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过年的味道


来源:凤凰网陕西综合

新年临近,街道上张灯结彩,灯火通明,俨然成为热闹的海洋。也迎来了一群游子的回家路。我到家的那天正好是腊月二十一。再过两天就是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三即入年关,也俗称“过小年”。农

新年临近,街道上张灯结彩,灯火通明,俨然成为热闹的海洋。也迎来了一群游子的回家路。

我到家的那天正好是腊月二十一。再过两天就是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三即入年关,也俗称“过小年”。农村有些地方叫“祭灶”,即祭主宰吉凶祸福的“灶王爷”,在那天即将来临时,母亲经常会亲手做几个饦饦馍或者买几个饦饦馍,到二十三晚上献给灶王爷,以求来年温饱。虽然还有八九天才过年,但是母亲已提前开始准备过年的东西,空气中开始弥漫着过年的气氛。

过年的味道

过年的味道

小年过完,新年就慢慢拉开了帷幕。陕西的农村相比城市,过年的讲究更多一些。我家最重视的就是“扫舍”和“蒸年馍”。扫舍又称“扫尘”既有驱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的意思,也有除“陈”(尘)布新的情感愿望。母亲将每年的扫舍的重任交给我和哥哥,为了把卫生打扫得干净、彻底。我们首先武装自己,然后各自挑选工具:抹布、簸箕、扫帚。然后进行扫舍。每次扫舍必要大动干戈,不但要把房间的家具挪进挪出,还要爬上爬下,连拐角都要打扫得于于净净。每次扫舍都要用一整天,把卫生打扫完还要备好白面粉、劈好木柴,准备蒸年馍。

老家流传着一种说法,蒸年馍多多益善,因为来年第一次蒸馍,时间愈晚表示愈富有。 听母亲说,蒸年馍很讲究,一定要用上等小麦磨出的白面,用酵母发酵,碱要放得合适,火候也要烧得到位,这样蒸出的年馍才好吃筋道。记忆中,母亲总是在蒸年馍的前几天就把干酵母泡上,过了两三天,等酵母泡开后就开始和面了。和好的面团放在一个深口瓷盆里,由于天冷,为了让面团发得快一些,母亲将瓷盆放到煤火炉子上,盆口蒙一层塑料布,然后捂上厚厚的棉被。第二天一大早,母亲把头天晚上放在炉子上的瓷盆端下来,将发好的松软面团倒在案板上。凭着多年积累的经验,母亲又抓了几把白面撒到面团上,接着又把碱水加进去,揉均匀后搓成条儿,折几折,再揉一阵儿,搓成条儿,折几折。母亲前倾着身体,肚腹抵着案板,一前一后全力地揉面。如此三番五次,循环往复,直到揉均匀了母亲才拿起菜刀将条状的面团切成一个个小面块。

以前虽然家里经济条件差,但母亲对蒸年馍毫不含糊,至少要蒸上两锅。身手麻利的母亲用双手快速揉滚着小面块,手中的菜刀灵活地舞动着,不大工夫案板上就让人眼花缭乱了:做的最多的是普通的圆馍和方馍,然后就是花样繁多各式各样的花馍,有敬财神爷的、敬灶火爷的、还有敬祖先的。开始蒸年馍了。哥哥蹲在灶膛口,添柴拉风箱烧火,我给母亲打下手。土灶台里的炉火烧得正旺,母亲把码得整整齐齐的馍坯放入“滋滋”往外冒着热气的蒸笼。母亲多年蒸年馍养成个习惯,头一锅总是先蒸包子和圆馍,第二锅才蒸花馍。蒸的花馍一般都是过年要用的,所以不能吃,每年蒸出来母亲都会待花馍凉下来,把它们收拾在笼屉里,等年过完我们才能享用。

由于工作的原因,等不到除夕我便要离开家,便不能陪家人一块过年,为了使我不留遗憾。母亲决定将除夕的活动提前进行。在我要走的那天,母亲很早就起来为我准备各种美食,还给我煮了饺子。由于2017年哥哥成功把嫂子娶进家门,嫂子又怀了“小狗”,今年家里尤为热闹,全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更加温馨、幸福。

[责任编辑:刘珊珊]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免责声明

  • 除凤凰网注明之服务条款外,其它因使用凤凰网而引致之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 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包括因下载而感染电脑病毒),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 任何透过凤凰网网页而链接及得到之资讯、产品及服务,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 凤凰网内所有内容并不反映任何凤凰网之意见及观点。
  • 凤凰网认为,一切网民在进入凤凰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已经仔细看过本条款并完全同意。 敬请谅解。
凤凰陕西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