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3年底 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咸新区营商环境将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陕西
陕西 > 资讯 > 正文

到2023年底 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咸新区营商环境将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为了加速自贸试验区西咸新区建设,提升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和产业集聚成效,西咸新区自贸办编制《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西咸新区三年建设方案(2021-2023年)》。《三年建设方案》以《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为总纲,以促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快速发展为目标,以提升营商环境、促进产业集聚、加快制度创新为三大核心任务,

明确功能划分

空港新城功能区:重点发展临空高端服务业、临空先进制造业、航空枢纽保障业等临空经济产业,推进国际航空枢纽以及综合保税区建设,打造面向“一带一路”的临空经济示范区。

沣东新城功能区:重点发展科技服务、文化服务、贸易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深入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工作,打造西北地区服务业对外开放先行区。

秦汉新城功能区: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医疗健康、先进制造等产业,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打造“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和产业创新引领区。

能源金融贸易区功能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高端商务、新业态新模式等领域总部经济,以及产业金融、跨境金融、金融科技等金融服务业,进一步建立以能源金融为特色的“大金融”产业高地和以总部经济创新发展为引擎的新经济聚集区,打造西北地区重要的金融商务贸易核心区。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在全省率先实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一套流程管项目”和“四电”(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电子档案)审批改革,“三服四化”(以“服务群众、服务民生、服务基层”为理念,推行“服务事项清单化、服务流程标准化、服务手段信息化、服务重心下沉化”)改革入选国家发改委《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一省一案例”并在全国推广。二是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用。在全省率先开展关税保证保险改革试点,推出小微商票批量融资等金融产品,落户中国银行自贸业务特色支行,引入2家融资租赁SPV公司,成功落地全省首台A320模拟机保税融资租赁项目。三是不断完善服务支撑体系。先后设立了临空经济仲裁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律服务中心,引进了全省首家中港联营律师事务所,出台了支持平台经济发展相关措施。

截至2020年底,自贸试验区西咸新区累计新增注册企业10528家,是设立前的5倍多,其中外资企业113家,注册资本亿元以上企业167家。2020年新增企业4078家(其中外资企业14家,注册资本亿元以上企业19家),同比增长17.8%;税收合计26.2亿元,同比增长17.7%。

未来三年发展目标

到2021年底,《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的改革创新试点任务具备条件的全部完成,全年形成至少20项高质量的制度创新成果,营商环境取得较大提升,产业集聚效应逐渐显现,在枢纽、通道、网络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逐步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互联互通。

到2022年底,全年形成至少30项高质量的制度创新成果,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在跨境投融资、资金流动、人文交流合作以及贸易内容和规则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

到2023年底,全年形成至少40项高质量的制度创新成果,营商环境建设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形成开放、创新、要素功能完善的特色产业生态,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知名品牌布局更加优化、国际竞争力更强,打造内陆地区制度创新和改革开放高地。

稿件来源:自贸试验区西咸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