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垃圾分类半年多 一些小区垃圾不分类的陋习又回潮


来源:西安新闻网

去年9月1日,《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但最近一些小区垃圾不分类的陋习却死灰复燃。

垃圾分类半年多一些小区垃圾不分类的陋习又回潮

原标题:垃圾分类半年多一些小区垃圾不分类的陋习又回潮

去年9月1日起,《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小区居民们开始转变观念,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不过近日记者发现,随着时间推移,一些小区垃圾不分类的陋习死灰复燃,垃圾混扔现象亟须引起重视。

  一些居民小区垃圾桶内的垃圾是“一锅烩”

3月26日,记者来到东郊陕钢家属院,在该小区看到,虽然小区垃圾集中投放点摆放着“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四个分类垃圾桶,可是桶内的垃圾却是各种各样:饮料瓶、水果皮、卫生纸、废玩具等全部混杂在一起,可见居民就没有进行分类投放。

记者在小区观察20分钟发现,前后有多位居民出来投放垃圾,均没有将垃圾进行分类,直接统一丢进一个颜色的垃圾桶里。其中一位居民告诉记者,垃圾桶上虽然标注了分类垃圾的字样,但现在具体哪些垃圾属于其他垃圾等,他又模糊不大清楚了。“去年9月开始,我就开始垃圾分类,瓶子装一个袋子,剩饭剩菜装一个袋子,后来看到其他人开始乱扔了,自己坚持了一段时间就松懈了。”王女士说,起初刚实施垃圾分类,她觉得还挺新鲜,每次扔垃圾之前,都会仔细看看垃圾桶上的标注,遇到分不清类的垃圾,还要仔细地查看桶上的标识比照一下,后来觉得比较麻烦就没有再继续坚持。

3月27日,记者在桃园东路天朗蔚蓝观园小区看到,小区每个单元门口都摆放着分类垃圾桶,记者随意打开了一个灰色垃圾桶,发现垃圾通里面散发出一股剩饭菜的臭味,而这个垃圾桶原本的功能是投放如,卫生巾、一次性纸尿布、餐巾纸、烟蒂等“其他垃圾”的。接着,记者又打开了另一个蓝色“可回收物”的垃圾桶,发现里面依然是厨余垃圾,而这些垃圾原本应该投放进绿色的“厨余垃圾”桶内。接着记者又在小区其他几栋楼前看了看垃圾分类情况,发现虽然平日里产生较多垃圾的“厨余垃圾”桶内并未出现满桶的现象,但是居民们仍然出现了混扔的情况,如此也让其他自觉垃圾分类投放的居民功劳前功尽弃。

小区物业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小区几年前就给每栋居民楼下设置了四个分类垃圾桶,去年9月在全市垃圾分类的倡导下,居民也开始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同时物业工作人员也定时在垃圾桶前进行指导,除了年龄大的居民对一些垃圾如何区分模糊外,大多年轻人都能做到正确投放。但是随着疫情期间,物业工作人员忙于小区防控,加之小区居民发现他们的垃圾即便进行了分类,可是到了小区隔壁的垃圾中转站,依然被混淆在一起,有的居民就觉得自己在做无用功,于是也就开始松懈混扔了。

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居民垃圾分类做的较好

碑林区长乐坊街办金花社区东窑坊小区是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之一,那么这个小区现在的垃圾分类工作是否在疫情期间出现回潮现象呢?

3月27日下午,记者来到东窑坊小区,看见小区除了设有四种不同颜色垃圾分类桶之外,还有一个叫“小黄狗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记者随意打开了一个灰色“其他垃圾”桶,发现里面没有出现垃圾混扔的情况,接着记者又在其他楼下任意打开了灰色、蓝色以及红色垃圾桶,发现居民们都能自觉分类投放垃圾。蓝色垃圾桶里全是废纸盒、塑料瓶等可回收物垃圾,而红色的有害垃圾桶里,有废纽扣式电池以及废灯管等有害垃圾。

居民李大妈告诉记者,自从垃圾分类工作实施以来,居民参与度都比较高,小区还设置了“小黄狗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居民只需要下载App,在手机上注册成功后,就可将不同种类的可回收物扔进这个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从而得到一部分收益。所以大家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都比较高,“我们小区是试点,我们更应该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给其他小区居民做表率。”李大妈说。

当天下午4时,记者在位于公园南路上的另一个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东新城市花园小区看到,小区有三个大门,每个大门口都摆放了四种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其中以绿色的“厨余垃圾”桶居多,因为居民平日里产生的厨余垃圾多余其他种类垃圾。所以物业多设置了几个绿色垃圾桶满足厨余垃圾投放。记者随意打开了几个垃圾桶,发现红色“有害垃圾”桶以及蓝色“可回收物”桶内没有垃圾外,其余的垃圾桶也都能正确投放。记者在小区东大门口观察了半个小时,发现前来投放垃圾的居民都是提前将垃圾分装整理,有的投入厨余垃圾桶,有的扔进其他垃圾桶。

居民王先生说,小区有600余住户,自从西安市实施垃圾分类工作以来,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以及物业工作人员不断宣传垃圾分类,倡导居民正确垃圾分类,而且还经常有工作人员现场教居民如何正确分类,几个月下来,大家都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再也混着扔垃圾了。“你看看,大家都分类扔了,你就是想不自觉也不好意思。你看我,我看你,你自觉,我也自觉。”居民王先生说。

造成垃圾分类回潮现象与物业工作人员松懈垃圾中转站不分类有关联

通过两天的调查走访记者发现,随意采访的两个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这两个小区的居民都能坚持做到垃圾正确投放。而记者采访的其他非示范小区,结果却截然相反,垃圾混扔的现象又开始回潮。这是为什么呢?

有物业工作人员说,主要还是居民缺乏环保意识,自觉性欠缺。相互看,你乱扔,我也跟风造成的。因为随着时间推移,由于社区、小区物业工作人员疫情期间忙于防控难以分身,居民普遍恢复了原本不愿垃圾分类的习惯。还有一个情况便是,垃圾中转站没有将垃圾进行分类,即便居民分类了,到了垃圾中转站也混淆处理,居民觉得自己在做无用功。

“春节之前,我们小区垃圾分类搞得还比较好,跟多市民基本形成了垃圾分类的意识。不知道是不是受疫情影响,现在又成了‘一锅烩’。”家住金泰假日花城的张先生说,之前他们小区还有两个保洁员在垃圾收集点值守,看到谁把垃圾扔错了,还要上前“教导”一番,告诉对方哪些垃圾应该扔到哪个垃圾桶。并且,小区固定时间扔垃圾、收垃圾,每个垃圾桶还都洗刷的干干净净,在垃圾分类方面做的比较好。现在可能还处在疫情防控时期,物业人员比较忙,垃圾分类慢慢地有所回潮。

3月28日,记者在桃园东路上的莲湖区劳动公园生活垃圾中转站看到,从周边小区拉来的垃圾到了这里全部都是“一锅烩”,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之前虽然有保洁员将已经分类好的垃圾拉来,可是到了站立全部都搅在一起压缩处理,“一直以来我们没有接到上面通知,让分类压缩处理,而且过来的垃圾车也是一车装,没有其他车辆来装。” 工作人员说。在报恩寺街一处生活垃圾中转站记者看到,这里依然是没有进行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人员说,只有有害垃圾、医疗垃圾他们是特殊处理外,其余垃圾也都是不再分类处理,即便分类到了这里也是混淆处理。

垃圾分类从自身做起居民要提高环保意识

社区、物业工作人员忙于小区防控,没有精力宣传督导。垃圾中转站还没有开始垃圾分类压缩。这些理由就可以成为我们垃圾不分类的理由吗?

市民张先生说,垃圾分类需要人人参与,改变投放垃圾的习惯并不是在短期内就能养成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个好的习惯需要慢慢养成。比如他家里客厅茶几两侧各放置一个垃圾桶,一个用来放可回收物品,一个用来放其他垃圾。他觉得这个办法不费力,也很容易分类。“我们家厨房的垃圾桶相对比较大,媳妇有时会把空的酱油瓶、易拉罐和不用的纸扔到厨余垃圾桶,与烂菜叶、剩饭剩菜等垃圾混在一起。我看到以后,会把可回收的物品捡出来”张先生说,这些瓶瓶罐罐扔到小区可回收垃圾桶,还能废物再利用。有的老人看到后捡出来还能卖个钱,其实这是个很好的事情。

张先生还说,为了给上小学的孩子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他利用周末时间,和孩子一起到离家不远的废品收购站卖废品。“一方面,让孩子明白这些拆开的快递纸箱,坏掉的家电是有再利用的价值,不能随便扔掉。另一方面,孩子在可以从中体会到挣钱的不易,虽然钱不多,但过程很有意义,孩子也很高兴。” 张先生说,垃圾分类需要每个居民不但参与,最主要提高认识,这样才能将好习惯保持下去。

东窑坊小区物业工作人员说,小区有1900户住户,作为西安市垃圾分类的示范小区,自从垃圾分类工作以来,经常有市、区城市管理局、街道办等相关工作人员前来检查、指导并宣传,加之小区有“小黄狗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给居民分类投放垃圾带来奖励措施。所以居民也就慢慢养成了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小区住户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即便有外来人想不自觉扔垃圾,看了周围的好习惯、好氛围,也不好意思破坏随意扔垃圾,如此循环辖区,小区垃圾分类自然不会出现回潮的情况。所以每位居民都是一个带头人,大家相互带头,相互监督很重要。

劳动一坊社区工作人员赵钰说,随着越来越多居民返城复工,小区的生活垃圾量与日俱增,尤其是一些老旧小区,如果没有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现场督导,一些缺乏环保意识、缺乏积极性的市民又开始乱扔垃圾。从而出现你不分类,我也不分类的恶性循环的情况。“垃圾分类是一场持久战,如果不及时遏制反弹之风,回头再治理就会事倍功半。”赵钰说。

文/图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张雷刘晓云

[责任编辑:贺敬梅]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免责声明

  • 除凤凰网注明之服务条款外,其它因使用凤凰网而引致之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 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包括因下载而感染电脑病毒),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 任何透过凤凰网网页而链接及得到之资讯、产品及服务,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 凤凰网内所有内容并不反映任何凤凰网之意见及观点。
  • 凤凰网认为,一切网民在进入凤凰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已经仔细看过本条款并完全同意。 敬请谅解。
凤凰陕西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