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论剑大讲堂》第二季对话张茂泽|从太白山看中华文化精神品格
陕西
陕西 > 资讯 > 正文

《华山论剑大讲堂》第二季对话张茂泽|从太白山看中华文化精神品格

由凤凰网陕西与华山论剑西凤酒联合推出的大型文化栏目《华山论剑大讲堂》第二季《从秦岭走来》,以人文秦岭为主脉,走进大秦岭、认知大秦岭、探寻大秦岭,凸显秦岭不仅在中国自然与人文地理上具有南北分界的重要意义,而且还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孕育地和塑造者。

在第二期栏目《千峰云破极大观》录制过程中,凤凰网陕西邀请历史学博士、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张茂泽,走进太白山、解读太白山,深度诠释作为秦岭主峰的太白山所蕴含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太白山在中华文化思想创新中所起到的作用,从全球视角看秦岭的文化价值。

张茂泽接受《华山论剑大讲堂》栏目组专访

张茂泽接受《华山论剑大讲堂》栏目组专访

栏目组:太白山作为秦岭主峰,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神奇的自然特征,赋予太白山厚重博大的自然与文化双重价值。请您谈谈太白山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中的作用。

张茂泽:太白山地跨太白、眉县、周至,石头河由西而东,由南而北,流经太白、眉县、岐山三县,将太白山和关中平原连为一体,可以统称为太白山地区。太白山和秦岭一起,默默护佑关中平原,使其成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奠基地,是炎黄圣地,也是周秦汉唐建都立国的中心地区,秦川八百里,辉煌数千年。太白山是秦岭高峰,同时也有力提升了中华文明的历史高度。

第一,太白山地区不仅是秦岭主脉的源头,更是护佑关中平原,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考古发现100多万年前的蓝田人、郧县人,10多万年前的大荔人,6、7000年前的半坡人,4、5000年前的杨官寨遗址,延续下来,没有中断。古史传说的蓝田华胥氏,生了伏羲女娲两个孩子。在今太白山地区往西100多公里,甘肃天水,就是发明周易八卦的伏羲故里。太白山下的宝鸡,则是炎帝故里。往北200多公里是黄帝陵所在地。人言三皇五帝,三皇伏羲氏、神农氏、轩辕氏离太白山地区不远。这里是中华民族的圣地,炎黄儿女的父母之邦。

第二,太白山地区是中华文明不可替代的奠基地、主阵地。太白山挺起了秦岭的脊梁,更是孕育周秦汉唐,立定了中华文明的规模气象。

太白山

太白山

文献记载最早号称“天府之土”的关中平原,就在太白山地区。这里气候宜人,土地肥沃,物产富饶,交通便利,是北方粟麦等旱地农业的中心地区。关中平原东西南北都有崇山峻岭,挡住了南方湿热、北方寒流的侵袭,而且北有萧关等雄关门户,易守难攻,是北方游牧民族侵扰中原农业文明难以跨越的天堑。游牧和定居农业的冲突,是古代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建立周朝的周人、建立秦国秦朝的秦人、建立唐朝的李世民家族,都从秦岭、陇东山地迁徙进入关中平原,以此为基地,东出潼关,横扫六国,统一天下。建立汉朝的刘邦,曾经在汉中为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经过太白山地区占领关中平原,作为统一全国的基地,最终成就了大汉王朝。所以,太白山地区可谓中国礼乐文化的源头、秦朝书同文车同轨多民族国家统一的基石、汉族产生形成发展的基地、中华文明汉唐雄风的主阵地。

中国古代正史记载的三次治世,西周初年的成康之治,刑措四十余年不用,西汉初年的文景之治,国富民强,十一而税甚至三十税一,唐朝的贞观之治,天下一家,都离不开太白山地区的特殊加持。

栏目组:周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石,请您谈谈周公“制礼作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有什么样的意义?

张茂泽:中国号称礼仪之邦,源头就在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封邦建国。西周“封建”制度以周天子为首,天下一家,中国一人,但周天子并不插手地方治理,各诸侯国有很大的自治权。周朝为我们提供了中央统一、地方自治的政治模式,可供后人借鉴。

最重要的是文化上,周朝引领中国文化走出宗教迷信,成为数千年占主导地位的儒学思想的源头,由此可以说周人奠定了中国古代以道德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基础。西周初立,如何理解、消化代替强大商朝而王天下的新局面?周人有些缺乏政治自信。经过周公等思考,得出结论,主要有三句话:一是天命靡常,天命保佑君王坐天下,由夏而商,由商而周,是变化的;二是天命保佑谁为王,主要看其是否有德,它“惟德是辅”,有德者赏以王天下,无德者罚其亡身灭国;三是天命确定治国者是否有德,主要从民众处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民心民意,反映天意。这样,天命、天子、民众围绕“德”而形成运动循环圈。天命赏赐有德者,故天子必须敬天保民、明德慎罚。但天命和德的关系,国君和德的关系,民众和德的关系,究竟如何,周人还没有来得及细说。后来多次梦见周公的孔子将这三者和盘托出,即“天生德于予”“知天命”、治国者要“为政以德”、大力提倡民众讲学修德等,这就是儒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栏目组:“横渠四句”言简意赅、境界宏远,您认为“横渠四句”承载着什么样的中华民族精神品格,具有怎样的当代价值?

张茂泽:“横渠四句”,指北宋关学领袖张载(因长期住在北宋凤翔府眉县横渠镇讲学,学者尊为横渠先生)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话。意思是说,天地本无心,人就是天地之心。我们做人成人,做成理想的人,就为自然天地立定了主体;生民有命,但他们修养不足,难以自己掌握,我们要仁民爱物,文明教化,帮助他们掌握自己命运;有前两者做基础,自然能传承发展优秀学问,有望实现万世太平理想。

归根结底,我们做人成人,不要只想着自己,不要筹谋计算,精致、精细。精致的利己主义,其实只是谋划成个“小人”。其小在眼界、心胸、理想、格局,都只是自己,或自己周围几个人、几个单位,完全没有家国天下情怀。我们经济上脱贫致富,文化上也要脱小,努力提高修养,就是张载说的“大其心”。什么叫大心?小心眼肯定不行,小心胸、小格局、小气象、小志向也不行。应该像《大学》说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做“大学”问,不要做小学问;像孟子说的做大丈夫,养浩然之气,居天下广居、立天下正位、行天下大道,以天下、生民为己任,不要小里小气,只有自己芝麻点大的利益关切、心胸格局。“大”到什么范围?太白山的高大,秦岭的伟岸,就是不局限于一山一峪,才成就中国中央水塔、中华文脉的博大气象。生活在太白山下的张载,用天地、生民、往圣、万世划定了人生理想志向的时间空间、社会历史范围,也可以作为我们今天做人成人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