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好网民专访丨陈耀武:网络时代下非遗传播应“借船出海”

陕西好网民专访丨陈耀武:网络时代下非遗传播应“借船出海”

陈耀武

陈耀武

陈耀武正在绘制脸谱

陈耀武正在绘制脸谱

传统文化是民族记忆的经典浓缩。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在我们身边”的传统文化代表,备受大家的喜爱和关注。但是在实际的非遗保护和传承中,如何创新非遗文化的传播方式,改变传统非遗的文化语境和场景,成为传承人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网聚正能量,争做好网民”2020陕西好网民系列活动中,凤凰网陕西频道对话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戏剧脸谱”传承人陈耀武,一起畅谈网络时代背景下的非遗文化传播。

一次意外走红

“大胆新冠病毒,竟敢祸乱天下。王朝马汉,狗头铡伺候!”在今年年初的抗击新冠疫情期间,陈耀武将自己扮成包青天,穿上传统的秦腔戏袍,戴上口罩唱起秦腔,以此向公众宣传防疫知识。陈耀武的包公扮相在网络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仅微博话题就有近六百万的点击量,加上抖音等视频平台的播放量,播放量逾千万。

“其实最开始时就想着我们非遗传承人也应该利用自己的能力在这个特殊时期贡献一份力量。”陈耀武说。没想到,因为自己新奇的装扮和结合实际的宣传词,身边的邻居和广大网友都很很乐意接受这种防疫宣传,大家的防疫意识有了一定的改善。

陈耀武扮成包青天

陈耀武扮成包青天

陈耀武将非遗文化元素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引发网友的情感共鸣,强化了短视频的传播效果。“通过这个事情,一方面宣传了秦腔文化,更重要地是宣传了防疫知识,毕竟有趣的东西大家都喜欢看。”陈耀武表示。

一回费心探索

无论是微博还是抖音,在繁杂的短视频世界里,要将非遗项目中文化味道“原汁原味”表现出来得同时还要获得一定的“流量”,需要下一番功夫。

“从开始自己制作抖音短视频到现在,中间也进行了不少尝试,最后我发现最受网友喜爱得是秦腔脸谱的化妆视频,光点赞量就达到了六万多,有网友说,你的眼线眉毛比我一个女性画得都好。”陈耀武笑着说。

陈耀武自制短视频

陈耀武自制短视频

为了将化妆的全过程都展示出来,陈耀武从画脸到勒头再到换衣服头盔这一系列过程全都演示出来,将“幕后”搬到了“台前”,再将一个小时的视频压缩到五分钟,剪辑技术助力、视觉效冲击,一个小视频将秦腔脸谱文化的精髓呈现到受众面前,形成了一个非遗“活化”即时场景。视频一经推出广受网友的赞誉,视频下面有留言评论:听着秦腔看你画脸谱是一种享受。

翻开陈耀武的视频平台账号,有惟妙惟肖的脸谱绘制视频,还有他身穿秦腔戏服扮起“丑角”的搞笑唱腔视频,都极具视觉性和观赏性。

秦腔脸谱

秦腔脸谱

“其实大家是爱看一些传统文化的东西,主要是怎么用大众的心态把它表现出来,抓住受众的心,借着互联网的‘船’把文化传播出去。同时也要认识到,抖音是一个宣传的平台,起到得是宣传传播的作用,不能偏离文化实际。”陈耀武说。区别于京剧脸谱等其他剧种脸谱,秦腔脸谱不对称的造型非常多,它通过面部纹路把戏剧人物内心的性格体现出来了,是一种扭曲的夸张手法,这是秦腔脸谱的特点之一。

一场现实思考

“利用网络手段传播非遗文化是一种表象的方式,其实更重要的是传承人要有互联网一样的开放包容心态。”陈耀武专门强调。

不少同行和学生会通过各种渠道找到陈耀武,希望跟着他学习秦腔脸谱的技艺。陈耀武说:“有人来找我时会问我学费是多少,我都说自己不收学费,只要你想学就可以,非遗传承必须要开放。但是到我这儿学习有个前提,一定不能放弃。”

秦腔脸谱

秦腔脸谱

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非遗文化都面临着青黄不接的现状,只是非遗技艺非三年五载练不下来。“我从十四岁进入戏校与秦腔结缘,到现在有二十年的时间,为了搜集散落民间的秦腔脸谱跑遍了陕甘宁等地,拜访了不少老艺人,有时候为了画脸谱,经常几天都不出门,通宵达旦的工作。”陈耀武说道。

除了传承“难题”,陈耀武对于非遗文化的文创产品也有自己的看法。“文创产品一定要有实用价值,否则就是一件平常的工艺品。比如我把脸谱画在学校的板凳上,孩子们既可以欣赏又可以坐,实用价值很高,只是很多这样的想法涉及的面也更广,实践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陈耀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