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从“凭票购买”到“扫码支付” 见证市民生活变化


来源:西安晚报

市民购物方式不断发生着变化,从现金付款到刷卡消费再到移动支付,这种变化见证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向君展示收藏的票证

向君用手机购物

原标题:从“凭票购买”到“扫码支付”

支付方式变迁见证市民生活变化

自1955年我国发行粮票开始,整个中国经历了漫长的“票证年代”,凭票购物,限量供应,一张张小小的票证覆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凭票购物彻底消失,市民的购物方式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从现金付款到刷卡消费再到如今的移动支付,这种变化见证了经济社会的发展。7月10日,记者来到市民向君的家中,随她一起“翻”开那些珍贵的“收藏记忆”,聆听市民支付方式变迁的故事。

票证时代:购物要凭票

向君生于1962年,打开向君的“收藏记忆”,那一段“票证时代”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为了保证群众基本生活的需要,国家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发放各种商品票证。在那个‘票证时代’,各式各样的票成了生活的基本保障。”说话间,向君抱来了十多个收藏夹,不同类别的各种“票”展现在眼前。“粮票、油票、布票、肉票、购货票、副食票。那时候,几乎所有的生活日用品都要通过这些‘票证’和现金来购买,尤其是购买布、副食这些稀缺品,更是一票难求。”向君说。

“那时候家家户户每个月都会发票,每个人的工种不同,每个月获得的粮票也有区别,像装卸工、司机等重体力工种每月的粮票标准要高一些。”向君告诉记者,作为从小在西安生活的普通居民,她每月可以领到27.5斤的粮票、半斤肉票等。在她印象中,大多数居民的餐桌上都极少有荤腥,大家通常会把肉票都攒起来,到了过年过节时候才能一饱口福。“比起肉票来说,更难得的是鱼票和烟酒票,鱼票每家过年才会发一张,而烟酒票则需要审批手续才能得到,到过年的时候,谁要是能提着一瓶酒回家,走在街上都能遇到许多羡慕的目光。”向君说,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一顿丰盛的节日晚餐成了她和伙伴经常期盼的幸福。

“除了这些日常用品外,有好多紧俏商品更是有钱有票也难买。”向君回忆,上世纪70年代的西安,缝纫机、自行车等产品十分紧俏,那时候,如果要买上一件这样的商品,不仅需要现金和票,还需要一种工业券。而这种工业卷是按户分发,每户每年只能得到一张,累计1分、3分或5分,买一台缝纫机常常要攒上几年的分才够用。

现金时代:购物非常方便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上各种商品越来越丰富,票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一张张纸币穿插到人们的衣食住行之中,出门、购物都不忘随身携带现金,市民的日常消费也不断增加。

“这是1987年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首次增加了50元和100元面额,不仅方便支付,也标志着人们的消费水平日趋提高。”向君开始给我们展示着自己的人民币收藏,随后讲起了上世纪80、90年代的西安生活场景。

“当时的西安,市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一些改善,告别了凭票购物的时代,大家想买什么只要经济条件允许就行。”向君回忆,那时候,大家餐桌上的食物越来越丰富,身上的衣服越来越好看,大街小巷自行车越来越多。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冰箱、电视、洗衣机等家电开始进入越来越多的家庭,国产的、进口的,大家的选择也是多样化的。”令向君印象深刻的是,1987年,她给自己的小家添置了一台电冰箱,揣着现金去商场的时候,小心翼翼,生怕把钱弄丢了。“这就是现金支付时代的担忧,买个大件的东西,或是像做生意去外地进个货,都要揣着现金到处走,携带不方便还担心会被偷。”向君说。

这种担忧随着银行卡的广泛使用也消失了。随着银行卡的不断普及,西安各大商场陆续有了POS机,刷卡消费不仅减少了现金的流通,也使得市民购物越来越方便。

移动支付时代:购物不用带现金

在聊天间隙,记者跟随向君来到楼下的便利店购物。在便利店挑选好商品,她熟练地打开手机,扫描收银台上的二维码就完成了支付过程。在当下移动支付的时代,向君也紧随潮流,用一部手机就能完成衣、食、住、行的各种需求。

“我现在出门基本上不带现金,一部手机和一个充电宝就足够了,坐公交、乘地铁、吃饭、加油、购物。轻轻一扫就完成支付,太方便了。”向君高兴地对记者说。走出便利店,她又在楼下收到了一份从日本寄来的护肤品,自从掌握了智能手机的使用技巧,她不仅学会了移动支付,还学会了网购,常在网上购买南方的水果、北方的特产、国外的护肤品等等。

进入移动支付时代后,购物方式的转变不仅让大家的生活更便捷,也改变着人们的消费观念。据国家统计局西安调查队发布数据显示,2018年,西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658.72亿元,同比增长9.6%,通过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341.57亿元,同比增长33.7%。

文/ 记者 南江远 图/ 记者 翟小雪

[责任编辑:冉旭阳]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免责声明

  • 除凤凰网注明之服务条款外,其它因使用凤凰网而引致之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 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包括因下载而感染电脑病毒),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 任何透过凤凰网网页而链接及得到之资讯、产品及服务,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 凤凰网内所有内容并不反映任何凤凰网之意见及观点。
  • 凤凰网认为,一切网民在进入凤凰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已经仔细看过本条款并完全同意。 敬请谅解。
凤凰陕西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