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3053.5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点击了解);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2万家,同比增长42%以上;全年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5952家,同比增长43%以上……
2018-2022陕西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
从【养在深闺】到【闪亮市场】
秦创原是一个创新创业的“梦想舞台”。两年来,陕西有很多科研人员,走上这个舞台,投身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
陕西是名副其实的科教资源大省——聚集了100多所高校、1500多家科研机构、包括70余名两院院士在内的200多万名专业技术人才,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8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00余家。
如何把这些资源充分挖掘好、利用好、滋养好,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紧密对接,努力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走在前列,是陕西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中,陕西紧紧抓住“人才”和“机制”两个关键,推动科技存量资源最大程度转化为生产力。
聚焦科技成果转化中“不敢转”“不愿转”“缺钱转”难题,力促“转成功”“转得好”,陕西不断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着力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障碍。
“我是‘三项改革’的直接受益者!正是有了‘三项改革’和秦创原相关政策的支持,我们的成果才能顺利走出实验室,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中!”西安理工大学教授张延超表示。
张延超团队自主设计建设了国内领先的高温超高速轴间对转动态密封试验平台。由于缺少产业化经验和所需的测试车间、生产车间、资金等,该项目曾迟迟未能转化。2021年,西安理工大学与秦创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依托职业技术经理人为团队提供对接投资机构、初期管理运营、未来行业人才对接等专业化服务。再加上“三项改革”的政策松绑,张延超团队产业化所需的资金、运营团队等问题迎刃而解。
秦创原“e起创”计划入孵企业-正实智能
及其创始团队-西安石油大学严正国团队
“以西安理工大学为试点,我们将深化探索科技成果所有权、运营权、收益权相分离的高校成果转化股权集中运营管理模式,推动更多科技成果顺利走向市场。”秦创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小宁说。
截至目前,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在75所高校院所推广,3.8万项成果单列管理,3449项成果正在实施转化,232个项目注册成立公司,创新创业活力不断释放,实现了小切口大突破。
从【铺天盖地】到【顶天立地】
2021年,西安交通大学段玉岗教授带领团队在秦创原总窗口注册企业——华晟复材,迈出了从“科学家”到“企业家”的一大步。2022年12月,华晟复材荣获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初创组二等奖。
在秦创原的政策和资源加持下,陕西增材制造产业链“链主”企业西安赛隆也实现了快速发展:高品质金属粉末粉床电子束3D打印技术与装备产业化项目开工建设,电子束3D打印设备关键核心部件取得重大突破,带动陕西3D打印设备与产品开发再上新台阶。
两年来,陕西还有很多像华晟复材和西安赛隆这样的科创企业,跨过“死亡谷”,熬过“阵痛期”,实现了快速发展。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是建设秦创原的重要目的,亦是检验秦创原建设成果最直接的标准。围绕实现科技型企业数量质量双提升,陕西启动实施了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倍增计划”,深入推进“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大工程。
在科创企业培育方面,陕西加快孵化载体建设,健全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孵化体系,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全省省级以上孵化载体达495家,举办各类创业活动和创业培训超过1000场次,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984家、高新技术企业696家。
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方面,陕西优先支持科技型企业承担科研项目、建设研发平台、引进高端人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加快培育一批研发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发展规模大、经营效益好,能够“顶天立地”的科技型领军企业。
随着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的加快,陕西科技型企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2022年,陕西新认定瞪羚企业298家,总量达到432家;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近1.6万家,同比增长43%;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649家,总数突破1.2万家,同比增长42%;5家企业登陆科创板,总数达13家,数量居西部前列。
从【一枝独秀】到【全省协同】
2月23日,“三项改革”进铜川暨科技成果集中路演活动在铜川新区举行。当天,秦创原“三项改革”成果转化试验区、飞地(铜川)科创中心揭牌。相关高校、科研院所与铜川市有关区县、企业签订了成果落地转化合作协议。
长期以来,科技资源高度集中的西安,在创新驱动发展中“一枝独秀”。秦创原担负着凝聚资源,协同发展,牵引全省创新能级不断跃升的使命。
两年来,全省各地积极融入秦创原建设,秦创原影响力、凝聚力、辐射力不断扩大——
榆林市以实施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创建、自身队伍创优、科技工作创新“三大工程”为牵引,全力推动秦创原建设和科技创新工作落地落实。
商洛市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为牵引,坚持“向秦创原平台借势、向西咸总窗口借地、向高层次人才借智”发展。
延安市加快建设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秦创原(延安)延长石油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中心、延安碳中和研究院,“精准支持、促进转化”等一系列政策举措落地见效。
3月16日,秦创原总窗口地市行(陕北站)在榆林举办,秦创原总窗口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延安市宜川县工业园区地市协同创新基地揭牌。
3月21日,秦创原总窗口地市行(陕南站)在汉中举办,秦创原总窗口汉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智产业园、陕西汉阴经济技术开发区、秦创原(商洛高新区)孵化器地市协同创新基地揭牌。
连日来,随着全省各地市协同创新基地的陆续成立,秦创原总窗口的创新资源聚集优势向各地市、区县不断辐射,秦创原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正在加快形成。
据了解,今年陕西将加快构建秦创原建设“一总多区多平台”的发展格局,支持各地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秦创原建设先行区和示范区,把秦创原创新服务能力更好辐射到市县、园区、院所、企业,推动全域协同发展。
供稿单位:秦创原总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