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爱之名我们还要袒护孩子多久
2013年12月01日 16:37
来源:榆林日报-都市生活 作者:曹玉枝
近日,李某某等五人强奸案二审在北京市一中院宣判,法院驳回上诉,维持一审判决。整整一年时间,为之奔走相告的李某某母亲受尽世人数落,只因百般袒护儿子,为其减轻罪责。开始我们都能理解,作为母亲,护子乃人之常
近日,李某某等五人强奸案二审在北京市一中院宣判,法院驳回上诉,维持一审判决。整整一年时间,为之奔走相告的李某某母亲受尽世人数落,只因百般袒护儿子,为其减轻罪责。开始我们都能理解,作为母亲,护子乃人之常情,然而在铁证如山的事实面前,她依然没有是非观,想着替儿洗清罪名。面对这样的做法,让我们想到了近年来发生的很多案例——有人因溺爱为儿子所犯错误埋单,有人错把纵容当成爱的理由,有人借爱之名替儿子的终身幸福做主……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做法到底几时能休?本期情感话题将和您一起讨论。
爱他不是为他铺平路
在榆林市第二幼儿园任教的刘老师告诉记者,在她担任幼教四年多时间里,接触过无数家长,从孩子第一天入园开始,她就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让孩子独立,可结果往往差强人意。
据她讲,“ 孩子的独立一般从最小的事情做起,比如穿衣、吃饭、不随地大小便……当然,还包括入园时自己独立适应离开父母、融入其他孩子们开始。可是事实上根本做不到,园方要求老师们强制执行,可三令五申下来,家长不配合、我们也为难。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孩子们回家有家长喂饭,刚刚放学就有人拿奶瓶在门口等待,最后导致孩子们来学校没办法自行吃饭;入园时只要孩子哭闹,家长就舍不得离开,总想着陪陪就好,可不知道这么做只能让孩子的依赖性更大。在百般呵护下,孩子们宠得不像样子,老师不好管也不好教。”
说实话,孩子在他的每个成长阶段,都应该是顺其自然的事情、无论他哭闹、排斥、依赖到最终慢慢地适应,这都是孩子正常的成长过程,不足为奇。父母事事包办,总不放心放手让他去独立,那么即使长大,他是不是还是个孩子?
爱他不是帮他担责任
接受采访的市民李先生现在想起还觉得有些不解,因为在不久前,他曾在网上看到一条关于“熊孩子险”的报道,说的就是为孩子所犯的错误所设的一个新险种,具体内容即:孩子闯了祸,损坏了别人的东西,在理赔的过程中可通过买保险的方式来解决。用李先生的话说,“ 这不是方便家人,也纵容了孩子吗?”
一旁的市民张大爷觉得这不算什么,据他讲:“ 在年前所发生的各类‘坑爹’事件不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吗?孩子们能在外边胆大妄为,还不怕别人追责,逼急了动不动就拿‘我爸是XXX’来威胁别人。动用权力打压是一方面,可正是父母一次次成全了他们这种口气,才能助长他们的威风,让他们变得如此嚣张。他们觉得犯错不要紧,有爹妈给担着怕什么?”
对此家住二里畔的边先生最有发言权,如果不是自己一次次地给孩子撑腰,怕他在外受欺负,也不至于现在孩子处处撒谎。原因很简单,他正是太了解父母的苦心,所以才处处撒谎把自己置身于受欺负的弱者地位。而父母的一次次撑腰,则给他的谎言有了成长的沃土……如今的边先生后悔死了,可悔有什么用,从最初开始帮他撑腰、听信他第一次说谎开始,他应该能想到是这个结局。
爱他不是总替他作主
有句老话叫“慈母多败儿”,可不止一次接受过记者采访的小郑否认,用他的话说就是“我父母和亲朋觉得我很成功。”
就是这样的他,曾经却因为不能事事由着自己而苦恼不已。从小都是在父母安排好的情况下去顺从和接受,虽然他矛盾地排斥并忍受着这一切,但他从未摆脱这种被安排的命运。在排斥和无奈之间,他曾动过自杀的念头,以逃避这一切,可懦弱惯了的他没这勇气。如今终于争得自由的他,回想过去依然心有余悸。
“小时候我是个好孩子,家人眼中、别人口中的好孩子,在他们的软压力下我不得不做个懂事听话的孩子。甚至到最后我不知道怎么去调皮,怎么去叛逆、反抗。现在知道了这就是所谓的‘奴性’;小升初我在拼重点中学,中学考大学我在拼一本……可拼的结果并不是我想要的,我去了自己不喜欢的榆中、选了自己不喜欢的理科、上了自己不喜欢的大学、学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但这一切父母喜欢,亲朋好友觉得那是理想中的学业;好不容易熬到大学毕业,本想着能开始自己想要的生活,可是还没毕业,父母又在安排——考研或者考公务员!我曾不止一次地自问,我是什么?我到底算什么?同学们笑着回答我,我就是一具木偶,线轴掌握在父母手中。”
说实话,虽然已经摆脱了父母的掌控,开始了自己喜欢的生活,可是此刻的小郑还是那么脆弱。这不是他的错,因为他早已失去了坚强起来的血性。
记者手记
正确的舐犊之情,不是一味地包办和溺爱,不是总想着帮孩子逃避惩罚,不是事事做主而让他失去自我,不是处处干涉而让他步入大龄遗恨终生……而是以爱的力量,让他重回正路、让他活出自我。社会人,注定用自己的方式生活,注定受到法律和道德的约束,谁都应该为自己的选择努力、为自己的错误负责,谁也不能例外。所以真正伟大的母爱,不是宠溺而是放手。
因为一个人的是非观、道德观以及审美观,还有行事风格,是人生处境长期塑造的结果;而这个处境,就包括父母的言传身教和耳濡目染。但这种教与染并不等同于全权代理、全权包办。因为真正能发挥作用并形成自我的还在于我们自己。如若不放手,又怎么能发现并完善自我?
每一个初生的孩子都是天使,而从天使沦落为罪犯,是这个世界最大的悲剧。我们今天不断地面对这样的悲剧,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以及学校、社会、政府,也许都需要反思自己的责任,更需要切实和有效的行动,不要再假借爱之名,行溺爱包办之实。
相关新闻: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