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氏倮——丝绸之路上有史可查的首位商人
丝绸之路的真正发现者是一位商人,因为丝绸之路原本就是一条丝绸贸易之路,而这位商人,便是早于张骞通西域77年的秦国大商人乌氏倮。
丝绸之路的真正发现者是一位商人,因为丝绸之路原本就是一条丝绸贸易之路,而这位商人,便是早于张骞通西域77年的秦国大商人乌氏倮。
了解到乌氏倮通过贩卖丝绸发财致富的消息,具有雄才大略的秦始皇看到了其中所蕴含的巨大商机,并支持和推动了丝绸之路的贸易交换。
77年后,匈奴的兴起、侵扰阻挠与中国进行丝绸贸易的月氏人和塞人的东行,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以保障丝路贸易畅通。
隋炀帝大业元年“迁天下富商大贾数万于东京”,陕西商人已是“去农从商,争朝夕之利”,培植了陕西商人的社会基础。
盛唐后,在通商贸易中,陕西涌现出许多富可敌国的大商贾,形成了陕西商人历史上的第二次发展高潮,位居“三大商帮”之首。
隋唐以后陕西由于国都所在,陕西商人以“帝都商人”的雄姿在唐帝国的广袤区域内纵横捭阖,将大唐商人雄姿释放得淋漓尽致。
明政府为巩固边防,在陕西实行“食盐开中”政策,直接诱使了陕西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网络的形成。
在清代,陕西商帮无论是经营范围,还是经济实力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并摆脱了明代从属政府需求的被动局面,真正把自身发展安放在了顺应商品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上,基本达到了其发展的鼎盛时期。
明清时期,陕西商人和山西商人携手垄断了中国中西部贸易通商达五百年之久,制造了中国中西部商品经济的神话,在经营盐业中获得了大量的厚利,可惜利益的原因使他们内部开始分化,陕西盐商与山西盐商分道扬镳,最终陕西盐商得到长足发展,为陕西商帮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
陕西盐商在面对新形式的大分化、大改组中失败,盐商从此一蹶不振。在两淮盐场,由于不能和徽商竞争,而陆续退出。
清末多发的战乱则成了陕商迅速衰败的催化剂和直接原因。在陕甘回民起义中,富贾巨商数百年贸易通商积累起来的财富被焚掠殆尽。
陕商相当一部分出身农家,他们在取得商业利润后并不是扩大经营规模,而是购田置地,修建住宅。不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数百年后的今天,秦商再次遇到同当年十分相似的历史环境,“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的战略契机再一次把陕西推到了发展的前沿,为陕西、为秦商提供了新的发展历史机遇。怎样重拾祖先“骏马快刀英雄胆,干肉水囊老羊皮”的筚路蓝缕创业精神,学习他们不畏险阻,闯荡天涯的开拓精神和锐意进取的求富精神;如何发扬历史上秦商人的诚实经营,恪守贾道,学习他们富而不狂,施予扶贫,惠及乡党的忠义精神;怎么样顺势而起,观念先行、理念先行,勇于走出去,勇于抱团,勇于共享渠道;将这些落实于行,秦商才能重起秦商番号,重振秦商辉煌,重铸秦商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