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飘扬在渭北高原上的红色旗帜——探寻红色马栏的英雄足迹


来源:陕西传媒网-陕西日报

原标题:飘扬在渭北高原上的红色旗帜——探寻红色马栏的英雄足迹本报记者 孙超 实习生 何苗苗 文\图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陕西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红色

马栏革命纪念馆内,一对父女在保卫边区单元认真观展。

马栏革命纪念馆“峥嵘岁月”青铜群雕。

关中分区领导人在马栏的旧居。

原标题:飘扬在渭北高原上的红色旗帜——探寻红色马栏的英雄足迹

本报记者 孙超 实习生 何苗苗 文\图

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陕西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红色精神富矿,无数革命志士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前赴后继,抒写出感天动地的历史篇章。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悲壮三秦大地。深厚的红色基因,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时光荏苒,沧桑巨变,英雄的足迹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湮灭,红色的记忆并没有在历史的深处褪色。 

让我们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沿着红色足迹重走信仰之路,挖掘珍贵史料,探访革命旧址,浓墨重彩地讲述英雄故事,传播红色文化,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回首马栏的革命岁月,可谓是“雄关漫道真如铁”。1928年,旬邑起义点燃了渭北高原的星星之火。烈火中的马栏,在土地革命时期,成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烈火中的马栏,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构筑起陕甘宁边区南部的坚实屏障;在烈火中淬炼的革命队伍,慷慨激昂,前赴后继,以钢铁般的意志和信念讲述红色马栏的光辉篇章。 

8月时值酷暑,地处桥山山脉子午岭南段的马栏山一片翠绿,在微风的吹拂下发出阵阵声响,西边的山坡上数百孔窑洞依稀可见;山脚下密集分布着红色屋顶的农家乐、商店、学校和剧场;旁边,清浅的马栏河缓缓穿过七孔石桥,蜿蜒向西汇入泾河。8月13日,记者踏上这片留下了革命英雄足迹的土地——马栏革命旧址,虽然战争的硝烟早已远去,但仍能感受到这片土地上留下的红色记忆。

1 记忆深处的红色马栏

在马栏革命纪念馆一楼大厅,许多游人聚集在一块浮雕前驻足观看并拍照留念。这块主题为“峥嵘岁月”的青铜浮雕,正中是习仲勋、汪峰、张仲良、文年生、张德生、赵伯平、高锦纯7位关中地区革命领导人,农民、工人、红军、八路军、解放军战士、游击队员、知识分子、商人和儿童团员等各界群众代表簇拥在他们两侧,他们的脚下是黄土高原,背景是苍茫雄壮的马栏山,在连绵起伏的山川中,镶嵌着七孔石桥和工字房。整个雕塑寓意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关中分区军民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英勇战斗、不畏艰险。站在这幅活灵活现的历史群雕前,仿佛将人们带回到了那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 

1921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关中地区的党团组织也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1926年4月,中共旬邑小组在旬邑县宝塔高级小学成立,播下了旬邑地区的革命火种。进入土地革命时期,旬邑起义与清涧起义和渭华起义一起点燃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革命烈火,此后,旬邑马栏与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又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马栏镇转角村距离马栏革命旧址不远,因处于三条交通道路的交汇口,车到这里需转弯而得名,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诞生地暨军部旧址就位于这里。走进景区,当年的哨楼、授旗台、窑洞历历在目。86年前,刘志丹、王世泰等人参与的杨家店子会议在这里召开,会后,通过授旗仪式,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正式成立。这支日后经历磨炼和重建的队伍不断壮大,最终形成渭北高原上一支不可阻遏的红色铁流,成为创建和捍卫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力量。经过几年的浴血奋战,到1935年2月,马栏所在的陕甘边苏区和陕北苏区连成一片,形成了面积三万平方公里,人口近百万的西北革命根据地。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陕北,西北革命根据地成为落脚点。1935年11月,关中特区在陕甘边南区的基础上成立。之后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关中特委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于旬邑七界石等地召开会议,指挥当地军民开展游击斗争,通过开展反“围剿”,巩固和发展了关中特区。“西安事变”爆发后,关中特区通过发动群众筹集粮款,动员青年参加红军等方式积极宣传抗日救亡活动,成为红军东出抗日稳固的后方基地。 

1937年4月,随着中共关中特委和关中苏维埃政府的进驻,与马栏镇相距不远的新正县马家堡(今旬邑县马家堡),这个仅有几十户人家的小山村顿时“火”了起来,马栏的历史又翻开新的一页。 

马家堡村位于旬邑县城以东20公里,是当时的关中特区党政机关旧址所在地。走进当时关中特委所在的院落,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间土木结构的房子,走进屋内,书桌、凳子、油灯、床铺整齐地摆放着,仿佛能够感受到习仲勋当年坐在书桌前殚精竭虑,历经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领导关中特区革命斗争和发展建设的场景。 

除了马家堡外,关中特区的党政机关还先后迁往阳坡头和马栏,其中在马栏一直驻扎到1949年4月。在守护陕甘宁边区南大门的六年时间里,习仲勋与其他革命先烈一道,领导关中军民屡次挫败国民党制造的摩擦、蚕食等破坏活动,巩固和加强了边区党的领导、政权和武装组织,发展了生产,改善了群众生活,为抗日前线输送了大量的物资、粮食和兵员。 

在马栏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过去马栏河上一座桥也没有,村民在河面窄处隔一步摆一块较大的石头,靠此过河。为了方便百姓生产生活和运输物资,习仲勋找技术人员设计,组织大家运沙子、石条等材料,数月间就建起了一座“七孔石桥”。70多年过去了,这座桥稳固如初,仍然造福当地百姓。 

在解放战争时期,关中苏区的工作为后来一系列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45年8月,在马栏的临时指挥部内,张宗逊、习仲勋等人指挥若定,通过组织爷台山阻击战,成功捍卫了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1948年4月,西北野战军主力集结马栏,发起西府战役,解放了旬邑、彬县、永寿、长武等县。1949年,彭德怀在马栏居住数日,召开了扶眉战役部署动员会,而后率领一野南下,解放咸阳、西安。 

除了在正面战场发挥的巨大作用外,在地下战场,马栏同样成为通向延安的一条红色通道。中共山西省委、河南省委也曾在马栏办公,李先念中原突围后由陕南辗转到延安的途中,曾在马栏窑洞里养病,马栏的安全保障工作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陕西地下党是个好党,工作做得很出色,当年我走的那条路表面上是白区,实际上是红区,很安全,和边区差不多,简直是一条红色的地下通道。” 

1949年4月,关中地委改为中共三原地委,5月中旬,中共三原地委由马栏移驻三原县城。 

“这是习仲勋当年亲手所植的核桃树。”纪念馆工作人员说。经过77年的岁月洗礼,工字房前的小树现已亭亭如盖。这棵吸收着马栏红色营养的精神之树,已深深扎根于马栏山下,增添了这片土地的厚重和光荣。

2 硝烟中延续教育之光

“庙宇是学校,大地是课堂,借日月星光,读大块文章。”当初的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里流行着这样一句顺口溜。 

8月,夏阳酷暑,但旬邑县境内马栏山区不时下起阵雨,让人感到久违的凉爽。“十里看花宫,避暑后花园”,早在秦、唐时,湫坡头镇看花宫村就是著名的皇家避暑胜地。而到了近代,看花宫村则因为一所学校的入驻而闻名海内外。 

8月13日,记者前往看花宫村,临近村口,笔直的水泥路直通村里,马路两边的农家院落排列整齐,距离村口大概两百米,陕北公学旧址就位于拐角处。 

走进陕北公学校部旧址大门,靠里边的一间窑洞是首任校长李维汉的办公室,里边的陈设非常简单,除了窗口的一张办公桌上摆放着一盏马灯和一本书外,就只剩下一个面柜和屏风。还有几孔窑洞是其他教职工的宿舍,其中有一间窑洞里摆放着十几张课桌和小黑板,走在外边,当年的琅琅书声仿佛在耳边回荡。 

1937年,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延安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抗战的大后方,成为全国各地爱国进步青年和爱国人士心中的“红色首都”。为培养抗战人才,中共中央决定在抗日军政大学和中央党校之外,另创办一所普通高等学府,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位于延安清凉山山麓的陕北公学。 

诞生于抗战烽火中的陕北公学成立不久便面临挑战。国民党不断加强对陕甘宁边区的封锁,进步青年赴延安受阻,学校生源减少;延安人口膨胀,物资极其紧缺。在此情况下,物产丰富且临近西安的旬邑县成为陕北公学分校的落脚点。1938年7月,陕北公学分校在看花宫村成立,李维汉任校长。为节省人力物力和便于集中领导,延安陕北公学总校于次年1月迁至看花宫村与分校合并。 

虽然历经波折,但陕北公学踏实勤干的精神依然延续下来。1938年分校创办初期,由于条件艰苦,教师和学生都亲自动手在看花宫村周围挖窑洞、建校舍。在看花宫沟畔,现在还能看到当年的豆腐房、图书馆、修械所旧址。因为教员和校舍不足,陕北公学旧址前面的一片草场便常常作为露天课堂给学生上大课。“背包当凳子,膝盖当课桌,即使冰天雪地也在露天上课。”当年的学员回忆道。草场旁边的塬下,黄土层上开挖的窑洞由上到下整齐排列着,“当时我们七八个人共睡一个炕。女生住在沟底,男生住在坡上,便于遭遇敌人时随时转移。” 

1939年6月,因抗战形势需要,陕北公学迁回延安。陕北公学在看花宫村办学一年,培养了6000多名抗战干部,其中吸纳3000多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毛泽东因此评价说:“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 

陕北公学、鲁迅师范留在旬邑县的不长时间里,在当地播下了教育的火种。1940年3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在马家堡成立了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学校,旬邑地区自主办学的浪潮在战争环境中拉开了序幕。 

第二师范诞生于国民党向陕甘宁边区发动武装进攻之际,短短时间内就历经七次建校,六次搬迁。每迁徙到一地,师生都需要自己动手,打窑洞、建校园,解决衣、食、住、教问题。没有教材,老师自编自选;没有黑板,借用群众的门板;没粉笔,用黏土块制作土粉笔;没有纸,利用桦树皮和旧书报;没有桌凳,坐在砖头石块上,膝盖当课桌…… 

正是凭借着这种扎实肯干的学风和作风,在那样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二师培养出了数以千计的人才,输送到了关中分区党、政、军等各个方面、各条战线。

[责任编辑:冉旭阳]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免责声明

  • 除凤凰网注明之服务条款外,其它因使用凤凰网而引致之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 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包括因下载而感染电脑病毒),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 任何透过凤凰网网页而链接及得到之资讯、产品及服务,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 凤凰网内所有内容并不反映任何凤凰网之意见及观点。
  • 凤凰网认为,一切网民在进入凤凰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已经仔细看过本条款并完全同意。 敬请谅解。
凤凰陕西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