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虎
原标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何小虎:
不断挑战极限的液体火箭心脏“钻刻师”
袁玥
长征五号、天问一号、北斗导航、探月工程……一次次“飞天”成就的背后,离不开的是一代代航天人的智慧和汗水。就像汽车的发动机一样,火箭发动机被称为其心脏。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以下简称“航天六院”)7103厂的高级技师何小虎,正是一位液体火箭心脏“钻刻师”。
在2022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上,何小虎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我庆幸自己生在伟大的时代,从事伟大的航天液体动力试验。我会珍惜荣誉,在本职岗位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做一个有信仰、有理想、有目标的新时代航天青年,为陕西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何小虎说。
坚定初心逐梦航天
36岁的何小虎出生在延安农村,中学时,他就在心里埋下了“航天”的种子,此后他通过努力考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2010年毕业时以实操第一名的成绩进入航天六院,如愿成为一名“航天人”。
最初的3年时间,何小虎天天要做一个重复的动作,把产品装到数控机床上,加工完后再从数控机床上取下来测量,清洗完放到规定位置。这样重复性的动作一天有几百次。可就是凭着这股“虎”劲儿和对产品精益求精的追求,他不断磨炼自己的技术,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从普普通通的学徒工迅速成长为技术精湛的航天工匠。
作为工厂最年轻的技能专家,他主要从事以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探火工程、空间站等为代表的各型号液体火箭发动机喷注燃烧系统相关产品的精密加工,产品的精度直接影响着火箭发动机及飞行器能否精准入轨,丝毫差池都会导致火箭发射延误甚至失败。
从业12年来,何小虎解决了65项火箭发动机加工难题。他独创的微小孔高效加工法、极限加工稳定性控制法、首件标定参数法等方法,正在一些国家重大项目中发挥着价值和作用。他也先后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技术能手、航天贡献奖、西安市劳动模范等20余项省部级以上荣誉。
加工精度相当于头发丝粗细的1/10
采访中,提到火箭心脏“钻刻师”这一称呼时,何小虎腼腆地笑了:“发动机相当于火箭的心脏,我的工作就是对火箭发动机的涡轮泵和推力室相关零部组件进行机械加工,通过操控数控机床,精确雕刻这些部件的每个部位。‘钻刻师’指的是我们在加工过程中经常会采用钻削的方法来加工相关零部件。”
这项工作有多精细?何小虎讲了一个故事。在长三乙火箭发动机喷注器架的生产过程中,有几项基本尺寸为3.5mm、公差为0.008mm的深小轴,精度相当于头发丝粗细的1/10,加工难度是车间现有设备的最大值,即使是经验丰富的高级技师加工,合格率也只能保证20%。
面对挑战,何小虎主动要求拿下这个难啃的“硬骨头”,经过半个多月的试验、摸索、查阅资料,他提出了“设备稳定性”的加工概念,最终独创“极限加工稳定性控制法”和“首件标定参数法”,即准确掌握机床最理想的加工时间段进行精密加工,这个思路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加工方法,开创了工厂超精密加工的新方法,第一批次试加工时合格率就达100%,生产效率提高4倍之多,实现了该产品效率和质量的双提高。
现在,何小虎可以操作十多种不同种类、不同型号的数控机床,可以利用最先进的数控加工手段完成微米级的产品加工。他在反复实践中总结提炼出了“微小孔高效加工法”“车—铣—磨”集成加工法,有效保证了新一代液氧煤油发动机燃烧喷注系统的稳定性,解决了制约工厂10余年的生产瓶颈,使相关喷嘴产品合格率由60%提升至90%以上,每年降本增效约100万元。
成为大国工匠,带领更多的年轻航天人推动航天事业,不仅是技术上的坚持,更需数年如一日的坚守。何小虎最高兴的事情就是将自己总结出的新方法、新工艺、新技术、新技能和大家一起分享、一起成长。
作为全国技术能手,何小虎积极组织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及赛前训练工作,带领大家苦练本领,从技能培训到经验传授,先后培养20多名徒弟,并多次在技能竞赛中斩获名次。如今,他带领着这个年轻的团队,正潜心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也正朝着航天强国梦迈进。
文/记者 袁玥 图/通讯员 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