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好网民专访 | 搭乘互联高速列车 “泥叫叫”演绎非遗之歌

陕西好网民专访 | 搭乘互联高速列车 “泥叫叫”演绎非遗之歌

陕西好网民专访 | 搭乘互联高速列车 “泥叫叫”演绎非遗之歌

作为民间流行的小型手工陶塑玩具,“泥叫叫”在半个世纪以前,一度是孩童们心中不可多得的玩具。

在“网聚正能量,争做好网民”2020陕西好网民系列活动中,凤凰网陕西频道对话陕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鱼化“泥叫叫”技艺第五代传承人杨帆,和他一同走近充满文化烙印的非遗项目——“泥叫叫”。

“泥叫叫”技艺第五代传承人 杨帆

“泥叫叫”技艺第五代传承人 杨帆

父子接力 坚定传承信念

“从记事起,泥叫叫就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泥叫叫在那个时代是很通用的玩具,大家都在玩,我以我家做泥叫叫而感到自豪。”谈起泥叫叫,杨帆脸上洋溢出幸福感。

杨帆的工作室(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杨帆的工作室(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泥叫叫又称“戏人”、“鱼化寨娃娃哨”、“鱼化寨泥塑”,是一种彩色的低温陶玩具哨子,是兼有音响和观赏双重属性的泥哨。“父亲十几岁就和村上的老人学做泥叫叫,一辈子从事和泥塑有关的职业,我自1996年从西安美术学院毕业,便投入到泥叫叫技艺传承和艺术创作中,我儿子也是学艺术的,希望他也能够将这份信念坚守下去。”杨帆在接受凤凰网陕西频道专访时说道。

让老手艺焕发新活力

泥叫叫造型丰满、古朴、简练,多以戏剧历史人物和神话人物为题,因吹起时呜呜作响,故称为“泥叫叫”。“我更想让它的声音多变,更有意思,而不是一昧迎合大众做卡通泥叫叫的造型。”多年来,杨帆一直坚持对“泥叫叫”的研究制作进行创新,将单一的娃娃哨改良为连体,让哨声多孔齐鸣。他说,“故意迎合和顺势迎合是两回事,创新是必要的,所以不能拘泥于定势审美标准,但也一定要做有内容、有根可寻的东西。”

泥叫叫(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泥叫叫(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泥叫叫(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泥叫叫(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谈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如何更好地在当代环境下发展,他认为“非遗就像一辆老马车,载了一车的贵重物品,想要驶向远方,要走一年半载;当今社会像一辆高速列车,可能一小时就到了。如果老马车能够登上这辆高速列车,它们就可以同时到达。”让传统技艺的生存发展与社会期待能够相互适应,是杨帆想要实现的目标。

锁定符号 打造IP:让非遗传承“活态化”

“之前,我们不知道泥叫叫是非遗,只知道是一个民间工艺。它被评为陕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我们才知道这和传统文化有着深厚关系,从而也更深度关注其他类型的非遗。”2013年,鱼化泥叫叫被批准列入陕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杨帆任职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秘书长,进一步了解了本地非遗传承情况。随着城市发展变迁,2019年年底,他萌生了打造“非遗乡集”的想法,便带着非遗项目鱼化泥叫叫制作技艺,开启了非遗回归乡村的新的探索之旅。

将泥叫叫、关中秦腔脸谱、木兰摇土织布、水拓画、石拓、古琴等优质本土非遗项目集合呈现的非遗乡集,是杨帆打造的将非遗融入社会,成为新时代对于非遗保护、文化传承的新模式。

非遗乡集开展研学活动(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非遗乡集开展研学活动(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非遗没必要非要以家族传承,谁来这里,我都可以教他怎么让泥土‘叫起来’”。在非遗乡集,每个人都可以近距离感知非遗,通过沉浸式情景化传承研习活动,参与到非遗产品的制作过程中,将非遗融入生活,这无形间拉近了普通人与非遗的距离。“这些手艺具备了多代人的温度,把有温度的东西放到展柜里展示,是不合适的,有温度的东西,需要人沉浸式的感知。”杨帆说。

“互联网+”赋能非遗 民间手艺不再是“遥远的过去”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给文化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性和持久动力,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从无人知晓变为广为人知。“我很憧憬有一天,大家都知道西安有个泥叫叫,有个非遗乡集。”

杨帆与到访者在非遗乡集畅聊(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杨帆与到访者在非遗乡集畅聊(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从杨帆萌生打造“非遗乡集”想法至今,不到一年,非遗乡集已成为吸引无数人慕名而来的网红打卡地,直接带动周边居民增收,有效赋能文旅融合、文化精准扶贫等时代需求。“今后还会有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来这里共存。”在非遗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内容方面,他明确表示“非遗内容的展示,不能为了表现而表现,要更进互联网思维,但更要坚守文化价值底线,如果忽视了文化内容的输出,就是‘买椟还珠’了。”

近年来,依托互联网、大数据,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西安高新区作为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重要承载区,以科技创新引领文化建设,让越来越多带着文化烙印的老手艺重回大众视野,进一步促进城市发展的文脉延续和文化输出,助力大西安建设“世界文化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