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春意浓” 设施农业促增收——礼泉县农业农村发展转型升级的肖东村实践

温室大棚“春意浓” 设施农业促增收——礼泉县农业农村发展转型升级的肖东村实践

春天,万物生长。礼泉县设施农业大棚里可谓是热闹非凡,西红柿、黄瓜抢鲜上市,育苗基地里的菜苗和大棚蔬菜长势良好,菜农们忙碌其间,一座座大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有力保障。

4月2日,走进昭陵镇肖东村,一排排温室大棚整齐划一。大棚内,只见成熟的西红柿像一个个小灯笼般点缀在绿叶间,红果绿蔓,煞是好看。承包户刘农斌正和几名村民忙着整枝、打杈、疏叶、摘果……谈笑间皆是丰收的喜悦。

昭陵镇肖东村村民在采摘小乳瓜

“今年西红柿亩产1.5万斤,每斤能卖4块多,目前已经销售了6千余斤。我这1.7亩的大棚预计能收入10万元左右。”刘农斌告诉记者,他之前一直在外地打工,村里建起设施大棚以后,给村民承包,他就回来承包了2座大棚,种上了西红柿、黄瓜等果蔬。

“父母年龄大,家里不能缺人,刚好村里有这个机会就回来了。”刘农斌说,“一开始,还担心自己缺技术、种不好。没想到,村里邀请专家来给技术指导,还提供统一的销售渠道,收入有保障。”

经过几年的试水,刘农斌有了底气,也坚定了信心。他感慨,把设施大棚做好,收入一点也不比在外打工少,他不打算再出去了。

肖东村地处礼泉县北部旱腰带,2020年前,村里产业以苹果、酥梨为主导,村集体经济收入少之又少。在这样的情况下,肖东村村“两委”班子经过反复讨论,分析研判,最终敲定打造大西安都市圈“菜篮子”的发展目标。按照统一规划建设、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分红管理的模式打造高标准产业园区,通过土地流转、带资入股、入园务工、自主发展、网上销售等方式带动群众增收。

“先后投资3000余万元,分三期建成占地600亩的日光温室大棚46座,单体拱棚105座。构建形成了以设施农业为主、养殖为辅、果业协同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驻村第一书记陈召召说,“目前,园区直接带动120户群众参与经营,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年产值1200万元。2023年,肖东村人均纯收入3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70万元。”

肖东村的集体经济产业发展只是礼泉县农业农村发展转型升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的一个缩影。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转变传统思想,开始设施农业大棚种植的探索实践,在全县掀起了发展设施农业大棚种植的新热潮。

近年来,随着礼泉县各类特色产业的不断壮大、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和利好政策的逐步普惠,全县人才不断回流,外来人才和企业相继落户,实现了从走出去到引进来的发展跨越,也实现了从推着群众向前走到群众积极求发展的转变,政府与群众双向奔赴,实现了互利共赢。(李晶晶)

供稿单位:礼泉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