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看红色文化基因库延安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来源:陕西传媒网-陕西日报

红军长征转战陕北,延安人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从陕北到陕南,红色文化遍布全省。

原标题:看红色文化基因库延安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从不断恢复、保护革命旧址到展示方式等软件上的着力提升,从实地培训、讲党课到加强红色文化的相关研究……7月下旬,记者行走在红色文化氛围最为浓厚的延安,看到了延安为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守护、建设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的一幕幕如火如荼的场景。

7月13日,延安市宜川县黄河壶口风景名胜区挖掘红色资源,打造《黄河大合唱》实景演出,让游客感受黄河儿女的爱国情怀。    本报记者 杜玮 摄

7月12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在延安革命纪念馆追寻先辈足迹,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本报记者 杜玮 摄

南泥湾举办的情景演出。    本报记者 郭青 摄

延安市宝塔山全景。    本报记者 杜玮 摄

本报记者 郭青 见习记者 强继霞 实习生 何苗苗

开栏语

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重要讲话指出,要注重发挥好红色文化资源和红色教育基地的作用,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了解党的历史,传承党的优良作风,坚定跟党走。发展红色旅游要把准方向,核心是进行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让干部群众来到这里能接受红色精神洗礼…… 

文化品牌是一个地方的金字招牌和重要标志。它承载着一方人民的精神品格和理想追求,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依托,而红色文化无疑是一个区域最具标识度的文化品牌之一。 

陕西,是全国红色文化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红军长征转战陕北的艰苦卓绝,延安人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光荣劳动……从陕北到陕南,红色文化遍布全省。 

暑期,是对青少年进行红色教育的重要节点。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将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建设好、守护好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这既是使命,也是担当。本报近期在全省范围开展红色文化盘点,并以“陕西红色文化之旅”为主题进行系列报道,寻找红色文化构筑的精神家园。

红色革命旧址保护力度空前

我说陕北是两点,一个落脚点,一个出发点。  ——毛泽东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到达陕北苏区吴起镇,结束了长征。延安成为红军长征最终的落脚点与中共中央的所在地。至1947年3月18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一直驻在延安,达十余年。其间,中共中央在这里领导中国革命一步一步走向胜利,延安又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出发点。 

延安是全国红色革命旧址数量最多、分布最广、规格最高的地方。延安共有革命旧址445处,遍布全市13个县区,仅市区就有168处,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党中央在延安时留存的重要旧址。延安革命遗址、瓦窑堡革命旧址、洛川会议旧址等5处18个单位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延安革命纪念馆、枣园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等13处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近年来,延安市着力修复、保护红色革命旧址,用心守护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将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让延安革命纪念地成为弘扬延安精神的红色高地。 

7月18日,在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鲁艺),记者看到一排维修保护后的窑洞旧址,窑洞内部相连,文物藏品有规律地陈列在观众面前。而在对面山坡上的窑洞内,展示着绘画、文学、音乐等留存作品。所有这些,无不见证着鲁迅艺术文学院曾经的辉煌。 

几年前还淹没在居民聚集地的鲁迅艺术文学院,经过修复后,如今已巍然屹立于延安新区的东入口。每到夜晚,这座建筑在灯光掩映下与不远处山坡上“延安新区”几个大字相映生辉,似乎在讲述着延安近年来的发展之路。 

这是延安加大红色革命旧址保护力度的有力见证。据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负责人介绍,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延安全力保护革命旧址和历史文物。 

凸显红色文化基因城市发展之路

2011年,延安市第四次党代会作出了“文化引领、旅游带动”的战略决策,城市建设为文物保护让路,启动了大规划、大手笔的新区建设。 

按照旧城核心保护区多拆少建、革命旧址周边只拆不建的原则,延安市分东、南、北3个片区,全面推进老城改造、居民下山和旧址周边环境整治工程。据统计,工程共投入征收安置资金64亿元,动迁3.9万户12.6万人,征收房屋面积135万平方米,重点完成了清凉山、宝塔山、凤凰山、西北局、杨家岭、鲁艺、杜公祠旧址外围拆迁工作。 

如今,延安在建的新城可容纳40万人,通过把旧城人口引导到新城居住,保护旧址的压力随之大大减轻。延安市通过开展旧城改造、居民下山工程,改造街道景观,逐步恢复延安老城风貌。这些举措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城市建设和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把延安革命旧址保护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站在宝塔山上,清凉山、陕甘宁边区政府、中共中央西北局等革命旧址风貌清晰可见,革命旧址保护与延安城市建设已经有机地融为一体。 

腾出革命旧址,恢复历史原貌,老百姓住房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延安在保护革命旧址与改善民生中找到了和谐共赢的发展之路。 

“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任重而道远。身为一名革命纪念地管理工作人员,我要精心守护圣地的每一件文物、每一处旧址,让每一件文物和每一处旧址在这块土地上熠熠生辉。”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办公室副主任张生锋表示,将延安建设成中国革命博物馆城,延安的文物资源就能更好地发挥教育全党、引导社会、激励人民的重要作用。 

据了解,自2014年以来,延安市争取到各级资金5.8亿多元,用于旧址保护维修。市级财政从2015年开始每年预算文物保护专项经费1000万元,大部分县区财政每年也安排专项经费,为文物保护提供保障。 

延安市根据《延安革命旧址群保护利用展示规划》,启动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管理规划的编制工作;完成了全市长征题材152处纪念设施和旧址的普查工作,在市区树立了革命旧址简介碑167块;免费开放25个革命旧址和博物馆,完成甘泉陕甘边苏维埃旧址等维修保护工程;建设延安文艺纪念馆等纪念馆、博物馆6个,正在筹建延安博物馆等。 

红色旧址讲述信念如铁革命故事

《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反对党八股》《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在延安枣园革命旧址的广场上,一篇篇引导、见证中国革命历史的著作组成的文化墙映入游客眼帘。 

枣园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是延安环境最优美的旅游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1943年10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处办公,直至1947年3月。毛泽东在枣园居住期间,撰写了28篇重要著作。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枣园后沟的西山脚下出席了张思德烈士追悼大会,亲笔题写挽词“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并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重要讲话。枣园旧址完好地保留着中央书记处小礼堂、“为人民服务”讲话台、中央医务所、幸福渠及毛泽东旧居、周恩来旧居等历史见证。 

夏日的枣园,景色怡人、环境清幽,众多观众在此参观学习、回望革命历史,还有许多来自各地的干部群众组团围坐,认真聆听党课。 

一位来自贵州的老人,正在参观枣园革命旧址。他激动地告诉记者:“能来毛主席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看看,我很兴奋,希望延安能好好按原样保存下来。” 

“在枣园接受培训的观众很多,有时需要预约和排队。负责讲党课的老师主要来自延安干部培训学院、延安培训学院、延安市委党校。”枣园革命旧址管理处副主任曹峰告诉记者,仅今年“五一”期间,来枣园参观学习的游客就达1.5万人次。 

记者从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获悉,延安免费开放了25个革命旧址和博物馆后,游客接待量大幅增加。仅今年上半年,该局开放的16个单位接待观众总计约402万人次,同比增长30%。 

2015年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延安杨家岭,瞻仰中共七大会址。习近平指出,要注重发挥红色资源和红色教育基地的作用,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了解党的历史,传承党的优良作风,坚定跟党走。 

延安牢记这份殷切嘱托,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和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努力讲好革命故事,用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教育人。 

目前,延安市有42处革命旧址被设为现场教学点,20多个国家部委、高等院校和部队等单位在延安建立了教育教学基地,每年组织干部职工前来参观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去年,延安市直16个开放单位共接待游客约769万人次,参加延安干部培训学院培训的人数突破10万人。 

延安正在全力创建革命纪念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目前,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宝塔山、枣园、西北局5个革命旧址的基础设施和信息化项目建设已基本完成创建任务,各旧址建设管理服务水平得到整体提升。 

中共中央西北局革命旧址管理处主任汪成军告诉记者:“如今,革命旧址的陈列展示也在与时俱进。根据不同的游客,我们有针对性地运用不同版本的讲解方式,打造延安革命纪念地红色旅游景区独有的体系,让游客感受到圣地延安最优质的服务。其中,运用声控、表情逼真的硅胶像进行的场景复原、幻影成像等现代化的展示手段,颇受青少年喜欢。” 

2018年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旅游大数据发布了2017年“红色旅游城市品牌影响力排行榜”,延安位居全国第三位。

让红色文化基因更好地传承下去

“我们不仅对陈列展示内容进行适时调整、补充,比如增加从严治党专题展览等,当前更注重并着力对红色文化进行研究。”延安革命纪念馆党委书记张建儒告诉记者,深入研究、创新展览、出版成果,才是对红色文化最好的传承。 

延安革命纪念馆集收藏、研究、宣传于一体,全面系统地展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在陕北13年领导全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光辉历史。据介绍,为更好地管理和查阅馆藏文物,让文物“活起来”,延安革命纪念馆率先成立普查小组,积极推进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于2016年7月全部完成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建立了可移动文物数据库。 

延安市以延安精神研究中心为主体,建立了延安精神研究专家库,吸收退休专家、教授组建专业研究团队,开展以延安13年党史、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为重点的专题研究和历史资料征集工作;在编辑好《圣地》《延安精神》《延安博苑》等常规刊物的同时,近年来还编辑出版了《陕甘宁边区史话》《延安革命纪念馆陈列人物注释》《延安时期的周恩来》《延安石窟菁华》《延安革命纪念馆故事》等书籍,启动了《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图解延安十三年》《没有硝烟的战争——陕甘宁边区货币斗争的实践与理论》《红色记忆——走进延安革命纪念地》系列丛书、抗大系列丛书等研究资料的编撰工作,丰富了延安精神内涵。 

延安市在做好展馆常规展览、传承红色文化的同时,紧密结合现实需求,举办巡回、专题展览。2015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延安市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举办了《延安与中国抗战——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专题展览,还举办了《抗战中的鲁艺》巡回展览;2016年,为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延安市举办了《伟大长征辉煌史诗——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展览》;2017年,结合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延安市举办了专题展览《铸魂——延安时期的从严治党》,同时还推出了《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延安时期的鲁艺》等专题展览;2018年,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延安市将举办专题展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同时还将推出《三战三捷》《永远的鲁艺》等专题展览。其中,《铸魂——延安时期的从严治党》专题展览入围“第十五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优胜奖。

[责任编辑:苏茂]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免责声明

  • 除凤凰网注明之服务条款外,其它因使用凤凰网而引致之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 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包括因下载而感染电脑病毒),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 任何透过凤凰网网页而链接及得到之资讯、产品及服务,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 凤凰网内所有内容并不反映任何凤凰网之意见及观点。
  • 凤凰网认为,一切网民在进入凤凰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已经仔细看过本条款并完全同意。 敬请谅解。
凤凰陕西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