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庙前高大的石刻牌匾。七星庙又称昊天宫,也叫无梁殿,这里曾见证了巾帼英雄折赛花和北宋名将杨继业的美好爱情。明朝万历5年重修,重修后的七星庙建筑规模缩小,建筑工艺为明代风格。
1
PHOTO/25
府谷县位于陕西省最北端,秦晋蒙三省(区)交界的黄河“金三角”地带,东与山西省河曲县、保德县隔河相望,北与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接壤,西南与神木县毗邻,素有“鸡鸣闻三省”之称。[详情]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
府谷县二人台研究会会长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府谷县第四小学校长
淡文珍,汉族,1951年6月生,原府谷县文化馆职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
2008年,府谷县成立了府谷二人台艺术团,淡文珍作为该乐队队长,经过一年多的精心指导,使这支乐队在业务素质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同年11月,府谷二人台艺术团应邀参加了在内蒙古举办的全国二人台民歌大赛,淡文珍伴奏的歌舞《走西口》荣获金奖,演奏的二人台曲牌《绣荷包》获银奖。淡文珍现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详情]
郭侯绪,原府谷县文化馆馆长,府谷县二人台研究会会长,国家二级编剧,文艺编导,曾编创100多场文化晚会和数百个文艺节目。中央电视台多次邀请他担任栏目嘉宾。
二人台的起源大概在清朝康熙年间,35年-50年间,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是在清朝同治年间,基本形成雏形。在1953年之前,二人台还不叫二人台,在当地有许多叫法,有叫打玩意儿、唱秧歌、唱玩意儿。 [详情]
刘美兰是府谷县文化馆青年独唱演员,国家二级演员,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二人台唱功扎实。
刘美兰也感受过一次走西口,那个年代路上没吃没喝的,还可能有狼把人叼走,一路上很艰辛,可能要边要饭边打工。她现在也在带学生,她的学生有幼儿园的、小学的、中学的,最小的才5岁,他们也都很热爱二人台。她认为自己的肩上有传承二人台的责任,会把二人台传承下去。 [详情]
刘钟是府谷县第四小学,即刘彪希望小学的校长。该学校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县教育局的精心组织下,于2012年8月12日建成并交付使用,8月18日正式开学。
学校聘请了府谷文经过两年的学习熏陶,孩子们对二人台比较感兴趣。今年学校的两名初小学生,到省上参加了由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陕西省教育厅、共青团、少工委等单位组织的“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曲艺大赛”,取得了二等奖。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展好帮助学生发展的这三十个校帮活动课程。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