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建大成功研发高延性混凝土加固技术 能抗罕遇地震
2020年06月01日 08:13
来源:西安晚报
原标题:能抗烈度为9度的罕遇地震西安建大成功研发高延性混凝土加固技术本报讯(记者 任娜 通讯员 马长蕊 王俊)“现在我宣布,高延性混凝土加固云南傣楼振动台试验圆满成功!”5月3
原标题:能抗烈度为9度的罕遇地震
西安建大成功研发高延性混凝土加固技术
本报讯(记者 任娜 通讯员 马长蕊 王俊)“现在我宣布,高延性混凝土加固云南傣楼振动台试验圆满成功!”5月30日下午,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结构工程与抗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一场振动台试验引发广泛关注。
此次振动台试验的主角是一座按照1∶2比例“仿真”的云南民族特色建筑吊脚楼,俗称“傣楼”。直播现场,在逐级增长的地震烈度试验过程中,实验团队记录了“傣楼”的各个动力参数。“当振动台输入地震波达到9度罕遇时,这栋建筑仍屹立不倒,这有力地验证了高延性混凝土加固技术可大幅度提高该类结构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国内首次提出应用该技术加固傣楼的邓明科教授介绍说。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高延性混凝土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抗裂性能和高耐损伤能力,拉伸性能可达普通混凝土的200倍,也被称为“可弯曲的混凝土”。“传统房屋砌完墙后,不要在墙体表面抹砂浆,只需抹上1.5厘米的高延性混凝土,即使遭遇烈度达到9度的罕遇地震,房屋也不会倒塌。”邓明科教授介绍,用高延性混凝土对房屋加固改造,可节省工期70%,节省材料70%,节省造价30%,而且不会改变外立面。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作为住建部首批派往重灾区的抗震救灾专家组成员之一的邓明科,被灾区满目疮痍的场景震惊了,决心研究一种新型抗震材料。经过十余年的研发,最终研发出高延性混凝土。此前,高延性混凝土已成功应用于房屋加固、建筑结构等领域,获得70余项相关国家专利,经陕西省科技厅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陕西、安徽、甘肃、河北、云南等10余个省立项编制标准,成功应用于国内数千栋房屋加固,尤其是在中小学校舍加固、危旧房改造、历史风貌类建筑、文物保护等方向有非常明显的成本及技术优势。“未来,将进一步扩大其应用范围,让老百姓住上更安全的房屋。”邓明科说。
[责任编辑:吉元戎]
- 4好文

- 5钦佩

- 0喜欢

- 0泪奔

- 0可爱

- 1思考

免责声明
- 除凤凰网注明之服务条款外,其它因使用凤凰网而引致之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 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包括因下载而感染电脑病毒),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 任何透过凤凰网网页而链接及得到之资讯、产品及服务,凤凰网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 凤凰网内所有内容并不反映任何凤凰网之意见及观点。
- 凤凰网认为,一切网民在进入凤凰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已经仔细看过本条款并完全同意。 敬请谅解。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