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山窝花鼓多:探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商洛花鼓
2017年02月04日 13:25
来源:陕西传媒网
原标题:春节专稿② 秦岭山窝花鼓多——探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商洛花鼓有人说,民间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最古老的文化,因为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发展的初始阶段;民间文化同时也是
秦岭山窝花鼓多
原标题:春节专稿② 秦岭山窝花鼓多——探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商洛花鼓
有人说,民间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最古老的文化,因为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发展的初始阶段;民间文化同时也是最年轻的文化,因为它仍然活生生地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口碑之中。以此标准看,商洛花鼓无疑是最优秀的中国民间文化之一。
2016年的商洛剧团可谓大放异彩。年初,大型商洛花鼓现代戏《带灯》在中国评剧大剧院连续演出两场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随后按照中央政法委统一安排,《带灯》将于4月起在全国31个省区市巡演,历时半年。
《带灯》根据贾平凹同名小说改编,从一个乡镇的变化折射出中国正在发生的巨变,真实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现状,是陕西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打造的讴歌时代精神、描绘新时期大学生村官精神风貌的一部优秀现实主义作品,情节曲折、发人深省、耐人寻味。每逢巡演,现场观众总会纷纷感叹:这是一部接地气的戏、一部替老百姓说话的戏。
作为一种地方特色浓厚的戏曲,该剧的火爆出乎很多外地人的意料,但事实上,了解商洛花鼓的人都知道,《带灯》的火热只是这几年商洛花鼓重新走向繁荣的一个缩影而已。
正月二月 商洛处处花鼓多
流传于陕西秦岭山区的“筒子戏”“八岔戏”“小调戏”,曲调丰富,旋律优美,清新委婉,欢快活泼,是一种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地方小戏,盛行于整个商洛辖区。每到春节期间,几乎所有山寨、村落都要打花鼓。有的地方竟连打正月、二月两个月。男女老幼,相邀相携,翻山过河,争相观看,煞是热闹。久而久之,当地群众便习惯将这三种地摊小戏称为“花鼓戏”或“花鼓子”。
说起商洛花鼓,现年已经77岁的辛书善最有话说。他是《带灯》的曲作者、商洛剧团一级作曲、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以及商洛花鼓传承人。尽管已是高龄,但老人看起来依然是精神抖擞。谈起自己的过往和对于商洛花鼓的研究,如数家珍。
1940年9月,辛书善出生在商州三贤乡一户贫穷人家,一岁时母亲病逝。年幼之际,辛书善与村人一同进城看戏,戏里唱的是《劈山救母》。他不自觉地被戏里美妙的曲调深深地吸引着,演出结束了,他还沉浸在戏里,手上比画着,嘴里哼哼着,眼巴巴地望着舞台,直到邻居大叔大声吼叫了几声,他才回过神来。
长大后,辛书善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商洛剧团,从此也把一生交给了商洛戏曲文化,不仅先后为《屠夫状元》《六斤县长》等四十多个剧目编配乐章,其音乐作品更是在参加本省与全国性文艺调演活动中多次获奖。
关于商洛花鼓的起源,说法颇多,但都无据可依。然而据辛书善早年的考证,商洛花鼓是由汉代秦陇马上鼓吹乐演变而来,原为军事操练和出征仪仗所用。范大成《桂海虞衙志》载,诸葛亮军中就置有吹乐队,以锣鼓悬系腰间,手指击之,口唱歌词,迷溃敌人。《敦煌拾零》《隋唐演义》等书也有这样的记载,隋末瓦岗寨三十六兄弟,曾以“打花鼓”作掩护,计入敌营,救回了秦琼,故有“唐将班子花鼓”之说。五代以后,花鼓才进入民间。宋杂剧中的“大迓鼓”“迓鼓舞”“跑汉船”等,就是其艺术化了的舞段形式。
“因为受到商洛秦楚交界的地域文化滋润,商洛花鼓的唱腔就既带有江南艺术风格的细腻,又有秦地艺术风格的高亢。”辛书善分析道。
加入剧团几十载,辛书善见证了商洛花鼓的起起伏伏。“在商洛地区文工团(商洛剧团的前身)组建之前,商洛花鼓多在秦岭大山里传唱,很少进城。每到农闲的时候,所有山寨、村落都会打花鼓。而当时的花鼓戏演员也多是半职业状态。”辛书善说,1949年,为了抢救民间文化,商洛地区文工团成立,并于1954年改名为商洛剧团。此后,商洛花鼓渐渐恢复元气。
由于种种原因,文革期间,商洛花鼓的发展一度中断。但很快,文革结束后的1979年,仅凭《屠夫状元》一部戏,商洛剧团便赢得了西安巡演时的满堂彩。2006年5月20日,由商洛市申报的“商洛花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创新形式,用好戏传承非遗
细数商洛花鼓发展史,自新中国成立以后,除了文革的特殊时期,每一个年代,商洛花鼓都会有一部经典作品问世,比如上世纪50年代的《夫妻观灯》、70年代的《屠夫状元》、80年代的《六斤县长》、90年代的《山魂》和本世纪的《月亮光光》《带灯》。
一个地方戏曲种类,为何可以做到这样呢?
“商洛花鼓经久不衰,我认为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能够想尽办法,精益求精,不断排练出一部又一部的好戏。”商洛市剧团团长李小斌说道。仅以2015年大火的《带灯》为例,这部剧改编自著名作家贾平凹同名小说,这便是一个很重要的故事保证。
李小斌回忆,剧团最初看中《带灯》就是在于它接地气的“群众路线”。在经过几番真诚的沟通后,终于获得了贾平凹本人的授权,并集合剧团内外力量,以最强阵容来打造这部戏。尽管期间因为一直找不到理想的本子,还曾萌生过放弃改编的想法,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并出色地完成了这部戏。花鼓戏《带灯》一登舞台,便赢得了广大观众和专家学者的欢迎和高度评价,就连原著贾平凹本人也对《带灯》的改编非常满意。这在其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的众多作品中,还是第一次。
“一个最基层的农村干部并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一段极为平常的生活并没有波澜壮阔的事件,一个地方剧种和基层剧团并没有艺术上的奇绝炫目,但就是在看似平凡的生活讲述和人物命运情感历程中,商洛花鼓现代戏《带灯》以质朴、细腻的效果,让我们领略到当代农村真实的生活变化,感受到工作在最基层的党员干部信仰的坚守与奉献的崇高,尤其不能忘却主人公带灯身上于平凡中迸发出的信仰光芒。”中国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崔伟在看完《带灯》之后感慨。
然而,尽管花鼓戏目前的形势可谓一片光明,但无论是在老一辈的辛书善还是新一代的李小斌看来,剧团面临的问题仍是人才。如何能维持优质的主创队伍,是新老剧团人都在苦苦思考的一个问题。
2010年,剧团完成改制,改制后,尽管取得了显著成绩,演职人员得到了优化组合,但也让一批有经验的演员及主创人才流失,削弱了实力。由于剧团性质改变,后备力量已经形成潜在危机,将导致人才青黄不接。
“作为长期传唱在秦岭大山里的群众文化,商洛花鼓不会消亡,但是专业的剧团和这种群众文化是提高与普及的关系,如果要花鼓戏得到更好地发展,就一定要有专业团队做出示范。”辛书善分析道。(张权伟/文 商洛剧团/供图)
[责任编辑:张安琪]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免责声明
- 除凤凰网注明之服务条款外,其它因使用凤凰网而引致之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 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包括因下载而感染电脑病毒),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 任何透过凤凰网网页而链接及得到之资讯、产品及服务,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 凤凰网内所有内容并不反映任何凤凰网之意见及观点。
- 凤凰网认为,一切网民在进入凤凰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已经仔细看过本条款并完全同意。 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