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在发布|陕西深度拓展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文物交流合作
陕西
陕西 > 资讯 > 正文

政在发布|陕西深度拓展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文物交流合作

10月18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钱继奎出席,介绍国际文化旅游中心建设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钱继奎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年来,陕西文物系统积极参与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深度拓展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文物交流合作内容,在联合考古发掘、文物科技保护、文物外展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新闻发布会现场

新闻发布会现场

开展联合考古,探究“一带一路”文明脉络

近年来,陕西发挥考古技术和文物保护力量优势,积极组织专业力量走出国门,在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联合考古工作,先后对撒马尔罕市萨扎干、拉哈特古城、红河古城等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取得了丰硕成果。通过对“一带一路”国家重要遗址的勘探发掘等联合考古行动,探究“一带一路”文明脉络,实证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我们积极搭建合作平台。

十年来,先后承办“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交流合作论坛”“考古视野下的‘丝绸之路’国际论坛”“中国—中亚民间友好论坛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分论坛”;成功举办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和两届“‘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友好联盟大会”等活动。根据2021年“中国+中亚五国”外长第二次会晤倡议,省文物局牵头、西北大学实施,统筹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等优势资源,与中亚五国合作成立了“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已与共建“一带一路”12个国家、18个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推动了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考古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

携手加强保护修复,共守人类文化遗产

目前,全省有5家国家文物重点科研基地及科技部对外合作基地,在科学研究、古迹修复项目等文物保护工作方面,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交流研讨,有力搭建起中外民心相通的平台,陕西的文物保护理念和技术方法得到中亚国家乃至国际的普遍认可。深入开展古迹修复项目合作。与新加坡文物保管中心合作,对其收藏的泥塑、彩绘、石质、金属等类型可移动文物进行保护修复合作,这是陕西文物保护技术输出首次为发达国家修复可移动文物,为文物遗产保护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钱继奎

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钱继奎

努力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文化遗产逐渐成为让世界了解中国、让陕西走向世界的桥梁纽带,陕西文物出入境展览频繁,其中出境展在全国海外出境展览评估中综合影响力排名全国前列。陕西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物出境展览,先后在哈萨克斯坦举办“中国秦始皇兵马俑文物展”;在新西兰举办“秦始皇兵马俑:永恒的守卫展”;在泰国举办“秦始皇——中国第一个皇帝与兵马俑展”,这是中国首个赴泰国的文物展览;举办的“平行时空:在希腊遇见兵马俑展”,荣获国家文物局、中央网信办2022年度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精品(新媒体)推介项目;我们还克服疫情影响,在日本举办“兵马俑与古代中国—秦汉文明的遗产展”;在西班牙举办“中国秦汉文明的遗产展”等。

十年来,共举办56个出境展览。这些活动不断为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彰显中华文化魅力、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赋能添彩。文物承载辉煌灿烂的文明,文物展览讲述文明交流故事。引进了独具特色的文物入境展览,包括:“世界遗产丝绸之路展”、“欧亚大草原早期游牧民族文化展”、“茜茜公主与匈牙利:17-19世纪匈牙利贵族生活展”、“庞贝:永恒的城市文物展”、“消失的文明—印加人和帝国四方之地展”等40多个展览。这些展览让华夏儿女开拓了视野,了解了域外文明,促进了文明交流互鉴。

“今年9月,为进一步落实中国—中亚峰会精神,省委书记赵一德在乌兹别克斯坦为‘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撒马尔罕)’‘中乌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国际联合实验室’揭牌,并现场考察吉尔吉斯斯坦红河古城遗址发掘现场,对陕西在中亚的联合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表示肯定。”钱继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