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42

凤凰镜距离第 42 期

百炼成钢 四十五年的坚守

1 /

  • 调整你的温度

    36℃

  • 【凤凰陕西出品 文/王蕊 图/王蕊】在春秋时期,人们就开始用高温液态还原法得到生铁,并铸造各种铁器农具,于是有了以打铁谋生的人——铁匠。 随着新技术出现, 风光无限的“铁器时代” 到了生存危机的关头。被誉为“西安最后铁匠”的屈希望,四十多年来一直坚守在铁炉旁。

  •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打铁是门吃香的手艺活,比起种田来说收入与地位都要高。屈师傅从十八岁就开始学习打铁。刚开始他认为打铁就是个卖力气的苦活,但是后来跟师傅学了才知道这是有门道的技术活。每每打造一个农具,需要经过烧火、捶打、育弯、培刃、成型、淬火和打磨等十多道工序,才能制作完成。

  • 走进屈师傅的家里,开门就见院子角落有一个带顶棚的露天“工作室” ,各种材料和工具散落一地。屈师傅手握一根铁钳,熟练地夹起一块铁片,放在炉火里烤,不一会将烧得通红的铁片拿出来,放在铁墩砧上,抡起铁锤反复敲打。

  • “叮叮当当”的打铁声萦绕在耳旁;跳动的火苗和执著坚韧的铁匠形象出现在眼前。而就是在火炉旁不断地铸造中,他走过了漫长的岁月。屈师傅说: “自从十八岁开始学打铁,大半辈子就这么过去了”。

  • 锤子、木桩和磨石铁,这些打铁常用工具,在屈希望的“安排”下轮番上阵 。在经过水与火的淬炼后,铁器相继而生。

  • 虽然屈家铁器不能像机器制造的那么精准,但他依然严格要求每一个细节。对于每个即将推出的铁器,屈师傅都会用肉眼来观察垂直、抛光度等各项指标。

  • 时光荏苒,岁月蹉跎。打铁用过的厚厚一摞的锈迹斑驳手套、衣服和毛巾等在经过了四十五年的洗礼后,都有着浓烈的岁月感。

  • 对屈师傅来说,当铁匠似乎是一种宿命和追求。从小走出村子就找铁匠铺,找到就走不动了。 边看边偷学、上手极快,十几岁就打铁丝做鱼叉到河里插鱼。19岁赶上村里生产队招铁匠,招了40多个人,5年后只有他和另一个人坚持下来,现在村里只剩他一个铁匠了。

  • 打铁时铁器烧的程度、敲打的力度、节奏以及淬火的时间都有技巧,一个环节没做好都会影响成品的质量,所以需要长时间的琢磨与摸索。屈师傅每天早上五点左右起床,吃过早饭就开始打铁。中午休息一会然后再忙到晚上八九点,一天忙碌十多个小时。

  • 他熟练地打敲打左手的铁钳,准确,稳当地夹起火炉里的一块被烧得通红的铁丕,将铁丕夹着置于一个打铁桩上,右手紧抓拳头般的锤子,一锤锤铿锵有力地砸在通红的铁丕上,炙热的火花四处飞溅,溅到了他的身上、手上,他浑然不动,只有炙热的火花与他身上的汗水相互交战。

  • 如此反复轮锤了数十下,他又熟练地夹起被打得又扁又黑的铁丕放入炉旁的水池,“扑哧,扑哧”的随着翻腾的池水响起来,稍停片刻,淬火就完成了。

  • 与当下的机器打铁不同,手工铸铁可以看到打铁的整个过程,选料、烧料、锻打、定型、抛钢、淬火、回火、泽油、打磨等每一道工序。烧红的铁块泛着火红光,屈希望会在每件亲手铸造的铁器上烙下自己的印章。

  • 当他谈起自己的手艺时,他说打铁其实没啥诀窍,就是熟能生巧。当挑到合适的铁块时,心里就有了要打造的铁器的形状”。

  • 屈师傅今年六十三岁了,干了一辈子需要付出强大力量的铁匠了,如今孩子都已成家,不需要老父亲再辛苦劳作赚钱了。所以都劝他在家享清福,但是屈师傅说:“现在打铁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一个自己的爱好。舍不得丢下这门手艺。”

  • 现在屈希望作为村里唯一的铁匠,村子里要是谁家的农具铁器坏了,就直接拿这来修,有时也帮着一起打铁,大家一起说说笑笑地谈论着打铁的技艺。

  • 在老一辈人的印象当中,打铁是与撑船、磨豆腐齐名的人生三大苦行业中位于榜首的职业,终年与高温酷热为伍,还需要付出强大的体力与脑力,手工打铁过程复杂,辛苦。但屈师傅却在他的世界里敲敲打打了近半个世纪,现在屈师傅已经能做出一百多种不同的铁器了。

  • 坚守四十多年后迎来逆转,经久耐用的铁器又被追捧,打铁技艺的观赏性魅力再现。屈希望又回到学艺时的忙碌,还迎来上门拜师学艺的徒弟,这令他看到了传承的希望。

  • 院里一间独屋摆满了各种证书,“灞桥区打铁技艺”已成为省级非遗,屈希望也成为传承人。

  • 当他最清闲的时候,看武打电视剧萌生并就此打造了十八般兵器。如今,屋子里的刀、枪、剑、戟、斧、钺……正吸引着更多人关注打铁技艺。白鹿原上曾落寞过的打铁老手艺,因为实用性和观赏性重新焕发了光彩,也自然会引人来传承下去。

往期回顾

  • [第41期]

    “童”唱森林之歌

  • [第40期]

    2017“西洋镜”里看丝博

  • [第39期]

    唱见二次元

  • [第38期]

    为离者低语 为行者咏琴

  • [第37期]

    今日木兰 铁面柔情

  • [第36期]

    剃头匠人的“十六般武艺”

  • [第35期]

    民谣春晚在西安

  • [第34期]

    黄土地上的“年”味儿

  • [第33期]

    探秘汉水之源

  • [第32期]

    茶匠:茯砖茶制作技艺探寻

  • [第31期]

    最佳“配角”

  • [第30期]

    西洋镜里看旅博

  • [第29期]

    支教青年心旅程

  • [第28期]

    丝路报道团西游记

  • [第27期]

    沉默的荣誉·法警本色

  • [第26期]

    润物无声·聚焦一线审判员

  • [第25期]

    华山风骨·挑山工

  • [第24期]

    丝路旅博会上的另类元素

  • [第23期]

    丝路旅博会上的陕西元素

  • [第22期]

    华山道长生活全揭秘

  • [第21期]

    我愿永远作为碧血凝青史

  • [第20期]

    黄土地雕琢出的“石头城”

  • [第19期]

    陕北民间婚俗

  • [第18期]

    高考进行时

  • [第17期]

    来自中西亚的“眼睛”

  • [第16期]

    西洽进行时·凤凰在现场

  • [第15期]

    听听那时我们的爱情

  • [第14期]

    故事·佛典东渡

  • [第13期]

    故事·佛陀诞生

  • [第12期]

    十尊菩萨与“法器”

  • [第11期]

    佛光浮沉 珍宝再现

  • [第10期]

    三德六味 禅悦为食

  • [第09期]

    春风十里 书之“姝”途

  • [第08期]

    记得住乡愁

  • [第07期]

    你本来就很美

  • [第06期]

    重走习大大的来陕路

  • [第05期]

    艺考“不易考”

  • [第04期]

    关中农村“老之俏”

  • [第03期]

    生死状

  • [第02期]

    调酒师:一斟一酌玩转夜色

  • [第01期]

    AST涂鸦:我们不是艺术家

  • 地址:西安市高新一路创新大厦N204室
  • 联系电话:029-89388087

投稿规则

如果你身边有奇闻异事或温暖感人的故事,请提供给我们拍摄线索或图片,我们将在作品后为你标注署名并且有机会获得由凤凰陕西提供的精美奖品哦。



凤凰网城市联盟监督电话:010-60675241 监督及意见反馈邮箱:gaoshan@ifeng.com
凤凰新媒体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Phoenix New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