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高西沟拦泥治水六十载不向黄河流泥沙


来源:榆林新闻网

早春三月,塞上榆林乍暖还寒,地处陕北黄土高原的高西沟村来了一批贵客,他们不是来参观,不是考察,也不是调研,而是来学习的。榆林市委在榆的10名常委自带学习用具、生活用品和食宿费用,睡百姓炕,吃农家饭,拉家常事,花2天时间向村党支部学习实干精神、民主作风和永葆先进的政治本色。

原标题:高西沟拦泥治水六十载不向黄河流泥沙

早春三月,塞上榆林乍暖还寒,地处陕北黄土高原的高西沟村来了一批贵客,他们不是来参观,不是考察,也不是调研,而是来学习的。榆林市委在榆的10名常委自带学习用具、生活用品和食宿费用,睡百姓炕,吃农家饭,拉家常事,花2天时间向村党支部学习实干精神、民主作风和永葆先进的政治本色。

一个地处黄土沟旮旯的偏远山村,究竟有啥“魔力”吸引了那么多人的目光?村支书姜良彪介绍:“60多年来,咱村党支部四任班子三代人,矢志不渝拦泥治水,硬是让土壤疏松的山峁疙瘩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的目标,滚滚黄河里没有咱高西沟的泥,成为西部农村治理的典范。”

不是江南,胜似江南

高西沟村有126户522人,总土地面积4平方公里。这里山连山、沟套沟,昔日土地贫瘠、地表破碎。“那时候很穷,当时在我们这里流行这么一句话,山上光秃秃,沟里乱石头,年年遭灾害,十种九不收。”全国三八红旗手、74岁的常秀英回忆说。

从上世纪50年代起,高西沟人为了改变山穷水恶的环境,甩掉贫困落后的帽子,第一任村支书、征山治水的领头人高祖玉带领大家坡上修梯田,沟里打淤地坝,沟坡兼治,总结出了著名的“三三制”,即用三分之一的土地植树造林,用三分之一的土地种草养牧,用三分之一的土地种粮务农,突破了农业广种薄收的怪圈,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学大寨典型”。

1980年,第二任村支书高锦玉继续坚持植树造林,在那个“以粮为纲”的特殊年代村里没有毁林开荒,保护和巩固了生态治理成果,村民生活实现温饱。

1988年,第三任村支书高增德,坚持林草种植和管护,不断完善土地承包责任制,形成“以林固土、以草养牧、以牧肥田”的自然生态链。

现任村支书姜良彪,从1995年起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形成“三二一”生态经济结构,即三份林地、两份草地、一份田地。60多年来,虽然发展蓝图不断翻新,但保持水土、改善生态始终是高西沟不变的主题。

“高山远山森林山,近山阳坡建果园,弃耕坡地种牧草,荒坡险洼种柠条。”在这个仅有4平方公里的小山村里,它的40座山和21条沟全变成了青山绿水。高西沟人共造了2253亩林地,其中793亩经济林、1660亩生态林、1500亩草地,全村林草覆盖率达64%,治理面积达78%。

如今,大自然给予高西沟村以丰厚的回报。炎炎夏日,当您走进高西沟,绿色扑面而来,浓烈而肆意,让人顿觉心旷神怡。举目四望,青山叠翠,绿草如毡,瓜果飘香,绿树成行,蓝天碧水,波光粼粼……恍惚间来到了江南水乡。

相关新闻:

标签:高西沟拦泥治水 六十载 不向黄河流泥沙

人参与 评论

今日热点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