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出版IP与影视对话高峰论坛”在西安举行


来源:凤凰网陕西综合

自从IP一词诞生以来,越来越多的优秀IP作品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如《红海行动》《泰囧》《流浪地球》等。这些IP作品或取材于真实事件,或充满了对身边人身边事的反思、又或是以丰富的想象力、扎实的故事情节让我

嘉宾对话单元金句迭出

与会嘉宾热切讨论IP改编发展之路

在嘉宾对话单元,著名主持人、导演、制片人刘仪伟担任对话主持,各位嘉宾畅谈自己对IP的看法,席间金句频出。

著名导演尤小刚:让IP回归版权本身,让创作回归笔头案头

著名导演尤小刚(中)认为不应过分夸大IP作用

尤小刚曾执导《孝庄秘史》、《杨贵妃秘史》等多部经典作品,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尤氏秘史”IP,作为一位资深的IP缔造者,尤小刚却认为不应过度夸大IP的意义,而是应该让IP回归版权本身,让创作者踏踏实实的回归案头,搞好剧本,讲好故事。

此外,尤小刚认为创作者应不断学习,掌握目前传播形式下的创作规律,掌握创作规律,就可能在即将到来的新媒体融合浪潮中掌握主动权。

与会者认真听取嘉宾发言

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李修文:大IP是激发想象的初始之地

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李修文谈IP改编激发创作动力

李修文曾担任由刘慈欣原著改编,宁浩执导的电影《疯狂的外星人》的监制,通过这次与大IP亲身接触的经验,李修文认为,真正的大IP体现在它对人类精神的影响力,它会让创作者看到文本之外的另一种可能,激发创作者无限的创作动力。

《金陵十三钗》、《山楂树之恋》、《归来》文学策划,著名作家周晓枫:机会留给不为机会心慌意乱的人

著名作家周晓枫(右)发表多年挖掘IP创作人才的感受

周晓枫从事了20多年的文学编辑工作,是IP的发掘者,也是众多创作者的伯乐。关于IP开发,周晓枫认为,过去有一句话,叫做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现在则不同了,这个时代好的机会很多,现在我感觉是机会准备好了,留给不为这些机会心慌意乱的人。

中国经济网新闻总监、评论部主任李焱:IP火热的背后是文化繁荣,也是文化产业从业者内心焦虑的体现

中国经济网新闻总监、评论部主任李焱谈IP与创作者焦虑

李焱说:“大概从2014年、2015年左右,突然大家都言必称IP,号称得IP者得天下。”

李焱进一步分析,IP一词的产生,伴随着我国文化产业产值的稳步上升,有的人说我国的文化产业正在向着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迈进。产业发展了,对于质量的要求也会逐步提升。李焱认为,可能在这种行业普遍焦虑的情况下,IP的热度越来越高了,因为从业者迫切需要把优质内容标签化,概念化,这样才能让大家一目了然的记住,从而产生后续的收益。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把握读者心理,讲好一个人人满意的IP故事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建议影视行业多挖掘出版IP潜在价值

叶辛认为,文学常常是IP创造的源头,如果从文学出发,最关键的还是要讲好一个IP故事。不管你用什么方式写作,你都要把握读者的心理,你写进读者的心里了,老人看了你的小说,他也会怦然心动,小孩子看了他也会觉得很感动。

在论坛上,叶辛还向导演们提出建议,希望他们能够忙里偷闲多读书,中国每年能够印成书、能够在自媒体、在大型文学刊物上发表的书都有好几千部。在这几千部的书里,有许多值得发掘改编的IP作品。

著名导演高希希:我的影视作品90%都来自原创作品改编

著名导演高希希(右)分享自己和IP有关的故事

高希希在论坛上回顾自己的创作历程说:“我个人的影视作品90%都是由原创作品改编的。”从1999年起,高希希相继执导了《历史的天空》、《幸福像花儿一样》、《新三国》这些作品基本上都是由很扎实的原作小说改编的。

高希希还向大家分享了他亲身经历的一段跟IP有关的故事。当年他执导的电视剧《历史的天空》热播之后,原作者获得了文学奖,因为当时评奖的评委大多都看过那部电视剧,被故事吸引之后阅读了原著小说。

对于改编原创小说,高希希直白的表示,优秀的文学作品,本身细节会很丰富,改编起来会比原创剧本要省力得多。

[责任编辑:郭昕]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免责声明

  • 除凤凰网注明之服务条款外,其它因使用凤凰网而引致之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 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包括因下载而感染电脑病毒),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 任何透过凤凰网网页而链接及得到之资讯、产品及服务,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 凤凰网内所有内容并不反映任何凤凰网之意见及观点。
  • 凤凰网认为,一切网民在进入凤凰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已经仔细看过本条款并完全同意。 敬请谅解。
凤凰陕西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