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陕西省未管所:老警官送法进校园 以案说法获好评


来源:凤凰网陕西综合

(通讯员 柳礼芳)“未成年犯并不是从小就坏,他们也曾经是父母心中的好孩子,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也有美好的理想,由于没有管控好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触犯了法律而坠入高墙铁窗.....&rdquo

老警官送法进校园

老警官送法进校园

(通讯员 柳礼芳)“未成年犯并不是从小就坏,他们也曾经是父母心中的好孩子,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也有美好的理想,由于没有管控好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触犯了法律而坠入高墙铁窗.....”面对着一脸懵懂的中小学生,陕西省未成年犯管教所“送法进校园”宣讲团老警官们这样讲。

老警官送法进校园

宣讲团老警官都是退休的老监狱长、老管区长,讲述自己教育转化未成年犯的故事,讲述未成年犯违法犯罪及服刑改造中的忏悔故事,通过宣讲会、座谈会、主题班会及热线解答等形式,精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受到西安地区各中小学及职业技术学院师生的极大欢迎,被誉为“青少年问题专家”、“普法专家”。退休警察王健从事未成年犯管理教育工作多年,他关注最多的是外来工子弟,“那些孩子容易出状况。”初中生小陈来自甘肃,与王老师同住一条巷子,家长说孩子想买手机的心愿没达成就怄气不上学。此后,王健一次次耐心疏导,最终小陈回校上课了。平时走在街上,他总是留意身边的青少年,当看到放学后网吧有小学生沉迷在游戏中,就会驻足劝其回家;看到有学生上课时间在公园溜达,他会上前询问。一次,看到两名未成年学生驾着摩托车在路上“狂飙”,遂拦下这两个孩子,告诉他未成年人不能这样,并讲解一些因骑摩托车伤亡的事例。但是这个孩子非但不认错,反而呛他说:“我爸妈都不管我,哼! ”王老师说,这事给他触动很大,现在的孩子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人身安全方面的教育,更需要情感引导。他开始思考:孩子学好不容易,要学坏一阵子,转化“问题少年”是未管所退休警察应该做的。是的,履行职业责任,发挥老党员的余热,成为未管所退休老警官的心结,也是情结,他们一辈子从事未成年犯转化教育工作,这份简单纯粹的初心和信仰,激励着他们用监狱警察的职业能力来救治“问题少年”。

老警官送法进校园

老警官翟学荣的讲述深受中小学生喜爱。他自制展板挂图和幻灯片,做法治报告2000多场次,足迹遍布全国各省,受益青少年及家长200万人次,每场法制报告讲到案例故事达80多个,他将自己教育转化未成年犯的有效经验传递给学校老师们借鉴,给青少年学生以警示,每所学校都有他的小粉丝,同学们说“老翟警官比明星有魅力”。

未管所政委荆晓军对老警官以案说法活动有独到的见解,我们的老警官是青少年问题专家,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行家里手,他们以案说法,说的是自己多年管教未成年犯的积累和经验,说的是真人真事真感情,对中小学生是一种警示和启发,对学校老师是一种教学方法的交流,既有效发挥了监所的司法职能,还开辟了退休老警官老有所为的新战场。

的确,老警官从自己教育转化未成年犯的工作经历出发,讲真人真事、讲真相真理,传播法律知识、护航青少年成长,链接在校学生的同龄人——未成年犯违法犯罪的心路历程和服刑改造的深刻忏悔,使青少年学生易于接受。

老警官送法进校园

“犯罪判刑,使很多未成年犯陷入了无尽的悲痛和深深的愧疚之中,有的甚至在服刑中绝食、撞墙、自残,但每次都因为民警监控严密而无法得逞。他们最想念的,是父母的唠叨、是老师的批评和纠正;羡慕你们可以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有喜欢的发型和衣服等自由生活……”老警官一辈子和未成年犯打交道,对青少年的心理成长、行为特点及情感了如指掌,但仍然一丝不苟的搜集典型案例,熟悉稿子,只要一有空,老警官们就在家里的大镜子面前练表情、练动作、练语气,一个眼神,一个故事,一个案例都会反反复复练习很多遍,那面镜子便成最好的老师。老警官们说:“人退休了,党员的身份是不退休的,当警察的初心是不会忘的。别人唱歌跳舞,我们走进校园、走近青少年普法,这是多么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

走进校园,同学们的问题充满好奇:“未成年犯天生就是坏蛋吗?他们在服刑期干些什么呢?他们吃什么呢?他们可以玩手机吗?”等等,穿着警服的老警官虽然和中小学生讲的是犯罪案件,目的在于疏导转化;和学校老师们谈起教育青少年,在情感上、方式方法上息息相通,以长者、同行的姿态同步探索一种独特的教育方式——拿什么来吸引青少年?老师们诉说“症状”,老警官开出“处方”,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学生中存在什么问题,就讲针对性的案例,案例有名有姓,有图片有真相,有事实依据,有法理人情。学校老师们认为,学生们之所以爱听老警官讲法,一是未管所老警官的职业背景和个人形象、语言表达方式“入眼快”,与青少年学生容易“对上眼”;二是老警官扎实的心理咨询功底使法制课字句有声,同学们个个对眼聚焦能“入神”;三是老警官的执法经历和未成年犯的案例融为一体,使学生“入脑入心”。走进校园,他们是“段子手”,是“故事大王”,甚至是“评书艺人”,他们以一个基层老司法工作者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宣讲方法,他把枯燥的法律知识编成有趣的段子、故事、评书,融进有名有姓的案例中,可谓是匠心独运,别出心裁。

学校老师们说:“老警官本身就是一味药,发一个好一个,这一场法制报告,顶一个星期的思想教育课,学生能安宁一个月,真不想让他们走!”

供稿单位:陕西省未管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张家瑜]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免责声明

  • 除凤凰网注明之服务条款外,其它因使用凤凰网而引致之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 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包括因下载而感染电脑病毒),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 任何透过凤凰网网页而链接及得到之资讯、产品及服务,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 凤凰网内所有内容并不反映任何凤凰网之意见及观点。
  • 凤凰网认为,一切网民在进入凤凰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已经仔细看过本条款并完全同意。 敬请谅解。
凤凰陕西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