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矿物质水”没有你想像的那么“天然”

矿泉水水质国标不及白开水,测菌仍系苏联标准

中国地质科学院的学者介绍说,矿物质水是人为添加矿化剂,能不能添加,添多少,缺少研究,所以目前市场上诸如矿物质水,天然水都存在一定质量隐忧。河南省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J-生研究所对市场卜瓶装饮用水嗅酸盐(潜在致碗物)含量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矿泉水的合格率仅5()%,矿物质水合格率为 66.7%,山泉水为71.4%。[详细]

据悉,之所以要叫停“矿物质水”,是因为“矿物质水”仅仅是在纯净水中添加食品添加剂的饮用水,说白了,矿物质水不是矿泉水,只是饮用水里加了矿物质而已。

近些年,一批高价位的饮用水纷纷上市,打着“冰川水”“火山岩水”“碱性钙离子水”等概念,成为包装饮用水市场的一支生力军。各种包装饮用水由于质量不同或概念各异,其价格也有天壤之别。消费者在购买时可谓雾里看花,无所适从。高价格是否意味着高品质?[详细]

现象对高品质的追求决定生产市场 引发品牌大战

高需求:包装饮用水连续多年稳居“十大饮料”的头把交椅

目前,国内瓶装水市场上除了不知名的企业外,汇集了众多品牌,如农夫山泉、怡宝、哇哈哈、乐百氏、康师傅、景田等。这些产品大多价格不一,如何突出自己的 产品特色,就成为它们营销的关键。值得注意的是,国外品牌瓶装水近几年快速融入中国市场,可口可乐的冰露、雀巢的飘蓝、evian依云等都是其中的代表。 与国内品牌水相比,它们的价格往往较贵,甚至高出好几倍。[详细]

现在的瓶装水市场上,矿物质水、含氧水、离子各种名目的水让人眼花缭乱,有的价格相差10多倍,消费者直呼“看不懂”。10多元一瓶的水真的更有“内涵”?专家认为这只是商家的营销手段——“卖概念”。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健康意识不断增强,近年来,消费者对包装饮用水的
需求呈现增长态势。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康永璞在“纯净水生态高峰论坛”上透露,2013年中国饮料总产量实现了17%的增长,已接近1.5亿吨。其中包装饮用水的产量是6600多万吨,比上年增长19%。从产量比重来看,包装饮用水的比重在加大,占到饮料总产量的45%左右。[详细]

挖掘品牌乱象背后的思考:行业标准的迷失

矿物质水被质疑不如自来水,有一个原因是在《桶(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GB19298-2003)中,水质指标仅有21项目,远远少于自来水国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的106项。但事实上,我们不缺标准,相反就是标准过于繁杂。

我国目前与瓶装水有关的标准有4个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GB 8537)、《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GB19298)、《瓶装饮用纯净水》(GB17323)、《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GB17324)。[详细]

饮用水概念多标准多市场乱 食品标准之间存在交叉矛盾

目前市场上的瓶装水品牌众多,囊括了饮用纯净水、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天然水、蒸馏水、饮用矿物质水和饮用水等好几大类,各品牌所标注的产品标准号也是五花八门,甚至同一品牌不同系列产品所标示的产品标准号也呈现很大差别。[详细]

要求新标出台喜大普奔,但其实要做的还有很多

  新瓶装饮用水标准此次将“矿物质水”过滤出去,确实是净化饮用水市场迈出的实质性的一步。但目前政府工作的相对滞后,生产企业的诚信缺失和主管部门的失职仍然值得关注。

对广大消费者来说,他们并不想看食品企业互相拆台,而更愿看到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到位,使饮用水的质量能够可控,以给消费者信心。[详细]

  其他国家瓶装水市场,是否也乱象丛生?

在欧洲层面,欧盟于2000年12月23日开始实施的《水框架指令》,要求各成员国在2015年前恢复和保护水资源。在国家层面,为落实《水框架指令》,法国对每个流域的特点、地表水和地下水现状以及水资源使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制定了相应的《2010—2015水资源整治与管理指导纲要》和相关行动计划。[详细]

结语

要保证饮用水安全,自己也要注意鉴别市场上的瓶装水,不要被“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概念水搅昏头脑,更可况有些矿泉水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使用,作为消费者我们也应该有基本的判别常识。

凤凰网城市联盟监督电话:010-60676727 监督及意见反馈邮箱:huly@ifeng.com
凤凰新媒体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Phoenix New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