幕式上,席光副校长宣读了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张迈曾致会议开幕式的贺词,对各位莅临论坛的嘉宾及校友、老师同学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欢迎与衷心的感谢。
王树国
王树国对国家留学基金委对西安交大的支持表示感谢,对海外校友再次回到母校为青年学子分享留学经验表示欢迎。他表示,大学的发展必须融入时代的大格局,一所一流的大学一定是一所具有全球视野的大学。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时代,信息化、网络化发展迅速,大学必须以开放的视野和包容的胸怀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时代洪流之中。西安交通大学秉承“为世界之光”的传统,将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中心工作,在努力打造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智慧学镇”的同时,进一步发挥“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的重要纽带作用,为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事业贡献交大人的智慧与力量。
生建学秘书长表示国家留学基金委历来关注和支持西安交通大学的建设,“高水平公派项目”位列全国高校中位列第三位的成绩也充分体现了西安交大与国家改革开放大潮同向同行的坚定步伐。他随后回顾了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的历史与相关政策,并指出留学事业是高校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动力。高校要发展留学事业,既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部署,也要不断激发留学归国人员的热情,优化环境,鼓励他们在岗位上干事创业。
孙建宁在致辞中谈到,西安交通大学是一所见证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的高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交大凭借优良的传统和艰苦创业的精神,在西部引领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为陕西建设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他表示,在西安交通大学为代表的优秀高校的引领下,陕西省高等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必将再创佳绩。
阚开沛副主任在致辞中表示,西安交通大学是中国最古老的高等学府之一,早在南洋公学时代就积极拓展对外合作交流。在第一个留学派出浪潮中,南洋公学就表现出卓越的气度和眼光。他寄语西安交通大学全体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陕西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事业发展再建新功。
席光副校长代表学校向会议做了“兴学强国,为世界之光”的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交通大学留学工作120周年的发展历程,以兴学强国、响应号召、科教兴国、面向未来四个主题介绍了交通大学在建校之初、迁校之时、改革开放初期、“双一流”建设之中的留学工作情况和突出成绩。他表示,西安交大将进一步发挥高校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职能,主动发挥“111”引智基地效应,推动学科发展;深化国际合作,探索合作办学新道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强化“一体两翼”发展战略,着力打造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和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为探索21世纪高等教育办学新形态作出交大人的贡献。
开幕式后,史维祥、潘季、管晓宏等留学归国人员代表,以及马海安、刘传李、黄晨东、刘海峰、卢璐、比拉尔等校友代表分别登台分享海外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他们表示,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个人而言,海外求学是提升视野、拓宽眼界的重要途径,是事业生涯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他们勉励在场的青年学子脚踏实地、潜心向学,将个人成长和发展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相融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中贡献力量。
本次论坛由西安交通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主办,西安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校友部、档案馆、宣传部协办,全校各职能部门、学院相关负责人以及学生代表参加论坛。
西安交大举办交通大学留学120周年回顾暨发展论坛
据了解,交通大学秉承“兴学强国”的梦想,1898年,南洋公学开风气之先,率先派出第一批6名留学生启程赴日。2018年9月,新潟大学全球研究教育中心柴田幹夫教授访问西安交大,受持有人飯塚勝重先生委托向西安交大捐赠《日华学堂日誌》,该档案详细记录了南洋公学派出学生赴日留学的历史。
在我国近代第一个留学高潮中,南洋公学共派出留学生超过100人,在当时的高等学府中首屈一指。“窥西学之精,用其所长,补我所短”,交通大学引入西方教育教材,学习其教育体制。一时间,大师云集、精英荟萃,被誉为“东方的MIT”。王宠惠、徐谟、蔡锷、钱学森等交大学子西行东渡赴海外留学,成为“民族得中兴”的国之栋梁。
1956年,被视为东南翘楚的交通大学,贯彻党中央的决定,由杰出教育家彭康率领,从上海迁至西安,浓墨重彩地谱写了崭新的历史篇章。“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也成为新一代交大人的精神圭臬。上世纪5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的升温,来自莫斯科国立大学、莫斯科动力工程学院等大学的苏联专家来校工作,为我校电气、能动等学科的早期发展提供了支持。改革开放伊始,姚熹、蒋正华、韩启德、郑南宁等一批学子赴国外学习。回国后,他们开辟学科方向,建立研究团队,打造学术高地,投身各行各业,成为共和国建设的中流砥柱。
今天的西安交通大学站在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新的引领作用。西安交大2015年发起成立了“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目前有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151所高校加入了该联盟,在联盟合作框架下,建立“西安交大-米兰理工联合设计学院”“丝绸之路国际工学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科技知识中心丝路培训基地”,组织举办丝绸之路机器人创意大赛、丝绸之路青年领袖计划等相关活动。近期,由利物浦大学倡议,西安交通大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的“文化遗产”合作网络建设工作不断推进。
近年来,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公派留学人数逐年递增,国家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取得历史突破。与此同时,有来自世界132个国家和地区的2400余名外国留学生就读于西安交大。目前,学校已41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00所大学建立校级合作关系,成立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孔子学院、英国利物浦孔子学院、山梨学院大学孔子学院,建立了一批瞄准前沿领域的国际联合实验室及科技合作平台,着力探索21世界高等教育的新形态。
西安交通大学的留学生教育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至今已有60年的历史。作为学校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安交通大学历来高度重视来华留学生教育,多年来,在来华留学生教育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其是首批接收原高等教育部委派的来华留学生和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的院校之一,1995年,即在全国首创留学生医学全英文授课项目。当前,全英文国际化授课项目共16个,涉及理、工、医、管理、经济等多个学科门类。经过不断创新与改革,西安交通大学形成了完善的留学生教学、管理体系,2013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来华留学示范基地”。
十八大以来, 国家高度重视留学生工作,召开了首届全国留学工作会议,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指明了西安交大留学生事业发展方向。在“一体两翼”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学校发起成立的“丝绸之路大学联盟”为我校留学生事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平台。近年来,丝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大幅增加。截止2018年, 在校留学生人数已达2804人,分别来自136个生源国,其中本科994人、硕士818人、博士354人,非学历生638人。学位授予人数达319人,创历史新高。
[责任编辑:杨爽]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免责声明
- 除凤凰网注明之服务条款外,其它因使用凤凰网而引致之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 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包括因下载而感染电脑病毒),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 任何透过凤凰网网页而链接及得到之资讯、产品及服务,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 凤凰网内所有内容并不反映任何凤凰网之意见及观点。
- 凤凰网认为,一切网民在进入凤凰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已经仔细看过本条款并完全同意。 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