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二:扩大金融供给 陕西中行金融赋能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
陕西
陕西 > 财经 > 正文
站内

解码“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二:扩大金融供给 陕西中行金融赋能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

解码“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二:扩大金融供给 陕西中行金融赋能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

近年来,陕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产业基础,不断推动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迈向新台阶。截至6月30日,全省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3154家,是上年同期的1.53倍。

金融作为资源配置的枢纽,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持续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机制,构建活跃的金融市场、畅通的融资渠道和良好的金融环境,引导更多资金流入科技创新领域,是金融机构的重要使命。近年来,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等方面做出了系列探索和努力,助推陕西跑出科技创新“加速度”。

聚焦实体经济:助力科创企业释放新能

科技创新主体是企业。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举措。

就在2022年,中行陕西省分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和新增额均跑在了全省金融机构的第一位。今年上半年,该行科技金融贷款的增量达36亿元,实现双位数增长,在同业中依然保持前列。先后支持省内科技型企业超1200家,总贷款余额超280亿元。其中,包含千余家普惠型科技型企业,占比超85%。

2022年,陕西A股上市公司IPO融资金额达到98.91亿元,全国排名第14位,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其中包含科创板企业4家。尽管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有着很大的不同,但两相对比,中行陕西省分行一家的科技金融贷款余额已超过当年全省的IPO总额,从绝对金额来看,信贷资金仍是支持科技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中行陕西省分行也是主力机构之一。来自人行西安分行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3月末,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的贷款余额为2444.53亿元。由此可以看出,中行陕西省分行的信贷支持,是省内众多科技企业不可或缺的“金融活水”。

从服务科技企业的广度来看,中行陕西省分行也是做到了为“最广泛”的科技企业服务,比如:

1、提升科创企业覆盖率

据统计,对于全省科技型企业,中行陕西省分行的开户覆盖率已接近30%。其中,对全省七个国家级高新区内企业的授信余额近90亿元;自2019年首批科创板上市以来,陕西上市科创板企业共计13家。截至目前,该行已先后与9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从全部上市陕企当中科技公司来看,省内约有42家科技型上市公司与该行建立了合作关系,覆盖率达到87.5%。

2、服务省内“专精特新”

该行针对“专精特新”企业建立了“一户一档”机制,截至目前已实现我省“专精特新”企业100%触达,企业开户覆盖率近60%,授信覆盖率超23%。

3、支持陕西秦创原建设

该行作为最早与秦创原建立合作关系的银行机构,也是首家在秦创原设置服务专柜并推出“秦创贷”定制化产品的银行,目前仍是秦创原主要合作的金融机构之一。

从最基础的科技企业,到专精特新,再到已经成功登陆科创板的业内“龙头”,这种“层层递进”的模式,也是中行陕西省分行自身的“业务矩阵”的打造。

值得一提的是,在具体的操作当中,中行陕西省分行还非常注重“借力”,并以此扩大对于科技企业的信贷扶持。一方面,自2022年以来,人行西安分行以科技创新再贷款带动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向省内1179户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贷款169.76亿元。其中,中行陕西省分行完成了28个亿。另一方面,该行与西安市科技局签署了融资担保风险补偿合作协议,通过政府增信方式放大风险补偿资金,支持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2022年,该行“科技贷”业务规模在与西安市科技局合作的25家金融机构中稳居首位。

支持“科技刚需”:金融支持落定“链主”企业

在具体扶持科技企业发展过程当中,中行陕西省分行也走出了自身的清晰轨迹。一方面,“陪跑”早期科技企业,支持真正的“科技刚需”,另一方面,立足当地特色,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1、“陪跑”早期发展

陕西某材料制造科技企业自“诞生”之时,企业规模只有十几人的科研创业团队,中行陕西省分行就已经与其建立了良好的银企关系。

历经近10年的“陪跑”,该企业已逐步成长为行业龙头,而中行陕西省分行也得以准确把握企业各个时段精准资金需求。尤其在企业登陆科创板前夕,该行为其提供了首笔普惠金融贷款1000万元,及时解决企业的资金周转问题,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增信服务。

对科技企业来说,早期真金白银的支持显然尤为关键,对银行来说,也意味着承担风险。中行陕西省分行的“陪跑”,既是一种及早介入的支持,也在长期关注中逐步动态平衡了风险。

2、支持“科技刚需”

作为省内“某复合材料产业链”链主企业的某科技公司在上市之前,其核心产品陆续通过状态鉴定,开始进入批量生产阶段,企业也急需资金支持。

中行陕西省分行迅速捕捉企业需求,快速为其核定发放了200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帮助公司渡过资金周转难关。企业趁势迅猛发展,仅用了两年时间,便成功实现了上市。经此一役,中行陕西省分行也得以成为该科技企业合作的众多金融机构中的“主要合作”“业务主办”银行。

在我们看来,中行陕西省分行显然是以“两链融合”来定位“科技刚需”,毕竟“链主”企业的科技创新,对于整个产业链的带动是最为关键的。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末,中行陕西省分行产业链重点企业贷款余额已超550亿元,较2021年末新增近百亿,增幅达21%。

3、落地“战略新兴”

陕西某设备制造公司,其主营业务范围包括通讯及微波器件的开发、制造等。虽在前期已通过固定资产抵押的方式融资2000万元,但随着企业扩大经营,流动资金缺口依旧存在。中行陕西省分行在较短时间内,及时为该企业提供了400万元纯信用贷款。

陕西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科技创新中心,战新产业实现较快增长,已成为陕西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动力和引擎。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末,中行陕西省分行在战略新兴领域授信余额已超400亿元,先后为550户企业提供授信支持。授信客户涉及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多个细分领域。

延伸“金融触角”:擘划现代化产业“新蓝图”

中国银行一直将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致力于用好政策、丰富供给,做到全要素整合、全链条创新、全周期服务。事实上,中行陕西省分行正在着手打造一个科技金融的“新生态”。

在产品端,中行陕西省分行围绕“知识产权”打造应用场景。

比如陕西某“新三板”企业,拥有多项完整专利,先后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2年度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西安市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今年1月,中行陕西省分行以“信用打分+知识产权创新能力”模式对其进行了综合评定,为企业量身定制专属融资方案,仅用不到一周时间,成功为企业发放了500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当前,很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资金压力,但普遍没有不动产等传统抵押物进行担保,这个时候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便成为盘活无形资产、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重要举措。

由此,中行陕西省分行率先与陕西省知识产权局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并作为省内独家与省知识产权局开展“知惠行”专项活动的金融机构,积极发挥知识产权金融的潜在动能,大力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以“真金白银”的扶持政策为企业平稳健康发展“输血补气”。

在渠道端,中行陕西省分行则是致力于将“金融触角”不断延伸。

一方面,聚焦科技成果转化。中行陕西省分行不断加大对全省“一院一所”科创平台的支持力度,以省内重点高校、研究院等为切入点,探索其不同生命周期内核心资产价值评估方式、融资需求特征,探索创新银行信贷资金介入模式。另一方面,依托集团综合优势。联动中银证券、中银国际、中银金租,创新“投贷联动”、“租贷联动”模式。目前,中银国际已完成对省内某拟上市企业的投资,近期中银证券拟为某控股公司发行科创企业债券,这些都为中行陕西省分行提供了合作机会。

中行陕西省分行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相关决策部署,以当好科创金融的全要素整合者、全链条创新者、全周期服务者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提升服务质效,着力为科创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筑牢强国之基不断贡献金融力量。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