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父亲一生参加战役70多次


来源:榆林日报

“父亲没有文化,怀着为穷人求解放、打天下的淳朴感情,去同日本鬼子拼刺刀。”聊起父亲曹光胜,曹淮林说得最多的就是“老红军”这三个字。再被问起关于父亲的其他事迹,他指着《先辈走过的路》这本书说:“他的一生都在这里。”

原标题:父亲一生参加战役70多次

“父亲没有文化,怀着为穷人求解放、打天下的淳朴感情,去同日本鬼子拼刺刀。”聊起父亲曹光胜,曹淮林说得最多的就是“老红军”这三个字。再被问起关于父亲的其他事迹,他指着《先辈走过的路》这本书说:“他的一生都在这里。”

为了纪念淮海战役父亲为他取名淮林

“1935年10月,当红军长征到陕北之后,父亲闻讯赶到志丹,加入了革命队伍,并成为了红军战士中的一员。”曹淮林说,父亲曹光胜出生在榆阳区红石桥乡一个贫困的家庭,二十出头时为了在苦难中求生,走三边投奔其叔父曹又参,并在那时深受其叔父的爱国热情感染。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曹光胜先后转战华东、华北、中原大地,参加大小战役70多次,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8年夏天,父亲响应‘军队干部到地方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伟大号召,带母亲和我们兄妹几个离开青岛回到了故乡榆林。”

对于父亲和母亲的结合,曹淮林回忆道,母亲也是一名解放军,因其为人忠厚被父亲的司令员夫妇介绍给了父亲,并于1948年结为夫妻。曹淮林说,当时母亲知道父亲出身贫寒,只身在外多年不易,两人都在部队好有个照应。提到自己的名字,曹淮林说其也有特殊的含义。“淮海战役胜利的那年,我刚好出生。父母为了纪念这一战役的胜利,就给我取名曹淮林。”

为了纪念父亲花3 个月时间写《先辈走过的路》

曹淮林兄弟姐妹共7人。在他们的印象中,父亲对他们的要求一直很严格。

“那时候物资匮乏,我们兄妹6人又都已上学,生活的重担压在了父母身上。当时家里有不少人来借钱或是求父亲帮忙,他总是有求必应。”曹淮林说,他们上中学的时候,每月按30斤交粮,学生灶每天吃两餐,但他们有时候也会开个小灶,结果却被父亲严厉地批评他们吃不下苦,并规定他和弟弟上学每个月零用钱不超过5元,更不许他们背着家里和学校随意买吃买穿。

在同村人曹培旺的眼中,曹光胜是一个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要为群众做一些实事好事的人。“当他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别人的诬陷和攻击,家庭生活极度困难时,从没有怨天尤人,去找关系,而是默默无闻地坚守。”曹培旺说。

2013年是曹光胜诞辰一百周年,为了纪念父亲,曹淮林花了3个月的时间写了《先辈走过的路》这本书。曹淮林说:“虽然以我的能力并不能把父亲的经历完美地呈现于世,但我觉得只要用心来说话,如实地记录父亲的生平就是我们兄妹的心愿,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作者高亚亚董婧)

相关新闻:

标签:父亲 战役 曹淮林

人参与 评论

今日热点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