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三候 | 小满至,穗头盈;小满至,农事兴
陕西
陕西 > 资讯 > 正文

文物三候 | 小满至,穗头盈;小满至,农事兴

二十四节气是自然界变化的注脚,更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凤凰网陕西原生栏目《文物三候》,以文明、文化、文物为主线,以科技赋能,感受节气的流转,厚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历史底蕴。

文物三候 | 小满至,穗头盈;小满至,农事兴

自动播放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同时,作为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以其特有的温婉姿态,演绎着自然界的生机勃发与农耕文明的智慧。温暖的阳光与充沛的雨水共同织就一幅万物繁茂的图景,稻麦渐满,蔬果可人,南北农事各有所忙,展现了天地间的物候变迁,也深刻反映了古人顺应自然、精耕细作的哲学思想,更是对生命成长过程中适度与平衡之美的颂歌,启迪人们在生活中寻求和谐与满足的艺术。

民谚云“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南方的暴雨开始增多,降水频繁。小满时节蚕已上簇,人们开始准备缫丝。我国很早就有“黄帝元妃嫘祖始教民育蚕”的传说。本期《文物三候》给大家带来一件国宝级别的文物——西汉鎏金铜蚕。出土于陕西石泉县,馆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鎏金铜蚕先为红铜铸造,后施以鎏金工艺,将金箔融化于汞,再涂于蚕表面,加热后汞会蒸发掉,金贴于蚕之上,铜蚕头胸部微微昂起,似在吐丝,惟妙惟肖,弥足珍贵。

“鎏金铜蚕,丝路之源。”它见证了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它是千年丝路繁荣贸易的历史见证,更是华夏文明对外交流互鉴的象征与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