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人民银行定点扶贫的“宜君实践”


来源:凤凰网陕西综合

近年来,人民银行以定点扶贫工作为抓手,深耕宜君县金融扶贫“实验田”,着力打造“资源整合带动、产业发展聚力、普惠金融筑基、信用重建固本”的金融扶贫“宜君模式”。宜君县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末的15.02%下降到2018年末的1.2%。

 

近年来,人民银行以定点扶贫工作为抓手,深耕宜君县金融扶贫“实验田”,着力打造“资源整合带动、产业发展聚力、普惠金融筑基、信用重建固本”的金融扶贫“宜君模式”。宜君县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末的15.02%下降到2018年末的1.2%。

一、抓好资源整合凝聚扶贫合力

(一)坚持上下联动,激发人民银行系统内在动力。人民银行总行成立了13个相关业务司局组成的定点扶贫专项工作小组,动员系统内18个直属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并将各单位、部门参与支持定点扶贫工作情况纳入党建量化考核;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发挥承上启下的桥梁纽带作用,依托铜川市中心支行深处一线优势,高效落实工作部署,形成上下联动、多方参与、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定点扶贫工作格局。定点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人民银行系统累计投入定点扶贫资金和各项捐款捐物价值超过2500万元,130余个扶贫项目在当地落地,先后有3300余人次赴宜君县开展各类帮扶工作,齐抓共管、合力攻坚的央行定点扶贫格局日益完备。

(二)注重横向引导,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利用召开推进会、深入金融机构调研等形式,引导各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对宜君县的扶贫工作。在人民银行的指导支持下,宜君县首家村镇银行成功设立,农发行也在宜君县设立分支机构,银行业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完善,目前宜君县银行机构营业网点乡镇覆盖率已达100%。宜君县银行业金融机构结合各自业务优势,大力推动产品创新,“金融+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贫困户”等扶贫模式已经形成,“富农宝”“金土地”“果库贷”等20余种特色扶贫信贷产品相继推出。

(三)搭建对接平台,吸引多方金融力量投入。人民银行总行、西安分行及铜川市中心支行主动发挥各层级作用,搭建全方位对接平台,调动多方力量推进定点扶贫工作。总行协调证监会赴宜君辅导企业上市融资;西安分行协调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赴宜君调研,指导宜君联社成功加入银行间债券交易市场;铜川市中心支行联合当地政府部门开展券商下基层活动,推动宜君1家企业成功在陕西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丰富了扶贫企业融资渠道。

二、发挥政策优势撬动信贷投放

(一)用好货币政策工具,增强金融机构资金实力。实施定向降准政策,对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考核达标的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实行较为优惠的存款准备金率。向宜君联社发放2.5亿元扶贫再贷款资金,撬动9.63亿元涉农信贷资金投放,且要求运用扶贫再贷款资金发放的贷款执行基准利率,低于同期金融机构运用自有资金发放贷款利率4.4个百分点,有效降低贫困地区企业和农户的融资成本。

(二)健全风险缓释体系,促进扶贫小额信贷稳步增长。推动宜君县政府制定针对扶贫小额信贷的财政贴息政策,对扶贫小额信贷进行全额贴息;协调财政出资设立636万元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基金,截至2018年末,风险补偿基金规模扩大至1737万元,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按照7:3的比例分别承担风险,增强了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投入的积极性。截至2018年末,宜君县扶贫小额信贷已累计发放5910.25万元,申贷需求满足率达100%。

(三)加强担保体系建设,引导金融资源向产业扶贫领域倾斜。在构建完善扶贫小额信贷风险缓释体系的基础上,着力完善县域担保体系建设,人民银行出资200万元,撬动地方政府配套800万元,成立1000万元宜君县产业扶贫担保基金,累计为34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担保,支持其获得贷款2670万元,带动89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生产。2018年,人民银行再次出资200万元,协调国开行总行捐赠100万元,宜君县政府配套800万元,将产业扶贫担保基金规模扩大至2100万元,进一步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

三、强化产业带动激发内生动力

(一)精准出台产业支持政策。将金融支持产业扶贫作为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立足宜君县自然资源禀赋及产业发展特点,推动宜君县政府建立菜单式产业扶贫模式,通过提供务工、订单收购、产业合作等方式,建立金融支持产业扶贫带动贫困户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形成“传统产业巩固有信贷支撑、新兴业态培植有信贷保障、产供销各个链条有信贷投入”的金融支持产业扶贫模式,推动实现贫困户与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有机衔接。

(二)主动开展产业项目对接。借助苏陕对口扶贫协作机制,主动“走出去”,协调推动项目资源“引进来”,于2018年6月份,联合宜君县政府各部门,赴江苏盐城市和苏州市开展投资项目对接,积极宣讲宜君县贷款财政贴息、扶贫产业担保等优惠政策,推介核桃、苹果、陶瓷等产业扶贫优势项目。

(三)积极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充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以扶贫再贷款为纽带,整合多方资源,探索形成了“扶贫再贷款+银行+担保基金+企业+贫困户”“扶贫再贷款+银行+保险+期货+贫困户”等金融精准扶贫有效模式,有效满足企业和贫困户的资金需求。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宜君县产业精准扶贫贷款余额2538万元,带动895户贫困户参与或发展特色产业。

四、依托信用重建实现正向激励

(一)设立农户综合信用信息中心。推动宜君县设立农户综合信用信息中心,采集涵盖农户基本情况、社保、奖惩等14类信息,形成综合信息数据库,通过模型自动量化生成每个农户信用等级评价,并对贫困户进行显著标识,筛选确定失信贫困户名单,为贫困户信用重建提供全面客观的信息参考。截至2018年末,宜君县已对21268户贫困户开展了信用评级,评级率达到100%。

(二)实施信用重建工程。采取“优惠+谅解+救济”模式,探索开展针对失信贫困户的信用救助工作,为有发展生产意愿和能力,但存在不良征信记录、贷款已还清的贫困户,优化评级标准为其评级加分,通过“自我修复”形成信用良性循环通道。截至2018年末,已为542户失信贫困户重建信用,占失信贫困户的80%以上,授信2166万元,实际发放信用贷款2007万元,帮助失信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五、实施普惠金融优化金融环境

(一)夯实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从打造便捷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入手,指导当地金融机构建立214个惠农支付服务点,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推动建立13个集金融、电商、商超、物流、信息采集功能于一体的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站点,乡镇覆盖率达100%,搭建了“基础金融不出村、综合金融不出乡镇”的金融服务网络体系,实现涉贫信贷“一站式”办结,增强了金融服务的便利性。

(二)大力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在宜君县开发上线全国首个集金融服务查询、导航、预约、投诉、宣传和管理功能于一体的“普惠金融服务平台”,使农户足不出户即可享受金融服务,平台用户已达4.3万人。积极推进“互联网+”工程,有55个电商服务点分别与中国电信、京东商城合作,51%的惠农支付服务点实现电商代理和农产品非现金收购功能,蚂蚁金服等新兴互联网金融机构也在宜君县与农户、农企开展业务合作。

(三)打造普惠金融教育体系。联合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在宜君县建立了覆盖全部行政村的“普惠金融教育培训基地”,组织金融机构以“专人包点定时”方式面向村组群众开展金融帮教活动。推进金融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首批在宜君县3所中学试点开设了金融知识普及课程,推出“宣传+培训+体验”等金融宣教模式,提升贫困户金融素养和金融工具运用能力。

案例1:

扶贫再贷款、财政贴息、担保基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贫困户相结合模式

2016年,人民银行投入200万元定点扶贫专项资金,协调宜君县政府以1:4的出资比例,在宜君县成立1000万元的产业扶贫担保基金。2018年,人民银行再次向宜君县产业扶贫担保基金注资200万元,同时协调国开行总行捐赠100万元,宜君县政府配套800万元,把产业扶贫担保基金规模扩大至2100万元。

天河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7月,主要从事食用菌的种植与销售及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推广和运用。2016年,公司因资金不足,导致经营困难,经与宜君县政府、人民银行铜川中支沟通咨询,与产业扶贫担保基金开展合作,宜君联社通过使用扶贫再贷款向企业发放了150万元产业扶贫贷款,利率4.35%,由财政全额贴息,企业生产经营逐步好转。同时,该企业直接带动56户贫困户,通过安排务工、分红、分散种植等方式让贫困户获得收入,其中务工可获得的18000至22000元的年工资收入。

截至2018年末,通过该模式累计为34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2670万元,带动89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致富。

案例2:

扶贫再贷款、信贷、信用重建贫困户相结合模式

人民银行铜川中支借助农村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政策机遇,探索设立“农户综合信用信息中心”,对全市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信用评级,覆盖率达到100%,积极探索“优惠+谅解+救济”的贫困户信用重建机制,破解贫困户融资瓶颈,畅通金融扶贫渠道。

强文平是彭镇建档立卡贫困户,近年来受自然灾害影响农作物几近绝收,2012年贷款2.8万元到期后无力偿还,形成不良记录。在金融扶贫和失信贫困户“信用重建”政策下,2016年8月末,经强文平申请,宜君联社使用扶贫再贷款为其发放了5万元贷款用以发展养殖业,他购买鸡苗500余只,年收入增加3万元,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截至2018年末,全市通过信用重建模式,已经为54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信用重建,累计发放贷款2007万元。

案例3:

扶贫再贷款、信贷、保险、期货、贫困户相结合模式

铜川是全省保险助推脱贫攻坚示范区,人民银行铜川中支积极抓住机遇,将扶贫再贷款运用与保险、期货等相结合,探索金融扶贫新模式,全力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资金需求。

王建龙是宜君县武家塬村的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户,从事苹果种植,在今年2月的寒潮中,他种植的苹果受到极大的影响,基本绝收。得益于人保财险和郑州商品交易所为他购买的苹果价格指数保险,获得了3290元的赔偿,同时,他从宜君联社申请了5万元扶贫贷款,也为他继续发展生产提供了资金保障。

2017年12月22日,郑州商品交易所开展苹果期货交易,华信期货公司主动替铜川市宜君县武家塬村2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19.3万斤苹果缴纳了期货价格保险保费,实现全国首单苹果“保险+期货”成功落地。2018年2月初,受铜川市大范围降雪天气影响,苹果期货价格持续下跌,人保财险铜川分公司及时行权,贫困户最后获得9.07万元行权金,保障了贫困户的收入。同时,金融机构为其中的11户贫困户发放了金融精准扶贫贷款,帮助其继续发展生产。

目前该模式已推广至鸡蛋、玉米等农产品生产领域。

人民银行西安分行供稿

[责任编辑:马倩]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免责声明

  • 除凤凰网注明之服务条款外,其它因使用凤凰网而引致之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 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包括因下载而感染电脑病毒),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 任何透过凤凰网网页而链接及得到之资讯、产品及服务,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 凤凰网内所有内容并不反映任何凤凰网之意见及观点。
  • 凤凰网认为,一切网民在进入凤凰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已经仔细看过本条款并完全同意。 敬请谅解。
凤凰陕西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