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汉中市:以防范为先 以避险为要
陕西
陕西 > 资讯 > 正文

陕西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汉中市:以防范为先 以避险为要

2021年,面对严重洪涝灾害,汉中市坚持“两个至上”,周密部署、靠前指挥,以防范为先、以避险为要,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灾害损失,实现了洪涝灾害零死亡的目标,取得了全年防汛救灾工作的全面胜利。

这一年,汉中市经历了22轮强降雨过程,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6-7成,具有暴雨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极端天气频发、秋淋严重等特点,是全国暴雨的重影响区域。境内汉江、嘉陵江普遍涨水,多条支流发生超保证流量洪水。强降雨引发严重洪涝灾害,导致水利、电力、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不同程度受损,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47.26亿元。

党政主要领导格外重视

今年汛期,汉中市委常委(扩大)会、市政府常务会、市政府党组会11次研究部署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市委、市政府领导先后40次召开专题视频调度会进行强降雨前的安排部署。强降雨期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共同部署防范、调度指挥、听取汇报,县、镇党政主要领导坐阵指挥、督促落实是夺取今年防汛救灾工作胜利的重要前提。

靠前指挥 层层压实责任

建立了市到县、县到镇、镇到村、村到组、组到户的包联责任体系。包联县区的市委常委和相关副市长,在持续强降雨期住县区、到现场,指挥调度抢险救灾工作。安排已经调离原岗位的领导返回原工作岗位,发挥底子清、经验足的优势,协助新班子做好防汛救灾工作。各县、镇干部下沉一线,以镇为战区,以村为阵地,以户为焦点,科学落实防汛“防抢撤”措施。尤其是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在抢险救灾中充分发挥了“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模范带头作用。

以防为主 坚决撤离涉险群众

今年汛期,市防指严格按照省市领导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防总、省减灾委关于建立防灾避险人员转移工作的机制,创新性制定了“四边三撤”防汛避灾工作制度(“四边”指居住或临时身处于山边、水边、坝边、自然灾害点边的涉险群众;“三撤”指快撤、立即撤、应撤尽撤的撤离避灾要求),进一步明确了“谁来撤”“何时撤”“撤离谁”“如何撤”等环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指导性、操作性。全市共排查出“四边”涉险群众近3万人,落实邻里帮扶人5千余人,网格化管理员3600余人,并进行撤离应急交底培训。整理印制市县镇村4级防汛责任人通讯名录,向1228个村(社区)配备了1555部卫星电话,设置防灾避险安置点2574处,将“四边三撤”制度化、网格化、扁平化。各县区按照“三个人盯人”(撤离过程人盯人、转移安置人盯人、汛后返回人盯人)的要求,及时组织群众撤离并做好安置。入汛以来,共撤离群众近18万人次,实现了应撤尽撤。同时,在落实过程中总结提炼了“贴封条”“两把锁”“两接两送”等十余条经验,极大地丰富了制度的内涵和外延。

实践证明,“四边三撤”制度的推行,最大限度减少了人员伤亡。特别是在“9·9”镇巴大河口地质灾害事件中,正是镇巴县严格落实“四边三撤”制度要求,提前撤离“山边”群众28户62人,并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雨停天晴后再稳控2-3天,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再组织群众返回”的工作部署,成功避免了群死群伤事件发生。

部门协作 强化联动联防

强降雨期间,气象、水文、水利、住建、城管派专家驻守防汛办不定期会商,三大通讯运营商全力配合,全网发布短信1600余万条,实现预警的精准化、全面化。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强化协作,狠抓重点区域巡查管控,织牢织密防护网。

今后,汉中市将按照全省统一部署,树牢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意识,全力做好防汛减灾各项工作。一是持续突出人员撤离。进一步细化涉险人群摸排,严格按照“四边三撤”和三个“人盯人”要求,做好群众转移并妥善安置。二是建立完善防汛联防联控联动体系。健全应急预案体系,逐步扩大应急响应范围,明确部门职责,完善响应机制,做到分级响应、人员到岗、联络到位。三是提升基层防汛能力。有序推进全市防汛重点村的建设,切实构建起“组织健全、责任落实、响应迅速、救援有序、减灾有效”的高标准村级防汛体系。四是强化培训演练。对新履职领导干部加大防汛法律法规和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防汛减灾宣传和防灾避险演练,提高群众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来源:陕西省应急管理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