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名将后裔•我的先辈与抗战(二)赵寿山之孙赵武原:祖父于国于民敢问心


来源:凤凰陕西综合

已经70岁的赵武原先生对祖父的回忆可以精确到年月日,思维清晰。赵先生说,因为自己腿疾,祖父最后的几年他经常陪伴左右。

三十八军中将军长赵寿山

赵寿山将军有五个孙孩,赵武原是次孙。

五个孩子的名字,都是赵将军在刀枪炮火中所起,与当时的抗战形势息息相关。大孙女赵望原,是为纪念“望原战役”,二孙女赵荥原,是赈济河南荥阳灾民时所起,长孙赵陆原出生时,他正在重庆国民党陆军大学甲级将官班受训,小孙女赵琳原,则是他安全回到晋冀鲁豫解放区,于山西临县(音同琳)所起,而次孙赵武原的出生,正是他被蒋介石“明升暗降”,远离抗战前线软监在甘肃武威之时。

赵寿山将军次孙赵武原

有人说,凡是了解赵寿山将军的人,一听到他孙孩的名字,就能体会到他于国于民的赤诚之心。历史沉浮,如今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凤凰陕西走访赵寿山将军的次孙赵武原先生,走进这位把子子孙孙都与戎马丹心相联系的抗日传奇将军。

赵寿山将军作战时缴获的敌指挥刀

凤凰陕西:赵寿山将军既是国民党高级将领,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野副总司令员,既是抗日名将,又是毛主席亲自批准的特别共产党员,这在中国近代史上实属罕见。您认为是什么原因成就了这段传奇?特别党员具体指的是什么?

赵武原:我认为是祖父于国于民的赤诚之心成就了他的传奇。祖父因为受到恩师魏康侯影响,从小便立下“掮洋枪打洋鬼子”的报国志向。九一八事变后,祖父就对蒋介石对外不抵抗、对内进行反共内战的行为深为不满,开始举办干部训练班,培训抗日骨干,准备开赴前线抗日救国。

西安事变前夕,祖父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及书籍,思想出现质的转变,开始“倾向中共”,向杨虎城将军上了“抗日建议书”,力求一致抗日,后来又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卢沟桥事变第二天,第一个站出来请缨抗战,他带领十七师和三十八军先后经历了保定抗战、娘子关抗战、晋东南抗战、中条山抗战、广武抗战等。蒋介石称他为“抗战第一功”,娘子关前线总指挥黄绍竑称他为“河北真正抗战的两个半人之一”,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称他为“中条山的铁柱子”,毛泽东称他为“统一战线的典范”。

祖父既坚持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作战,又配合共产党八路军开展敌后游击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突出贡献,与红军领导人彭德怀、任弼时等交往密切,而且毛主席特批他为中共特别党员,可以说正是为国为民的这份心成就了他的传奇人生。

说起特别党员,我要纠正一下,近年来有些媒体错写为“特殊党员”这是不准确的。祖父成为特别党员,是指他担任特别工作任务,身份不宜对外公布,即使在党内,也鲜有人知。祖父是1942年由毛主席直接批准加入中共,有特别党员身份的还有叶挺、邹韬奋等。

资料图:赵寿山在三原和彭德怀、任弼时、杨尚昆、陆定一、秦邦宪等红军将领合影(由赵武原提供)

凤凰陕西:提到赵寿山将军就不得不说几个称号:“白发将军”“血花剧团”以及“大红鼻子将军”,这背后都有哪些故事?

赵武原:“白发将军”是祖父打雪花山、乏驴岭战斗时一夜白头。祖父带领十七师死守雪花山十余昼夜咬着牙不要援军,但短短十来天,十七师13000人打得只剩下2000来,很惨烈,牺牲很大,祖父头发、胡子都急白了,那一年他43岁,尽管是败了,但陕军在雪花山打出了勇猛的气概。祖父痛定思痛,在十七师成立了一个剧团,以“血(雪)花”命名剧团,其意是“想起娘子关,抗日怕流血,何必出潼关”。这就是“血花剧团”的由来。

至于“大红鼻子将军”就是说祖父的外形了。祖父身形高大,190有余,鼻子很大很红。60年代,祖父带我去天津看病,公路沿途挂有“外国人未经允许不得入内”的警示牌,当他的轿车行驶检查站前时,被执勤哨兵举旗拦下,随车的工作人员都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而他却一边摘下自己佩戴的墨镜,一边笑着用浓厚的陕西话幽默说道:“哈(坏)咧,娃们把我当成大鼻子(外国人)了。”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杨志馨]

标签:祖父 赵寿山 赵武原

人参与 评论

今日热点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