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翟书民的三辆车


来源:陕西传媒网-陕西日报

原标题:翟书民的三辆车本报记者 郑栋 见习记者 董剑南澄城县安里镇刘卓村农民翟书民的第一辆车是一辆双轮摩托——嘉陵90。那是2001年媳妇从娘家带过来的嫁妆。当时,翟书民的父亲

原标题:翟书民的三辆车

本报记者 郑栋 见习记者 董剑南

澄城县安里镇刘卓村农民翟书民的第一辆车是一辆双轮摩托——嘉陵90。那是2001年媳妇从娘家带过来的嫁妆。

当时,翟书民的父亲已是胃癌晚期,家里的钱几乎都用来求医问药。办完婚礼,翟书民的积蓄全花光了不说,还欠下了1万多元的外债。从那时起,边打零工边攒钱的翟书民就下定了决心:一定要过上好日子!

送走了父亲,翟书民借遍亲朋好友的钱筹资搞起了生猪养殖。2003年,刚有起色的养猪场遭遇口蹄疫疫情,100多头存栏生猪全部死亡,十几万元全部打了水漂。“那是我最难的时候,一身饥荒压得我喘不过气儿。”翟书民说。

养猪失败后,深陷贫困泥淖的翟书民一家只好靠种菜维持生计。“那时候,我和媳妇起早贪黑,白天顶着太阳锄地,夜里打着手电摘菜。为了赶早市,天不亮就要起床,吃了不少苦。”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翟书民咬牙买下了第二辆车——农用电动三轮车。

一年到头吃苦受累,赚的钱刚够还外债利息。翟书民也动过外出打工的念头,可看到家里年迈的母亲和嗷嗷待哺的孩子,他只能把全部精力投入菜园子。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翟书民迎来了新生。2014年,澄城县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扶贫政策,村党支部书记张孝仓找到已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翟书民。“我鼓励他种大棚菜,可他被外债压趴了,没底气。”张孝仓说。

一次说不通就多说几次。帮扶干部和第一书记都给翟书民算了一笔账:每棚有6万元的贴息贷款,每年还有1.5万元的补贴,只要下苦干,就一定能脱贫。

就这样,当年37岁的翟书民决定再拼一把。在党组织的帮助下,他依靠贷款建起了5座温室大棚,种上了圣女果和黄瓜。

功夫不负有心人。凭借着一股爱钻研的劲头,翟书民的设施大棚当年就见到了效益。同时,他还靠自学考取了中央农广校的农学大专文凭,成了一位“土专家”。

2016年,翟书民经管的大棚已经扩展到了7座。那年,他种植的大棚果蔬收入了近20万元,一举还清了压在身上10多年的债务,甩掉了穷帽子。这一年,除了拉农资、装果蔬,他那辆电动三轮车已经很少骑了。

2017年,翟书民通过考试成为一名高级职业农民。在县上的鼓励下,他和其他6位职业农民筹建了新农人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了方便洽谈业务和外出学习,翟书民给自己选购了一辆10多万元的SUV。

7月2日,记者来到翟书民的家庭农场时,他刚好驱车而至。“我要去外省学习了,这次我想再学些新技术回来,带动更多的乡亲致富奔小康。”翟书民说。

[责任编辑:贺敬梅]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免责声明

  • 除凤凰网注明之服务条款外,其它因使用凤凰网而引致之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 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包括因下载而感染电脑病毒),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 任何透过凤凰网网页而链接及得到之资讯、产品及服务,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 凤凰网内所有内容并不反映任何凤凰网之意见及观点。
  • 凤凰网认为,一切网民在进入凤凰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已经仔细看过本条款并完全同意。 敬请谅解。
凤凰陕西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