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论剑大讲堂》第二季对话南垞 | 从秦岭北麓 品读自然与文化的多元交融
陕西
陕西 > 文化 > 正文

《华山论剑大讲堂》第二季对话南垞 | 从秦岭北麓 品读自然与文化的多元交融

近日,由凤凰网陕西与华山论剑西凤酒联合推出的大型文化栏目《华山论剑大讲堂》第二季《从秦岭走来》正在热播中。栏目以人文秦岭为主脉,走进大秦岭、认知大秦岭、探寻大秦岭,影像化解读秦岭在中国自然与人文地理上的重要意义,彰显秦岭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孕育地和塑造者的历史角色。

在第四期《从秦岭走来|文渊流长济天下》栏目播出后,凤凰网陕西对话本期嘉宾知名文旅博主南垞,围绕秦岭北麓的终南山带,探索一脉相承的中华文明之高度、感知八水绕长安的水脉之悠长、品味周秦汉唐的文脉之赓续,从名典名作蕴含的深邃智慧中,探讨山水间孕育而出的中国气度。

栏目组:秦岭作为中国南北的自然分界线,孕育了丰富的文学灵感,从而产生许多经典文学作品。您认为秦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对创作有怎样的影响?

南垞:秦岭自然资源丰富、名山众多,历来就是文人墨客寻访留恋之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而儒家文化的“三达德”是智、仁、勇,“知者动、仁者静”,在自然中感受动与静最能启发人心,道家文化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个自然虽不是大自然的自然,但我始终认为大自然包含着道,可以与之相链接并学习从而无限接近于所谓的道。纵观历史,建都和建城史在关中平原这片大地上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秦岭山发源的水滋养着关中大地,正是因为这种距离上的接近,秦岭从古至今源源不断地给我们提供着养料。在秦岭山北麓有好几处都与中华文明的发源紧密相关,这会使得我们在情感层面增加了一份敬畏和好奇。处在秦岭中近观,会为看到的自然变化而感慨;处在秦岭外远望,会为它的屹立不变而歌颂。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环境,给了文人很多可寻迹可思考的素材,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也给文人带来无限的遐想。

栏目组:秦终中段的终南山带,横跨眉县、周至、鄠邑、长安、蓝田,是帝都长安的屏障,更是见证了朝代更迭的历史名山,您如何评价其在塑造区域文化和促进文化多样性中所起到的作用?

南垞:区域文化带有一定标签,终南山除了自然给人的感受以外,最不可忽略的是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正是因为距离上很接近长安,代表着“出世精神”的山水和代表着“入世有为”的朝野,二者似乎有着很微妙的关系,它们对立统一又相互依存,进而让许多文人言有尽意无穷,甚至可以在出世入世两者间痛苦徘徊时,短暂找到出口,又或者在朝廷戴着痛苦面具上班时休假来到终南山,山风一吹便得清醒几分。孟郊在《游终南山》中说:“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终南山中道观颇多,佛寺也不少,长安本是帝都,是文化政治中心,许多人光临终南山抱着不同的目的,心中眼中必然也将生起不同的景象,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物言志,必然呈现出文化的多样性。

栏目组:王维在《终南山》写到“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终南山位于唐代长安城之南,您认为终南山有何文化价值?

南垞:中国人对于山水有很浓厚的情感,“山水精神”好像就是专属于我们的词。王维的“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就是形容终南山的山势和景色,中国的壮美河山有很多,就山本身来看,它所带来的文化价值是无法估量的。从魏晋谢灵运的山水诗和陶渊明的田园诗开始,山水田园就成了文人心中一种如生命出口般重要的寄托,他们在山水景色的变化间陶冶自己,思考生命。比如王维在《终南别业》中写:“中岁破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他在山水间体会无常修习随缘;从另外一方面来看,终南山离长安很近,“终南捷径”成为了很多人选择的一条入仕之路,这也使得许多文人不得不依赖终南山。