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博物馆文创产品讲述陕西故事
陕西
陕西 > 资讯 > 正文

让博物馆文创产品讲述陕西故事

唐小西的一天系列创意摆件 西安博物院供图

唐小西的一天系列创意摆件 西安博物院供图

唐小西击鞠书签 西安博物院供图

唐小西击鞠书签 西安博物院供图

原标题:让博物馆文创产品讲述陕西故事

陕西日报社 记者 柏桦

以博物馆为代表的文化文物单位所拥有的传统文化资源是文博文创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意源泉。从2016年故宫文创产品大热,带动整个博物馆文创产业“井喷”,到国家《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政策出台,几乎每个博物馆都开始探索文创产品开发领域。拥有9座国家一级博物馆的陕西,应该如何利用博物馆的优势资源让更多游客了解陕西的历史文化?以陕西特色传统文化为原型开发的文创产品又该如何跨界“出圈”?

从消费者需求出发

让文创开发精准化

近日,一组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历时半年完成的中国文博文创消费调研报告指出,当下文创产品消费需求呈现九大特征:消费者偏爱美食、饰品、文具等轻型文创产品;消费者更注重文创产品的“美、趣、品”,“价廉”未必拉动购买力;300元为价格阈值,高创意附加值有望促进消费升级;实体商店体验整体良好,商品展陈和服务是短板;线上线下渠道各美其美,充分挖掘城市空间可能性,拓展文创销售渠道;假日经济与夜间经济“双轮驱动”文创活动;科技与文创融合前景看好,高科技互动展演受追捧;文创活动有望成为文化文物单位文创未来增长爆点;线上场景式文创消费逐渐成为主流,女性、上班族、年轻化、个性化成为文创产品设计关键词。

不难看出,文创产品的主流消费群体正在偏向年轻化,文创产品的审美需求、购买渠道、消费体验等也随之改变。针对这些变化,我省各大博物馆给出了哪些对策呢?

2019年,陕西历史博物馆全年共研发新产品281款,推出“4+2”系列国宝纪念卡,其中以西汉“皇后之玺”为原型打造的文化精品受到公众的认可和喜爱,研发的首批百余款“花舞大唐”主题文创新品以T台走秀的形式进行文创展演,表演形式令人耳目一新,同时还在食品、餐厅、游戏等多个新领域积极进行尝试。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全年共研发产品167件,与华扬联众签订数字推广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共同开发出“大秦雄风”纪念章、兵马俑建馆周年纪念券、高端限量版金银币等文创产品。西安碑林博物馆新研发3个系列共260款产品,与中国人民银行合作发行中国书法艺术(隶书)金银纪念币,与网易游戏合作将碑林文化元素应用于游戏《大话西游》中。西安博物院与企业联名推出冰心玉壶——冰酒产品及其他文创产品共25个系列198种,创造出新的官方卡通IP形象——唐小西,开发出唐小西做运动、唐小西弹古琴、唐小西咥美食等8个系列35种产品。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以馆藏文物、银杏林、月季园等资源为依托,开发出“银杏”系列、花季首饰系列等8种56款文创产品。

各大博物馆在加大文创产品开发力度的同时,更加注重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并将之拓展和延伸到博物馆教育、传播和服务功能方面。陕西历史博物馆联合天猫新文创在大唐不夜城落地实体服务店,吸引了许多市民游客前来参观、体验,实现了“线下+线上”新零售模式的应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对商业网点进行全面提升改造,从“提供服务,商业经营”转变为“注重社会效益,引导文化传播”,将博物馆商店打造成博物馆的“最后一个展厅”。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开通官方淘宝店,结合银杏节、大学生活动、文物数字化体验及文化创意产品展示等各类活动进行促销,为文创产品销售拓宽了渠道。西安博物院的“西博造物”文创实体店以自助购物模式对外开放,让游客更加轻松自在地购物,同时,携手中国邮政促成小雁塔荐福邮局落地,不仅增加服务功能,提升了游客的游览体验度,也成为一个旅游打卡的网红景观。

激活博物馆潜能

让历史文化融入生活

随着文创产业的发展,文创产品正成为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如何把传统文化元素注入文创产品,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百姓生活,如何充分利用博物馆的优势资源,将文化服务进一步延伸到经济建设、百姓生活和科研文化领域?西安博物院副院长王锋钧提出了一些建议。

王锋钧认为,博物馆的建筑常被视作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文化标志和文明形象的存在,往往也是当地重要的人文景观。自2008年国有博物馆陆续免费开放后,博物馆的参观人数逐年增多,许多博物馆的参观人数呈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增长,不少博物馆因其独具特色的建筑、高规格的藏品和高水平展览引起公众的关注,博物馆在文创、新媒体运用及空间和形象资源等方面的商机正日益凸显。各类博物馆应充分利用自身特有的有形和无形资源,引入商业力量开发营销文创产品,发挥文创主力军的作用,亦可适当利用其场地空间、新媒体平台或社会影响力为工商企业的营销宣传提供服务,为其品牌注入文化元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城市化的生活功能,还需要城市化的文化功能,而博物馆就是城市的主要文化设施和城市文化的主要载体。博物馆通过引进、交换异地或异国的展览,不断把具有异域风情的优秀文化带给市民,同时在博物馆的公共区域提供餐饮和高雅的休闲环境,让博物馆成为市民享受高雅文化生活的休闲空间。有条件的博物馆还可为有文娱爱好的市民提供场地,鼓励进行有传统特色的音乐歌舞、武术杂技、诗歌朗诵等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为传统文化提供不断丰富、发展、传承的场地,使博物馆的文化活动更为丰富和活跃。

长期以来,国内多数博物馆藏品只有少量用于陈列展览、借展交流、学术研究等,大量藏品被封存在库室的局面需要改变。王锋钧表示,文博系统应本着服务社会的理念,加强对文物的研究和利用,在保障文物安全的前提下,建立文物藏品资源向学术界开放的机制,鼓励博物馆、考古所等文博机构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将文物资源与智力资源有机结合,为配合社科研究推出创新的制度安排。同时,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结束后建立起的全国文物数据库应设立社会服务网络平台,不仅让学术界和文化艺术界,也要让海内外公众利用这一资源宝库,研究、了解灿烂的中华历史文化。

只有让博物馆“活起来”,融入社会发展,让文化遗产在国民教育、文化交流、经济建设、百姓生活和学术科研等领域发挥其应有作用,让蕴含着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创产品与百姓生活融为一体,才能使大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其所传递的文化因子,成为助力社会文明进步的积极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